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军队只认虎符不认人

 我来答
科普小星球
高粉答主

2020-09-17 · 看世间繁华,学科学道理。
科普小星球
采纳数:325 获赞数:13599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在古代,虎符是非常重要的调兵遣将工具,人为操作的可能性不大,而人有变的可能,所以军队只认虎符不认人。在古代,虎符在调兵遣将的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朝廷决定调兵的时候,会派遣使臣拿着剩下的半块虎符前去验证,待左右验证好,发兵的命令才能生效。

一、虎符的作用

在我国古代,为了保证君王在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时候不出现差错,需要借助一种信物作为凭证,这种信物就是虎符。军队们一般只认虎符不认人,也是怕会出错。据说虎符是周朝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古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在丛林战争中总是处在不败之地,所以在军事上,很多人以虎为尊,把这种兵符做成老虎的形状,称为虎符。

二、虎符的发展历史

周朝时期姜子牙发明了虎符,最初的护符用竹子制作,后来采用了金属制作,形状也由竹节的形状逐渐变成了老虎。后来虎符盛行在战国和秦汉两代,从出土的文物来看,东周时期有鎏金虎符,战国时期有青铜虎符。虎符一般分为两半,两半的形状、铭文都是相同的,右半边存于帝王或者朝廷,左半边发给将领,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调兵遣将,并且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

三、诸葛亮凭借虎符调兵遣将

因为在古代,打仗时如果只认人不认虎符的话,很多将领可能会被夺权篡位的人蒙蔽,引发不可磨灭的损失。《三国演义》第51回中,曹操赤壁之战兵败,诸葛亮趁机俘获守将陈矫,取得了虎符,然后用这个虎符炸调荆州守军,趁机让张飞夺取了荆州,然后用同样的办法调出了襄阳的守军,趁机夺取了襄阳。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一块小小的兵符便能使地方军队被蒙骗,耗费钱粮兵马,有可能还会引起战事的惨败。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同情落叶的小鸟
推荐于2017-10-12 · TA获得超过135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4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03万
展开全部
因为古代通讯不发达,很多士兵一生没有机会见皇帝和元帅。
而虎符是皇帝授权给元帅的,代表能行驶最高军事权的象征,虎符士兵的知道的,或者见过实物,或者见过图形,作为入伍必修课的。

所以某个高级将领想调兵,首先要有人信他官大,因为很多人可能没见过他,其次也要得到皇帝的允许才能调兵,皇帝对虎符是有授权的,但是对人是没有授权的,所以小兵不认。

其实和现在办事要敲章一样的,现在媒体发达了,你可能认识你们省长,省长说话可能管用,但是一个刚上任的省长,你没见过,他下命令,你会轻易信吗?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晴蓝叶之父
2014-07-25 · TA获得超过19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万
展开全部
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是只能凭护符调动的。
从秦朝开始,规定全国的正规武装力量只能凭虎符调动(虎符一分为二:左在皇帝,右在将军)。但从东汉末年开始,随着各地不断出现的地方武装与私人团练,这些武装往往只听从某一个人的调动(如曹操的青州兵、唐朝的各地节度使军队等)。
从北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地方武将军权后,军权全部收归中央。虎符的作用逐渐凸显,地方团练势力受到打击。
但到了明朝末年和清朝末年,又出现了“只认人”的武装,比如明朝辽东总兵李如松的辽东铁骑、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清朝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的湘军,他们是不需要兵符就可以随意调动的。
总之,要辩证的看待,不能一概而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雪风之狂
2014-07-25 · TA获得超过62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3万
展开全部
其实很简单,古代通信不发达,皇帝和军队是很少直接面对面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防止一些不臣将领反叛作乱,随意调动军队,因此皇帝和君王们想出了办法。制造虎符,军队将领训练时就要被灌输认虎符不认人的观念,而虎符分为两半,一半给将领,一半是直接掌握在皇帝和君王手里的。只有两块虎符合并,军队才可以调动。

所以说,没有这个信物,任何人都不能调动军队。这也是皇帝掌握军权的一种手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万绿丛中一点绿
2014-07-25 · 知道合伙人法律行家
万绿丛中一点绿
知道合伙人法律行家
采纳数:1826 获赞数:8543
1990年以前从事教育工作;1990年至1993年于蓬莱市潮水镇政府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93年任蓬莱市会英水暖公司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虎符是古代军事调遣、命令传达的重要凭证。早在周代时就已用之。最初的符以竹子制作而成,后来用金属制成,形状也由竹节逐渐多变为虎形,称为“虎节”,也称“虎符”。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和秦汉两代。从出土文物看,东周时期有鎏金虎符,战国以后虎符一般由青铜制成。作为国君调兵的凭证,虎符的背部刻有铭文,分为两半,两半的形状、铭文都是相同的,右半存于君王或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合在一起就成为调兵的信物。两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这就是“符合”二字的来历。所以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