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教学

 我来答
热点那些事儿
高粉答主

2021-06-28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66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0万
展开全部

真正的语文教学就是把“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作为根本任务的课堂;真正的语文教学就是紧扣文本、稳扎稳打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教学。

换言之,也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返朴归真,自然天成,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它本应是少急切多从容的,是少外表多内涵的。

语文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文)。

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夕蝶庞润
2019-07-22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31%
帮助的人:944万
展开全部
什么是语文教学?——关于语文教学本体的思考
面对这样一个并不陌生的问题,几代语文工作者、几百万的教师,思索了半个世纪,结果还是难以形成一个广泛认同的答案。时至今日,仍然是你说我说大家说,越说越糊涂。“说法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通。”(张志公)今天我也必须面对这一问题,必须将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斗胆说出来。因为学科性质是学科教学的根。无根将无枝无叶,更不会有花有果。一、“语文”即语言!
“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对象,正确认识“语文”哗抚糕幌蕹呵革童宫阔是语文教学成功的起点。但说清语文不容易。1、“语文”的由来:“‘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云云。(叶圣陶)不难看出:“语文”原义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二者合称“语文”。但取掉了“国”,是否有丧失学科个性的危险呢?2、“语文”解释的混乱。口语以“语音”为表现形式,书面语以“文字”为外在表现。二者也有交叉,不宜截然分开。所以,后人解释颇多:①语言·文章②语言·文字③语言·文学……但似乎均有不通之处:文章、文字、文学是不能与语言并列的。文章是语言的物化成果;文字是语言的外在形式(另一形式为语音),文字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在于表现语言;文学有口头、书面两种,但比语言概念要小,仅是语言的一种形式、一种功能。三种解释均有望文生义之嫌,将“语”称为“语言”,将“文”演绎为文章、文字、文学。是否还可演绎为“语言·文化”“语言·人文”,甚至“语言·文盲”呢?但奇怪的是这些均出自名家之手,刊载于专业传媒之中,谬种流传。3、“语文”就是语言。既然无法作科学的分析,“语文”又是“口语”和“书面语”的“合言”,那么,“语文”就是语言,学语文就是学语言,教语文就是教语言。4、“语文”就是汉语。中小学的语文课其实是汉语课,相当于英国的英语课、法国的法语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djqwert
推荐于2017-12-15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77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637万
展开全部
来在网上,仅供参考。

面对这样一个并不陌生的问题,几代语文工作者、几百万的教师,思索了半个世纪,结果还是难以形成一个广泛认同的答案。时至今日,仍然是你说我说大家说,越说越糊涂。“说法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通。”(张志公)今天我也必须面对这一问题,必须将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斗胆说出来。因为学科性质是学科教学的根。无根将无枝无叶,更不会有花有果。
一、“语文”即语言!
“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对象,正确认识“语文”是语文教学成功的起点。但说清语文不容易。
1、“语文”的由来:
“‘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云云。(叶圣陶)
不难看出:“语文”原义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二者合称“语文”。但取掉了“国”,是否有丧失学科个性的危险呢?
2、“语文”解释的混乱。
口语以“语音”为表现形式,书面语以“文字”为外在表现。二者也有交叉,不宜截然分开。所以,后人解释颇多:①语言·文章②语言·文字③语言·文学……但似乎均有不通之处:文章、文字、文学是不能与语言并列的。文章是语言的物化成果;文字是语言的外在形式(另一形式为语音),文字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在于表现语言;文学有口头、书面两种,但比语言概念要小,仅是语言的一种形式、一种功能。
三种解释均有望文生义之嫌,将“语”称为“语言”,将“文”演绎为文章、文字、文学。是否还可演绎为“语言·文化”“语言·人文”,甚至“语言·文盲”呢?但奇怪的是这些均出自名家之手,刊载于专业传媒之中,谬种流传。
3、“语文”就是语言。
既然无法作科学的分析,“语文”又是“口语”和“书面语”的“合言”,那么,“语文”就是语言,学语文就是学语言,教语文就是教语言。
4、“语文”就是汉语。
中小学的语文课其实是汉语课,相当于英国的英语课、法国的法语课。
二、“语文课”是汉语言的言语工具课。
认清了“语文”就是语言,语文课将容易理解。
1、是研究语言还是学习言语?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是运用这一符号系统进行听说读写的过程和结果。语言是静态共性的,言语则是动态个性的,它是语言和人的结合。语文教学当然要掌握静态共性的语言,但主要是学习言语,通过言语实践训练言语技能,从而掌握语言这一符号系统,而不能是先灌输语言,后训练言语技能。
2、是学习汉语言还是学习外语?
当然是汉语言!但有必要提出来,并牢记在心。中小学语文课是汉语言课,是为中国下一代掌握母语、运用母语而专设的。要学好它必须掌握汉语言自身的特点,否则只能使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失去个性的同时失去效率。
3、是掌握工具为主,还是接受文化为主?
语文课以语言为学习对象,那么,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研究语言自身的本质。语言的社会本质(又称功能本质)包括: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思维的主要工具,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工具。文化仅是语言承载的一部分,文化也有许多表现形式,并不与语言相等。小而言之,美术、建筑、音乐均是文化,大而言之,人创造出来供人享受的一切,都是文化。语文课不是文化课;语文课有文化因素,其他课也有。语文课学习语言这一工具,是其他课所没有的,是语文的“特殊性”,特殊性即本质属性。语文课的本质属性就是学习掌握“工具”。
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就是汉语言的言语工具,是一门以学习汉语言为对象,指导学生掌握汉语言,训练学生言语技能的基础工具课程。

 “语文教育”是一个复合词语,这里面就是涉及了“语文”这门学科和“教育”这一普遍的行为。如果想弄清楚“语文教育”的性质,我们不妨从“语文”和“教育”两方面入手进行一番考察。
  
  首先,语文,它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课程,从学科的角度来讲对语文的学习和探索及应用,语文学习应该伴随人的一生,而没有终结性。从课程角度讲,语文的课程是有终结性的,而课程训练的效果则是影响人的一生的。二者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语文是构建人生的一门重要学习内容。而这项内容是否能落实的好,主要部分还是依赖于最基础的有终结性的课程方面——因为以有限的课程为基础在扩展到无限的人生,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我们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的认定,有许多种,最近公布的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个人觉得这个定义虽然比以前的有所进步,但依然有所欠缺,我对语文的定义为“语文是一门研究并传授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课程。”而且我的重点是在认识和运用语言文字规律上。
  
  其次,教育,这个是人类社会特别关注的一个行为,之所以关注,因为教育这一行为永远伴随着人类而不具备终结性,不管是原始人也好,现代人也好,不管没有是意识到教育的存在人也好,还是意识到的也好,不管是知识性教育也好,还是行为性教育,教育行为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但总体来说,教育的目的是要是一个呱呱坠地的自然状态的下的婴儿,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群体生活的社会人。这样一来,从个人和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长,但教育行为本身从最终的结果上来看,也存在着良性的和恶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再教育过程充分发展良性的教育,认识并抵制恶性的教育——因为这样才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利益的发展。所以,人类教育的方向不外乎“向前、向上、向善、向群、辨害、离害”的宗旨,在这个宗旨下发站起来的结果,才有可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且我个人认为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教会学生自主使用一定的标准对身外的东西进行正确的取舍!而这个取舍标准的把握,一定要合乎前面所说的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利益的发展——虽然完全实现有些不切实际,但作为施教者应该以此为不懈奋斗的目标。
  
  上面分别说完了“语文”和“教育”,现在我们可以把两个内容合起来说了,通过对语文的了解和对教育的分析,我们可以说“语文教育”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把语文学科和人生教育、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培养出能够在课程终结后获得在以后的人生发展和社会生活中进行良性选择的态度和能力。这是我目前对“语文教育”的认识,算不算是一种性质,我不敢肯定,仅供参考。

四川省剑阁中学 任勇
北京大学孔庆东副教授(孔庆东,1964年9月生,黑龙江省人,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旁系传人,是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有出色的驾驭语言的本领,其文章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愤世嫉俗。《北大往事》中的那篇《47楼207》令其文名不胫而走,随后取名《47楼207》的文集火爆登场,接下来《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本本畅销,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今年2003年10月,更是和魏明伦、张纪中、杨争光一起与金老先生一起“华山论剑”,江湖人称“北大醉侠”。 这个人,自称“长得像东北胡子”,或者像“抗日联军”,十年前他初登北京大学讲台时,学子们竟以为走来一位“电工师傅”。 这个人,曾以令人“笑喷”的《47楼207》、《北大四博士》等绝妙之文享有“北大醉侠”之美誉。2003年西岳秋风中,他与金庸大侠等“华山论剑”,成为广为人知的一段江湖佳话。 2005年伊始,他又数度出现在CCTV“百家讲坛”上,讲金庸小说,讲中国武侠,同时也“夹带”出他自己的故事———中国文化的后天伟力居然让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糙”人,发散出书卷与学养的风采魅力。 )说,语文不是跟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并列的一个学科,你要那样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学不好。要知道,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所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语文学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语文学不好,干什么都愚昧弱智。你看我们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学“语文”吗?学完了就什么都能干,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经济,堂堂五千年中华文明不都建立在“语文”上吗?一切其他学科,不都是用语文表达出来的吗?离开语文,就如同虎毛离开虎皮,一风吹散,啥价值也没有。所以,你必须以对待整个人生的态度来对待语文,才能学好语文。
语文到底是什么呢?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统一。”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其实语文是一个民族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产物,又是这个民族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母语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自己的语言,不能充分发挥和享受母语的巨大潜力和无穷魅力,不懂得珍惜本国语言这一宝贵遗产并使她在特定的条件下健康发展,不断焕发夺目光彩的民族,会是一个多么没有出息的民族。都德的《最后一课》说的难道不是民族尊严吗?
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一种工具,它所起的作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去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创造世界。从而提高人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尊严与价值,也为这个世界创造新的意义与价值。当然作为一种工具,学会使用工具本身这是首要的,但是,我们不能被工具所俘虏,为了工具而生活绝对不能成为时代的脉搏,沦落为语文给你一个漂亮的分数而作几十年的打拼更是可笑。语文是交流思想、获取知识、存储知识、总结成果、从事社会活动的工具;是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启发人的思维智慧,是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所以常有人说:“学不好语文,就难以获得一个圆满的人生。”也正如斯大林所说:“没有语文,社会定会崩溃的。”

文学是人一生的朋友。人应接触文学,因为文学给人的东西实在多了。
教育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文学有巨大的意义,它是社会的家庭教师。”文学会影响人的品德、性情、修养、情感甚至整个精神世界。肖复兴先生曾说过一句非常实际的话:语文相伴十二年,文学相伴一生。作为高考科目,语文已成为一种表现技能的工具。相对而言,文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谈到文学,无非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欣赏文学。肖复兴先生提出“兴趣是阅读第一因素”指导学生阅读,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感知和吸引力。许多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品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伤感、美感、敏感的文章,在生命中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在阅读时,应注重大、小、雅环境的营造。阅读是与人的成长密不可分的。
其二是创造文学。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同学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对于这些,鲁迅先生曾说过:“对于写作,我没有什么可说,无非是多看书和练习。”多看书,就是指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即阅读和观察社会。曹文轩在《我的作文教学观》里作了非常个性鲜明的阐述。他共分为七个阶段。(一)美的力量大于生命的力量。作文应注重语言美、情节美、结构美,那样给人以视觉冲击力,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二)有意思的文章应多注重。对于文章,许多同学都讲究该批评什么,赞扬什么,一目了然而没有发现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话题。(三)培养感动情绪。社会发展了,人的那根脆弱的、敏感的神经很难再有颤抖了。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泪水会流动。(四)有忧郁性。很多美的文章大多数是有忧郁情结,因为那最能引起共鸣。(五)知识修养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读书,多积累,有所依才有所悟。(六)素描心态。要学会打好基础,凡高从画土豆开始,达•芬奇从画蛋开始,底座牢固,才会雕砌更好的建筑。其次是凝视,观察身边的事。(七)虚构,作文应有虚构性,那就是应具有编故事的能力。有一个小孩从山谷里出来,大喊狼来了,后面真有一只狼,那不是文学;如果后面没有狼,那就是文学。
学习语文,就是学会解读生命。
青春,因为有了语文才会更加绚丽多彩。
语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泪笑2998
2014-03-16 · TA获得超过4.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787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4023万
展开全部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致力于学习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小学语文教学一改往日机械灌输和条分缕析式的传统模式,把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教育教学设计的首位,于是小语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必须承认,众多的尝试和努力可圈可点,其中除了给我们带来喜悦,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进一步思考的实例,这是任何新事物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整个实验进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研究解决,才可能使得我们的课改工作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在看课评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一些课乍看上去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但仔细琢磨起来似乎在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实效性方面还有点欠。为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感觉到,有些工作我们做了,但在到底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上还欠考虑。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相信我们的努力是对的,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发现问题的症结,剔除不利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这里,笔者把自己的发现和参考意见提供给大家,希望引起思考和讨论。
一、关于资料汇报问题
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转变和现代学习环境的优化,学生学习行为有越来越超前的趋势。现在走进语文课堂,教师不再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零起点”式的导语少了,新课的切人往往兼顾着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新知接受水平,体现了“因学定教”的新教学理念,这是十分可喜的。其中鼓励学生课前搜集查阅大量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课文,掌握课堂四十分钟难以提供和掌握的知识,这无疑是大语文观的具体体现。
那么,是不是每每开课伊始,便让学生将所查资料不分轻重主次一股脑地全盘托出呢?我看未必。一位老师执教《将相和》,开课让孩子汇报资料就用去将近十五分钟,其中有近十分钟时间是全班共同倾听一个男孩儿照本宣科地念司马迁写《史记》的有关记载。由于孩子对材料不知取舍,又没有相关的史学知识,念起来十分费力,全班孩子听得也是云里雾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二、三学段阶段目标中又分别提出“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这“有目的”和“根据需要”解释了搜集资料不是盲目的、毫无选择截取的。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和帮助,加强对学生搜集资料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孩子最初可能在搜集资料时贪多、贪杂,但如果课前布置任务时就给出范围,提出要求,相信久而久之,为什么搜集、怎样搜集、搜集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新课标提倡的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还观摩了另外一节《将相和》,汇报资料时,老师要求学生主要谈一谈有关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地位以及蔺相如和廉颇对赵国的贡献(课后知道老师在布置预习时也是这样要求的)。于是学生们的汇报很集中也很到位,为课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这位老师要求的“谈一谈”很重要,学生在汇报资料时不是不管明白与否照念就是,而是把查找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再说出来。这样哪怕说的少一些,孩子也有切实的收获,反之,只能有过眼云烟的效果。当然,一些史实的时间、地点等是不需要背诵的,照说出来也无妨。总之,资料汇报要注意教会学生既能搜集,又会根据需要整理和提取,否则费时费力劳民伤财。
二、关于回归文本问题
语文课程四大基本理念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的时候,应确立“大语文”的观念,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高度出发,着眼语文课程实施的全局,使语文教学走出以往单一、闭锁、低效的困境。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也的确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的体验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但这是不是说语文课可以淡化或者干脆就舍弃了文本、舍弃了品词读句和情感体验呢?回答是否定的。课标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回归文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不能丢。不仅如此,课标在着重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的同时,写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那就是“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刻意追求”是针对以往“过于追求”而言的,而语感的训练和培养离不开对文本含义的准确把握。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例子,而小语小语,面对的是“小”学生的最基础的“语文”学习,不抓好教材文本这个例子,又怎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又怎能给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有力的基础呢?我看过不少教师上《詹天佑》一课,报刊也登载过不少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分析评价之类,其中不乏精到之处,但是,当我发现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们在课前或课上不惜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两端开凿法”和“中间凿井法”以及“人”字型线路包括背景画面那苍翠欲滴的青山都画得栩栩如生、逼真至极的时候,尤其有的评论文章对这种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举措大加褒赏的时候,我想,这可能是教者和评论者意识上的小小误区。试想,《詹天佑》是小学六年级教材,六年级学生行将小学毕业,难道不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体会出简单的空间形象么?假使有个别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太差,那么,课堂上老师又做了哪些努力以使学生的缺憾得到弥补?或者,就剩下我们的孩子读不懂文中那些很清楚、到位的语言描述了。这就更提醒我们应该就文本而进行相应的训练,使我们的孩子能真正读懂祖国的语言,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形成“再造现象”。当然,我们不反对就文本中一些较生疏难懂的知识辅以动手做一做甚至更多的方式帮助理解,但是,若将这种动手做当成语文课的“正餐”,那就错了。还有一些课堂,用现代声像技术取代对文本的研读,甚至整节课都不看一眼课文,这也是不可取的。语文课一旦离开文本,上成了美术课、设计课、发明课和思品课(更多的是表演课)等等,便失去了语文的特点,便成了“四不像”,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或说目的是残缺不全的。所以我们说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科教育规律,我们要在开拓创新的同时注意避免走向新的极端,要回归文本,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教材文本中发现、理解、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同时受到情感的陶冶。
三、关于阅读个性化问题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这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正因为有千差万别的经历、处境与积淀,才有千差万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有阅读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个性感受。也正因为如此,新课标从人本的角度出发,第一次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此,我们语文教师的尝试也是很成功的。课堂上不再只是教师硬性指令学生一定要读什么、背什么,一定要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寻求整齐划一的答案,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和条件,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的老师往往用这样的语气说: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你认为哪篇文章、哪个段落让你感动?为什么?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你喜欢哪个段落或部分的描写?你想背诵哪一部分?诸如此类极其人本的交流谈话,体现了对学生多元理解和个性感受的尊重,是完全符合语文课文的文本特点和阅读主体的主动性发展要求的,无疑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尊重不等于盲从,多元的理解也应有个不违背文本原义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底线。根据发现我提出如下建议: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表见解、自由积累语言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甚至放弃对学生的引导。
首先,学生选择的读书方法很多,在本课、本篇文章的学习中到底哪种更适用,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其次,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毕竟有限,发表见解磁有时会偏离文本本义,甚至由于生活阅历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使他们的理解走向片面和错误。一个孩子学完《挑山工》后,非常遗憾地谈到:挑山工啊挑山工,人生在世有七十二行,你干什么不好,却干这个苦差事?另一个女孩子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愤愤地指责小女孩的父亲是多么的不负责,而她自己的爸爸又是多么爱她。在这种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及时出手,帮助孩子从认识上得以提升,不能以尊重孩子的理解感受为由听之任之,以免误导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取向,而应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并学会做人。
另外,小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语言知识作为积累的时候,也应该有所引领。很多看课者都不止一次发现孩子们选择的背涌往往是简单易背的,到底是否是他真心喜爱、确有价值还很难说。有的孩子就天真地说,哪个段落字数少就选哪段。如果老师经常过问一下,对正确的好的选择加以鼓励提倡,对不理想的以完成作业为目的的选择予以指正,相信学生就不会曲解了自主选择的意义,真正达到自主阅读、自主积累的目的。
四、关于创新教育问题
提到创新教育,一线的实践给我许多好的启发,也留下两种极端的印象:老师们要么望而生畏,觉得很难操作,有时为所谓“创新点”在那儿挖空心思,要么将课堂搞得热热闹闹,一味追求花样翻新,有的即便发现学生在海阔天空乱说一通也不予以制止。其实创新教育本身是朴实而具体的,在语文教学中也是有章可循的。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因为是一种“价值取向”,就应该理解为它是在一个人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不断地发展和提高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呢?我个人认为,一要加强基础教学,二要大力提倡主体性阅读习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的“小”指的是它的基础性,“语”指的是它的语言、学习语言训练的特点。语文教学创新教育首先要过好语文基础这一关,因为,没有基础,创新就毫无根基。人类所有的发明无不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才获得成功的。如果小学生连一篇课文还没读懂,对文本本身的理解还做不到,你怎么苛求他去创新?所以,离开文本、离开语言训练、不凭借学生原有知识和基础、任学生漫无边际地“遐(瞎)想”的创新是不足取的。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加强主体性阅读成为语文创新教育的首选。我们知道,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是孕育在对文本的主体思考里的。首先是自主性阅读。这是符合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心理的读书方式,因为越是高度自主,学生的读书热情就越高,所获就越多,产生的思想碰撞就越激烈,思维就越活跃,创造性品质就越容易突现。其二是探究性阅读,这是自主阅读的较高层次。所谓探究阅读,是阅读后提出自己的疑点并就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自我的或同伴间的再阅读的过程。我们目前语文课堂上大都有让学生带着某种疑问去读书思考的环节,体现的就是探究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都将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三是批判性阅读。这是自主阅读的最高境界,当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去判断一篇文章的优劣真伪,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去判断一篇文章的优劣真伪,并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需要进行割舍与添加的时候,正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急剧发展的时候。不是有个小学生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的组合画面提出过质疑吗?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犯过的诸多“关于月亮的错误”竟然被一个小学生一针见血地指正,这正是我们渴求的创新意识啊!所以,语文创新教育并不多么神秘和高不可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更多地体现在学生主体阅读中的个性感受,体现在阅读理解的见仁见智,体现在不受束缚的大胆想象和批判。
以上作为笔者个人的发现与思考,难免有失偏颇,只是想提请广大一线教师参与对诸多教育现象的不断思考,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摆在首位,不浮躁,不务虚,把语文教学工作做实、做好,切实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明月tianqing
2015-03-12 · TA获得超过786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23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805万
展开全部
拼音:yǔ wén 英语:Chinese 语文是什么? 是楚辞公屈原脚下的汨罗江; 是宋名将岳飞背的精忠报国; 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丹心汗青; 是毛泽东诗中秦皇岛外的滔天的打渔船; 是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 是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 是朝霞洒脱下的点点银露; 是夕阳沐浴下的颗颗红杉; 是万里长城,巍巍不倒的雄风; 是风狂大漠,皑皑雪原博大的情怀; 是璀璨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 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