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及其消亡条件、宗教的社会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等。这些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它的精髓。
马克思在开始怀疑和摆脱宗教时,对宗教的作用是持消极和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宗教是与统治阶级结合在一起,对人民施以无情剥削、进行麻醉,从而达到阶级统治的目的。但随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逐步确立,马克思也认识到了宗教对于被统治阶级的慰藉作用、革命斗争的“外衣”作用,并告诫工人阶级不要愚蠢地向宗教宣战。
宗教要么是仰仗神灵,要么是盲从人性,资产阶级依靠主观唯心主义的人性论来维护意识形态的统治,一切其无法解释的问题都归咎人性问题,这与封建贵族将一切不能解决的问题归咎于神灵一样,只是在愚民。这些思潮仰仗资产阶级的统治而存在。他们即便能看到社会的问题,也毫无改造社会的办法。
无产阶级则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来实现社会革命,以此社会科学为指导来建设共产主义。由此一切唯心的迷妄都不复存在,人们由此才真正能够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本身。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但却能够取代宗教。正如科学取代迷信一样,宗教的迷信终究是要消亡的,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信仰终究是要随着共产主义的建立而普遍建立的。
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消灭了封建贵族,其思想武器即自然科学取代护佑封建贵族统治的封建神学,而共产主义时代则同样要通过阶级斗争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社会神学,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真正巩固阵地。信奉马克思主义即信奉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要么是基于唯心主义的非科学。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社会历史中探寻宗教的起源,认为宗教是在原始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原始观念中产生的。在原始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
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宗教就是在原始人关于灵魂和神等原始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发展由社会发展所决定,宗教的发展规律取决于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演变,认为宗教在历史上经历了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的发展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
宗教的本质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了幻想的方式。宗教以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圣化,使之成为主宰人们日常生活的支配力量,这是宗教之为宗教的根本,是一切宗教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
宗教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较大,经济基础对它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往往同政治、法律、道德等因素相交织,使宗教问题的复杂性突现。
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社会历史中探寻宗教的起源,认为宗教是在原始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原始观念中产生的
在原始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
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宗教就是在原始人关于灵魂和神等原始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发展由社会发展所决定,宗教的发展规律取决于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演变,认为宗教在历史上经历了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的发展过程。
扩展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列宁在新的实践中加以坚持和发展。这些基本态度和原则主要包括: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享有平等权利;国家实行政教分离、教育与宗教分离;各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还主张,处理宗教问题要服从并服务于党在一定时期的中心工作,要团结和争取信教群众,不要因信仰上的不同而把信教群众推到对立面;
就国家而言,宗教是私人的事情,而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宗教不是私人的事情,党要坚持对工人群众进行无神论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防止宗教对党员思想的侵蚀,开展无神论宣传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伤害宗教感情。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上述基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键是要坚持其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其基本原理,不能拘泥于个别字句或具体论断。
要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实践特性和开放特性,着眼于妥善处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问题,善于总结提炼宗教工作实践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马克思在开始怀疑和摆脱宗教时,对宗教的作用是持消极和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宗教是与统治阶级结合在一起,对人民施以无情剥削、进行麻醉,从而达到阶级统治的目的。但随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逐步确立,马克思也认识到了宗教对于被统治阶级的慰藉作用、革命斗争的“外衣”作用,并告诫工人阶级不要愚蠢地向宗教宣战。
宗教要么是仰仗神灵,要么是盲从人性,资产阶级依靠主观唯心主义的人性论来维护意识形态的统治,一切其无法解释的问题都归咎人性问题,这与封建贵族将一切不能解决的问题归咎于神灵一样,只是在愚民。这些思潮仰仗资产阶级的统治而存在。他们即便能看到社会的问题,也毫无改造社会的办法。
无产阶级则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来实现社会革命,以此社会科学为指导来建设共产主义。由此一切唯心的迷妄都不复存在,人们由此才真正能够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本身。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但却能够取代宗教。正如科学取代迷信一样,宗教的迷信终究是要消亡的,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信仰终究是要随着共产主义的建立而普遍建立的。
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消灭了封建贵族,其思想武器即自然科学取代护佑封建贵族统治的封建神学,而共产主义时代则同样要通过阶级斗争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社会神学,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真正巩固阵地。信奉马克思主义即信奉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要么是基于唯心主义的非科学。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社会历史中探寻宗教的起源,认为宗教是在原始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原始观念中产生的。在原始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
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宗教就是在原始人关于灵魂和神等原始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发展由社会发展所决定,宗教的发展规律取决于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演变,认为宗教在历史上经历了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的发展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宗教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反映了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就于人们受社会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于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精神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还会长期存在。作为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宗教同国家、民族等一样,最终也要按照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其存在的一切根源统统消失后自然地消亡。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宗教的本质是人们对支配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幻想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通俗地讲,宗教就是幻想的反映,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由宗教本质所决定的其社会作用的主要方面是消极的。作为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宗教不可能正确地指导人们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可能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苦难命运的根源,从而产生变革苦难世界的革命愿望和要求,只能把造成困难命运的根源归结为“命运”即神的安排,并从宗教中去寻找幻想的幸福和获得精神的慰藉。因此,在阶级社会,宗教往往为剥削阶级所利用,成为其麻醉人们的精神工具,由于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所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宗教也有积极作用。如,在历史上,宗教就常常被农民和下层人们用来发动起义和反抗压迫的斗争。宗教在维护传统道德、丰富文化、扶危济困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