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我来答
奶瓶君0390
2013-10-23 · 超过5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2万
展开全部
一、在探究式学习方式中需要弄清的问题:
我认为课堂教学采用探究式要弄清如下四个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问题二:为什么要选用探究式;问题三:探究什么?问题四:怎么探究?问题一: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什么是探究式;第二层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现在我们常说教学要创新,怎么创新?许多人感到迷离,其实,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就在一个个探究实践活动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总结出新的理论,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创新活动,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老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所以我们可以概括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为:
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第一,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并能满足改革者的心理需要。其实,教学改革并不神秘,它的宗旨是三点: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二是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教学效果。所以,改革就是在不断探究新的教学途径和新的教学策略中运行。而这种探究适合于每一个学科,能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每一个教师都适用,可以说谁能够掌握探究的钥匙,谁就能够打开教学改革的大门。由此可知,教学改革与探究是相伴而行的,每个教师都能在教学中探究,每个教师也都能在教学改革的轨道上运行。
第二,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班级授课制有利有弊在科学技术不大发达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利大于弊,在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发展的今天,弊大于利,因为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因材施教。如今,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弊为利,它要按照现代教学运行机制,变换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组织形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这些都是改革班级授课制的有效做法,若能结合实际去应用,将可以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情景。
问题四:怎样探究:可以说是实施策略。1.问题情境,即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设计问题情境,力求体现五性:(1)障碍性:引起冲突,产生不平衡,提出智力挑战。(2)趣味性:富有趣味,引发学生积极思维。(3)开放性:解题思路灵活多样,答案不一定唯一。(4)差异性:适合各层次学生,由浅入深作出回答。(5)实践性:伴以个人或小组的探究实践活动,寻找方法。2.独立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独立探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努力做到:(1)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2)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题、发表不同意见;(3)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3.合作交流,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4.实践运用。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教师设计练习,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角度着手:(1)解题策略的开放;(2)题目条件的开放;(3)所求问题的开放;(4)题目答案的开放。5、评价体验,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其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是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
二、在探究式学习方式中要注意的问题:
1、信任学生的探究能力。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究的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教师要承认并信任学生中潜藏着的极大的智慧和才干,只要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只要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自由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探究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郭老师在教学长、正方形的周长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有周长的平面图形,然后用自己的方法得出长、正方形的周长,最后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寻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选出一种最简便、最科学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学生能够做到的。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学生对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适应的阶段,探究性学习也是一样。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的学生来说,突然有意识地让他去探究一种新知,这无异于让他建造一座空中楼阁,毫无根基可言。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就成为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根据需要,在课前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测量等活动,获取有关的感性认识,并让学生在这些相关知识中探求新知,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如,在教学年、月、日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查阅少儿百科全书、童话故事大王、上网等),查找有关年、月、日方面的,自己想了解的知识。新授课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利用学生手中的材料加以分析、讲解。学生研究自己找到的材料要比研究教师提供给他们的材料更来劲,更感兴趣。这样做,不仅丰富了课前准备的材料,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3、要促进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究知识。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连贯性,新知是已知的延伸、发展或转化,每个知识都有其生长点,也有相关知识的连接点。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就能发现、探究。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是人类对数学长期探索的结果,但是儿童学习数学却不能只记住结论就行了。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最终总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事实上,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体会到怎样想和为什么这样想,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因此,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个体,激发、尊重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探究知识。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确立科学态度和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部分来源于成功的体验,反反复复的成功体验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因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答这些由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做往往能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解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或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悦感,这种喜悦感会激发出学生更大的潜能。因此,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具有强烈的成功愿望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多多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点燃孩子们心灵的智慧火花。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探究能力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发现。长此以往,必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