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还有哪些类似的谚语
1、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2、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3、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4、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5、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6、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7、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8、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9、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10、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11、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12、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13、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14、夏作秋,没得收。
15、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6、清明热得早,早稻必须好。
17、冷收麦,热收秋。
扩展资料: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谚语
类似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有: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红薯种得迟,薯似羊胡须。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深栽茄子浅栽烟,想吃红薯地皮沾。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拓展资料: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一句农业谚语。清明节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类似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有:
1.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2.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
3.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
4.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
5.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
6.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
7.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8.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
9.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拓展资料: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馒头云,天气晴。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