
宇航员上太空为什么要带手枪?
宇航员上太空为什么要带手枪?
随着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再次取得了巨大进步。作为航天员救生包的必备装备,救生自卫手枪是宇航员们防御自卫的重要武器之一。神舟五号时中国航天员清单中就配置了一支中国“1964年式”手枪,成为中国宇航员的标配。
在20世纪的美苏冷战期间,前苏联为了抵御美国卫星的威胁,曾研发过专门为宇航员配备的生存武器。在一系列的测试和改进之后,前苏联最终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防卫武器,如单兵常规火药动力的手枪、未来感十足的激光手枪等。
TP-82是一款常规火药动力的太空手枪,主要是为了宇航员降落后生存之用。这款手枪的设计初衷源于一次飞船事故。苏联上升2号飞船在手动操作下迫降在西伯利亚原始森林中,两名宇航员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生存了两天时间才被救援队救出。
为了让宇航员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自我保护意识并进行自卫,列昂诺夫于1971年提议为宇航员配置生存武器。除了常规火药动力的手枪,前苏联还研发出未来感十足的激光手枪。这种手枪使用的是激光技术,设计更为精细,比常规手枪更轻巧、更耐用。
这种激光手枪可以在太空中自由操作,使用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空气阻力和重力影响,是一种更加高效、先进的宇航员防御武器。总之,航天员救生包中的救生自卫手枪不仅是宇航员生存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太空实验室安全的一道防线。
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在持续地推进各种先进的科技研发,为中国的航天梦打下坚实的基石。1981年,列昂诺夫升任为航天员训练中心副主任,开始推动SONAZ应急便携式枪支计划。图拉兵工厂的TOZ-82枪支在1982年得到采用,定名为TP-82。
TP-82是一把三根枪管的手枪,上面是两根32号霰弹枪管,下面是一根5.45mm枪管。为了简化操作,TP-82采用了一个扳机和两个外置击锤,便于右侧和左侧射击。该枪采用固定式瞄具,配有枪托和刀鞘,使用的专门设计子弹包括SP-S照明弹、SP-D霰弹和SN-P软尖弹等。
自1982年起,苏联和俄罗斯宇航员一直携带TP-82升空,但在2007年因弹药保质期过期而停用。同时参与竞标的TOZ-81枪支是一种转轮手枪,灵感来自军事作家朱克的插画。该枪布局独特,采用五发容量的弹舱,装在握把正上方,俗称“半无托”式。
TOZ-81和TP-82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但结构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在竞标中输给了TP-82。苏联的TOZ-81手枪采用了齐亚帕犀牛转轮手枪的低枪管轴线设计,有效减小了枪口上跳。它具有两个口径,分别为.410口径和5.45x39mm,且弹夹上标有弹药数量。
手枪还采用了撅把式设计,扳机是双动的,尾部有导轨可安装枪托,并配备应急无线电发信机。此外,手枪上还配备了一把可折叠的刺刀,既可作匕首,也可作锯子。由于只有一根枪管,故需更换枪管才可发射不同口径的弹药,这也是TOZ-81手枪的缺点之一。
.410口径的枪管可装鹿弹、箭形弹和信号弹,5.45口径的枪管使用SN-P软尖弹。虽然TOZ-81手枪的设计想法不错,但实际过于复杂,输给了简单可靠的TP-82,在制造了一支原型枪后即被淘汰了。
除了手枪外,苏联还研发了太空用途的激光武器。据资料显示,苏联共研究出三种型号的激光手枪,但并没有明确的型号名。这些激光武器体积小,可以用于攻击敌方宇航员和卫星,并能毁坏敌方光学系统。
前两种激光手枪在20米的距离上就能烧穿敌方宇航服头盔的观察窗,使其致盲。这些激光手枪分别配有银白色的盒式弹匣和黑色的鼓形弹匣,黑色的还可以转化为刀具使用。有人猜测银白色的激光手枪内部是一个红宝石激光器,但激光手枪使用的子弹种类至今仍是一个谜。
第三种型号的激光手枪功率较小,不能烧穿宇航员宇航服,但可有效损坏卫星的光学系统。随着苏联解体,太空竞赛也告一段落。但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在继续,未来科幻主义战士或许会使用类似的激光武器,与人类或未知的生物作战。

2023-08-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