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在全球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文化全球化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应该是在尊重和保
持文化个性基础L对人类文化共性的发扬和推广,是在
保持差异性前提下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文化多样性和
统一性的双向互动。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
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这种特有的文化已经成
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如何在保持传统民
族文化的同时接纳现代性,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
化成果,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
化,是我们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亟待解决之难题。
“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
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个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
从里面看。其实,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是同时的。”口1文
化的民族性并不是封闭的、保守的,而是开放的、发展
的动态概念,它在自己的历史行程中总要吸纳外民族文
化的精髓,融于自己的血肉之中。中华文化的走向远不
只是一个继承并发扬传统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本
全球化背靠下中国传统文化境遇
理论研讨
身是建筑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基础之上的,近来,随着国
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经济和从前的经济结构以及经
济模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民众也正一步步迈向一
个现代化的社会巾去。眼下,进入公众视野的文化产品
和文化门类众多,能够冲击人的感官并且改变人的观念
的东西也很多。网络、传统媒体甚至公共场所部可以对
人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在这种前提下,仍然要求今
天的人们去完全按照昨天的行为方式来生活,是不明智
的,也是不现实的。正像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的: “全
球化并不是我们今天生活的附属物,它是我们生活环境
的转变,它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1因此,中国传
统文化唯有积极地进行文化整合,舍去消极的不合理的
因素,让健康的、符合今天民众行为习惯和理念的因素
积极加入进来,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
扬, “保卫传统文化”的呼声也才能平息下来。
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相比,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和
软环境,文化行为和文化生态的大规模变化在短时期内
是不会产生巨变的,但是长远的看,唯其不容易彻底改
变,其改变之后的惯性爿‘会更深远。韩国的“江汉奇
迹”,向所有人展示了儒家文化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
另一种结果。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并不矛盾,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现代化变革中的
需求结合起来,应是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最好选择。
文化走向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
至变革的过程,永无止境,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发展的
历史经验都说明,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是文化
更新发展的重要契机,文化封闭则只能导致僵化、停滞
和落后。
总之,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客
观趋势,文化全球化不等同于“文化殖民化”或“文化
霸权上义”。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无论任何民族只有
积极地融入全球化文化,才能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创造
出自己民族文化的新特色,才能同世界各民族文化一起
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
持文化个性基础L对人类文化共性的发扬和推广,是在
保持差异性前提下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文化多样性和
统一性的双向互动。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
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这种特有的文化已经成
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如何在保持传统民
族文化的同时接纳现代性,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
化成果,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
化,是我们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亟待解决之难题。
“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
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个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
从里面看。其实,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是同时的。”口1文
化的民族性并不是封闭的、保守的,而是开放的、发展
的动态概念,它在自己的历史行程中总要吸纳外民族文
化的精髓,融于自己的血肉之中。中华文化的走向远不
只是一个继承并发扬传统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本
全球化背靠下中国传统文化境遇
理论研讨
身是建筑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基础之上的,近来,随着国
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经济和从前的经济结构以及经
济模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民众也正一步步迈向一
个现代化的社会巾去。眼下,进入公众视野的文化产品
和文化门类众多,能够冲击人的感官并且改变人的观念
的东西也很多。网络、传统媒体甚至公共场所部可以对
人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在这种前提下,仍然要求今
天的人们去完全按照昨天的行为方式来生活,是不明智
的,也是不现实的。正像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的: “全
球化并不是我们今天生活的附属物,它是我们生活环境
的转变,它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1因此,中国传
统文化唯有积极地进行文化整合,舍去消极的不合理的
因素,让健康的、符合今天民众行为习惯和理念的因素
积极加入进来,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
扬, “保卫传统文化”的呼声也才能平息下来。
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相比,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和
软环境,文化行为和文化生态的大规模变化在短时期内
是不会产生巨变的,但是长远的看,唯其不容易彻底改
变,其改变之后的惯性爿‘会更深远。韩国的“江汉奇
迹”,向所有人展示了儒家文化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
另一种结果。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并不矛盾,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现代化变革中的
需求结合起来,应是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最好选择。
文化走向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
至变革的过程,永无止境,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发展的
历史经验都说明,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是文化
更新发展的重要契机,文化封闭则只能导致僵化、停滞
和落后。
总之,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客
观趋势,文化全球化不等同于“文化殖民化”或“文化
霸权上义”。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无论任何民族只有
积极地融入全球化文化,才能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创造
出自己民族文化的新特色,才能同世界各民族文化一起
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
展开全部
后冷战时代,全球化浪潮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冲击和震撼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就在我们透视全球化,感受凸显人类共性的全球观念、全球意识的同时,体现民族差异性、独特性的民族文化再次形成了世界性浪潮,民族特色文化与文化趋同相伴而行,成为了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全球化”的提法不断出现。文化全球化,又称文化麦当劳化,就是说一种统一的文化内涵象麦当劳一样波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很多人都认为,文化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而认为,我们应该抛弃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而趋同于西方文化价值观。
全球化进程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更多地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全球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以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为动力,以主动扩张的态势向前运行,文化全球化必然较多地融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更多地符合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利益。民族特色文化表现在民族和主权国家的整合中,作为一个民族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武器和生存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强调本民族的价值理念,它在发挥民族整合的特殊功效的同时,也与外来文化与价值理念发生了有力的碰撞,其结果是在碰撞中实现某种程度的融合,但另一方面则更顽强地体现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作为发展中国家,更或者是经济不发达的弱国,其传统民族意识、民族特性受到了无法遏制的冲击,并且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西方社会的强势文化和文化霸权。
那么,文化全球化是否真的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呢?很多人拿出了许多现成的例子,比如随处可见的西方食品,风靡一时的好莱坞电影,就连西方人的一些节日都在世界流行起来,这难道还不算是文化全球化吗?也有人认为这是所谓的“文化侵略”,“文化霸权主义”。事实真的如此吗?文化全球化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吗?我们真的应该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趋同于世界文化,即西方价值观念吗?
其实,所谓“全球化”,意味着突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更多地按照行业自身的规律和需要进行调节和发展。然而“文化”则不同,它本来是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人们形成了为大家共有或者为大家所认可的某种共同习性。这种习性,若抽象可以到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看法,若具体则可以是个人属性的表征或者个人的特别嗜好。总而言之,“文化”应该是以有别于他人的特殊型为前提的一种共性。正是由于文化的这种特殊性,而且又是后天习得,因此才有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补的必要和可能。实际上,不同文化之间也从来就是交流不断的,但交流互补并不是也不可能让原本不同的文化“化”为一体。在我吸收了你的文化成分,你吸收了我的文化成分之后,我的主体则仍然是我,你的主体则仍然是你,并不会因此我就变成了你,你就变成了我,实现所谓的“一体化”?如果这样都叫文化全球化的,那么在中国古代的汉代,文化全球化就开始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文化”这一观念本身就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前提之上的。为此,“文化全球化”从任何意义上说,都是不可能成立的。一旦“文化”真的实现了“全球化”,或者有些人说的“一体化”,那首先必须消除造成文化分野的各种环境条件,磨平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人的文化历史传统,而这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尊重每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传统和个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乃是全球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从全球化的历史实践看,却呈现出种种不尽人意的情形。对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其居于文化交往中的强势和主导地位,因而对全球化往往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则呈现出种种扭曲的、甚至是异化的态势,它并非对每个民族和国家说来都是福音。“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不仅不能给世界文化的发展带来美好的前景,反而会因此而失去了其文化的本身特色,这对世界文化来说,是一个灾难!
正是如此,笔者认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并行不悖才是最好的境界!
基于这一理解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现实,一个紧迫而艰巨的历史课题便凸显出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育中华文化发展的个性以及如何在现代化文化追寻中保持对中华文化传统血脉的认同。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一种文化形态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最持久动力,莫过于体现该文化的内在精神及其个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内在精神及其个性,使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展示出独特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的部分,其中所凝聚的生活、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继往开来、重铸辉煌的挑战,因此,着力于中华现代文化的特色培育就显得尤为紧迫。第一,积极探寻不同文化的“交汇点”。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于: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谐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所以,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倡导平等交往和对话,在沟通中取得共识。在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坚持“和而不同”原则,“促进全球文明,光大民族文化”。第二,着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从文化个性化培育的视角要求,就是如何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作出独特的贡献。在当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在与外部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和发展。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不失自身传统的特色,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否认,是全世界最具有特色、最优秀的文化之一,它带给我们的是上下五千年辉煌华夏文明,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怎样批判地继承、创造地发展这些传统文明,就迫切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忠孝伦理。忠孝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社会伦理道德,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社会的君臣、个人与国家、家庭之中的社会关系模式。忠孝伦理几千年来在确定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与社会稳定等方面是起了积极作用。消极的方面是它用权力和血缘关系代替法制,使中国长期不能形成依法治国的制度,盲目的忠孝也限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与创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它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防止极端倾向,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团结和统一,因而有利于家庭、集体和社会的稳定。它的消极之处是抹杀了人的个性,限制了人的创造性,不利于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因而也不利于生产的创新与发展。3.秩序纪律。强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固有模式和规范,有利于政治、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适于维持政府的权威和治理。同时,强调秩序和纪律的文化造成了中国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形成了权力的权威,阻碍了民主法制的建立和发展。它也限制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能力,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缺乏对个人人格、权力、尊严应该有的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4.重视家庭。重视家庭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中国的家庭提供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传播了传统文化,提供了各种困难情况下的生老病死等社会保障,是维系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国家庭促进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稳定。消极之处是导致裙带关系的发展,形成以血缘、地缘等各种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用关系代替法律、规则、是非,造成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腐败。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观念和生产方式也妨碍了中国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企业的发展,制约了生产力的提高。5.崇尚勤俭。在科学技术、经济、金融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崇尚勤俭的风尚促进了劳动生产的发展,为生产的发展和社会保障提供了资金积累。但是,崇尚勤俭的观念和传统又使中国的教育和经济活动重视“勤劳”,重视量的投入,而对科学方法、对技术手段重视与开发不够,使中国的学生会背书、会考试,却不善于创造、不善于动脑,实际与实践能力较弱,过分节俭的风尚和传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障碍,它造成消费和有效需求的不足,阻碍了生产的发展。6.尊师重教。尊师重教的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基本是积极的,它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使国家、家庭、个人把较多的资源用于教育事业,使中国人的文化素质相度较高,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将会出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格局——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欧美文化区,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区,以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文化区和以伊斯兰文化为中心的中东与北非地区。中华文化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定位:更新自身,开展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多样文化的互补共荣。目前,美国文化在传输中占有较强的地位,我们应当加以遏制。但这并不等于不向美国和世界学习对中华民族复兴有益的东西。撇开大众文化,就深层次的观念文化而言,西方国家并不只有一种反映资本主义特性的价值观,而且有着多样的价值观。对我们来说,有一个取其有益而摒弃有害的选择,并不是全盘否定。应当承认,我们对世界文化、特别是当代文化了解得并不多,即或是专门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在这方面也要下一番功夫。善于吸取世界优秀文化,才能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创新和发展的营养。在21世纪,我国需要有一大批有世界眼光的兼通中外文化的学者。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民族性,有个性;人类文化在个性中又含有一些共性;如果没有共性的因素,那么,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便成为不可能的事。全球化指越来越多的“联合”,而非“类似”,各国文化以分流和相互联合的方式共存;本土文化不可能在全球化下消亡,反而可能衍生出新质文化。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背景下,人类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群体间的主体(人、知识、思想等)、客体(商品、货币等)的互动与交流在时空上达到了空前高度的压缩,文化分为强势和弱势,在注重强势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弱势文化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前提下应当发展中国独特的民族主体文化,同时吸收优秀的外国文化。20世纪初,我国现代文明的启蒙者鲁迅先生等就已经提出向外国学习,“拿来”外国的优秀文化。到21世纪,与“拿来主义”相伴的应是“送去主义”,因为二者相辅相成。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华文化美国行”取得成功,足以说明“送去主义”是不可缺少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中华民族文化必将显示出其勃勃生机,成为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和全球化接轨?二十一世纪是中西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冲突和交流的关键时期,那么传统文化能否适应现代化的建设,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能否相容,摆在国人面前的问题还很多
全球化进程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更多地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全球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以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为动力,以主动扩张的态势向前运行,文化全球化必然较多地融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更多地符合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利益。民族特色文化表现在民族和主权国家的整合中,作为一个民族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武器和生存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强调本民族的价值理念,它在发挥民族整合的特殊功效的同时,也与外来文化与价值理念发生了有力的碰撞,其结果是在碰撞中实现某种程度的融合,但另一方面则更顽强地体现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作为发展中国家,更或者是经济不发达的弱国,其传统民族意识、民族特性受到了无法遏制的冲击,并且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西方社会的强势文化和文化霸权。
那么,文化全球化是否真的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呢?很多人拿出了许多现成的例子,比如随处可见的西方食品,风靡一时的好莱坞电影,就连西方人的一些节日都在世界流行起来,这难道还不算是文化全球化吗?也有人认为这是所谓的“文化侵略”,“文化霸权主义”。事实真的如此吗?文化全球化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吗?我们真的应该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趋同于世界文化,即西方价值观念吗?
其实,所谓“全球化”,意味着突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更多地按照行业自身的规律和需要进行调节和发展。然而“文化”则不同,它本来是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人们形成了为大家共有或者为大家所认可的某种共同习性。这种习性,若抽象可以到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看法,若具体则可以是个人属性的表征或者个人的特别嗜好。总而言之,“文化”应该是以有别于他人的特殊型为前提的一种共性。正是由于文化的这种特殊性,而且又是后天习得,因此才有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补的必要和可能。实际上,不同文化之间也从来就是交流不断的,但交流互补并不是也不可能让原本不同的文化“化”为一体。在我吸收了你的文化成分,你吸收了我的文化成分之后,我的主体则仍然是我,你的主体则仍然是你,并不会因此我就变成了你,你就变成了我,实现所谓的“一体化”?如果这样都叫文化全球化的,那么在中国古代的汉代,文化全球化就开始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文化”这一观念本身就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前提之上的。为此,“文化全球化”从任何意义上说,都是不可能成立的。一旦“文化”真的实现了“全球化”,或者有些人说的“一体化”,那首先必须消除造成文化分野的各种环境条件,磨平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人的文化历史传统,而这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尊重每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传统和个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乃是全球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从全球化的历史实践看,却呈现出种种不尽人意的情形。对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其居于文化交往中的强势和主导地位,因而对全球化往往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则呈现出种种扭曲的、甚至是异化的态势,它并非对每个民族和国家说来都是福音。“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不仅不能给世界文化的发展带来美好的前景,反而会因此而失去了其文化的本身特色,这对世界文化来说,是一个灾难!
正是如此,笔者认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并行不悖才是最好的境界!
基于这一理解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现实,一个紧迫而艰巨的历史课题便凸显出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育中华文化发展的个性以及如何在现代化文化追寻中保持对中华文化传统血脉的认同。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一种文化形态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最持久动力,莫过于体现该文化的内在精神及其个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内在精神及其个性,使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展示出独特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的部分,其中所凝聚的生活、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继往开来、重铸辉煌的挑战,因此,着力于中华现代文化的特色培育就显得尤为紧迫。第一,积极探寻不同文化的“交汇点”。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于: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谐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所以,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倡导平等交往和对话,在沟通中取得共识。在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坚持“和而不同”原则,“促进全球文明,光大民族文化”。第二,着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从文化个性化培育的视角要求,就是如何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作出独特的贡献。在当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在与外部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和发展。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不失自身传统的特色,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否认,是全世界最具有特色、最优秀的文化之一,它带给我们的是上下五千年辉煌华夏文明,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怎样批判地继承、创造地发展这些传统文明,就迫切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忠孝伦理。忠孝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社会伦理道德,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社会的君臣、个人与国家、家庭之中的社会关系模式。忠孝伦理几千年来在确定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与社会稳定等方面是起了积极作用。消极的方面是它用权力和血缘关系代替法制,使中国长期不能形成依法治国的制度,盲目的忠孝也限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与创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它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防止极端倾向,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团结和统一,因而有利于家庭、集体和社会的稳定。它的消极之处是抹杀了人的个性,限制了人的创造性,不利于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因而也不利于生产的创新与发展。3.秩序纪律。强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固有模式和规范,有利于政治、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适于维持政府的权威和治理。同时,强调秩序和纪律的文化造成了中国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形成了权力的权威,阻碍了民主法制的建立和发展。它也限制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能力,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缺乏对个人人格、权力、尊严应该有的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4.重视家庭。重视家庭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中国的家庭提供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传播了传统文化,提供了各种困难情况下的生老病死等社会保障,是维系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国家庭促进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稳定。消极之处是导致裙带关系的发展,形成以血缘、地缘等各种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用关系代替法律、规则、是非,造成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腐败。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观念和生产方式也妨碍了中国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企业的发展,制约了生产力的提高。5.崇尚勤俭。在科学技术、经济、金融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崇尚勤俭的风尚促进了劳动生产的发展,为生产的发展和社会保障提供了资金积累。但是,崇尚勤俭的观念和传统又使中国的教育和经济活动重视“勤劳”,重视量的投入,而对科学方法、对技术手段重视与开发不够,使中国的学生会背书、会考试,却不善于创造、不善于动脑,实际与实践能力较弱,过分节俭的风尚和传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障碍,它造成消费和有效需求的不足,阻碍了生产的发展。6.尊师重教。尊师重教的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基本是积极的,它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使国家、家庭、个人把较多的资源用于教育事业,使中国人的文化素质相度较高,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将会出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格局——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欧美文化区,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区,以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文化区和以伊斯兰文化为中心的中东与北非地区。中华文化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定位:更新自身,开展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多样文化的互补共荣。目前,美国文化在传输中占有较强的地位,我们应当加以遏制。但这并不等于不向美国和世界学习对中华民族复兴有益的东西。撇开大众文化,就深层次的观念文化而言,西方国家并不只有一种反映资本主义特性的价值观,而且有着多样的价值观。对我们来说,有一个取其有益而摒弃有害的选择,并不是全盘否定。应当承认,我们对世界文化、特别是当代文化了解得并不多,即或是专门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在这方面也要下一番功夫。善于吸取世界优秀文化,才能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创新和发展的营养。在21世纪,我国需要有一大批有世界眼光的兼通中外文化的学者。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民族性,有个性;人类文化在个性中又含有一些共性;如果没有共性的因素,那么,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便成为不可能的事。全球化指越来越多的“联合”,而非“类似”,各国文化以分流和相互联合的方式共存;本土文化不可能在全球化下消亡,反而可能衍生出新质文化。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背景下,人类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群体间的主体(人、知识、思想等)、客体(商品、货币等)的互动与交流在时空上达到了空前高度的压缩,文化分为强势和弱势,在注重强势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弱势文化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前提下应当发展中国独特的民族主体文化,同时吸收优秀的外国文化。20世纪初,我国现代文明的启蒙者鲁迅先生等就已经提出向外国学习,“拿来”外国的优秀文化。到21世纪,与“拿来主义”相伴的应是“送去主义”,因为二者相辅相成。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华文化美国行”取得成功,足以说明“送去主义”是不可缺少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中华民族文化必将显示出其勃勃生机,成为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和全球化接轨?二十一世纪是中西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冲突和交流的关键时期,那么传统文化能否适应现代化的建设,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能否相容,摆在国人面前的问题还很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还真有点深奥,待我研究、研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