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从全国范围来说,主要分布东北、西北、西南等内陆边疆地区。这里自然环境较差,人口稀少。但由于民族地区范围广阔,各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有显著的差异,因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一)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边远、内陆、高原、山区等地 从分布的地理位置来看,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到海南的十个边境省区,居住着占全国近70% 的少数民族人口,仅西北、西南地区就集中了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50%。就自然环境来说,以深居内陆的高原山区为主,寒冷、干旱的荒漠占了相当比重。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远离海岸线,距离海岸线越远人口越多,越近人口越少。在垂直分布上,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地、高原。如藏族即为世界驰名的高原民族,最高的居民点已达到海拔4880米,为世界所罕见。 (二)人口密度低,地域间差别大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很低。1990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密度,大约为每平方公里24 人, 约为全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8人的1/5。各民族地区之间及内部,人口分布也很不均衡。如青海 7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占总面积4%的东部农业区,新疆西北部也是人口集中地区。各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也有很大差异,如1990年贵州和广西每平方公里分别为184人和178人,而新疆、青海每平方公里分别为9人和6人,最低的西藏每平方公里仅为1.8人。 (三)人口的分布范围不断扩散,民族杂居现象更加突出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面貌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是由于民族人口得到迅速发展,再加上人口迁移的因素,使民族地区人口密度都有了不同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少数民族人口从原来的聚居区或散居区不断向全国各市县扩散,使其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各地区的民族成分也更多样化。如1990年,全国97.3%的市县都有回族人口分布, 藏族人口也平均每年扩散20个市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