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与顺应是皮亚杰从生物学移植到心理学和认识论中的概念,它们的最早提出见于1936 年出版的皮亚杰的《儿童智力的起源》一书。顺应指的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顺应:如从吃奶改为吃饭,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
同化:夫妻、父母、子女、朋友、师生间,容易引起同化作用。
扩展资料
在皮亚杰的学术生涯中,他的许多观点,在后期比之早期有重要的变化和发展。然而,对于同化和顺应,皮亚杰早期和后期的观点却是相当一致的。在他后期的重要著作《皮亚杰的理论》中,他以新的形式详细地说明了同化与顺应的概念。皮亚杰说:“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中或已完全形成的结构内。”可以用公式表达为:T+I→A T+ E 式中,T是一种结构;I是被整合的物质或能量;E是被排除的物质和能量;A是大于I的系数,它意味着这种结构的强化是借助物质的增加或运算效率的增加。
皮亚杰指出:“生物的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应,从来不会自身单独存在。……我们把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称为顺应。”皮亚杰认为,同化与顺应的一般概念,不仅适用于生物学,而且也适用于心理学与认识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顺应
“同化”更多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其认同你的想要的结果。“顺应”更多利用你的“权威”得到对方的认可。顺应比同化更有强制的手段。
举个简单的例子:
现在很多儿童心理学家在治理问题儿童的事件中,更多是让问题儿童放在正常儿童的环境中,用其他人的行为来影响问题儿童的认知。例如有的小孩怕小狗,但是将其放在不怕小狗的儿童一起做相关游戏,他慢慢会被其他儿童影响,从而达到不怕小狗的治疗目的。--这就是同化。
日常的广告,会请来明星代言,其就是用明星的地位来影响日常人的行为,既然明星都认同了,那我们选择最起码不会错。例如很多人购买东西就会认牌子,最起码牌子的东西不会有大问题,这就是顺应的结果。
你可以分析一下“加多宝”的广告语,有两句话我感触比较深--大家都在喝、销量冠军。这个大家就是有通话的作用,后者则有顺应的作用,给你选择其的理由。
同化,是没有情境性的,是发自内心的反应,是思想上完全接受。
比如,老师说不要乱扔垃圾。
顺应,老师或者同学在场,不乱扔垃圾,但是无相关人员时,会乱扔。
同化,无论什么情况都会扔进垃圾桶,甚至会泛化到看见路上有人乱认垃圾而去阻止,或者将垃圾扔进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