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孙权手下著名的谋士和武将都有谁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甘宁 周瑜 太史慈 吕蒙 陆逊 周泰 韩当 潘章 诸葛恪 丁奉 张昭 程普 鲁肃 凌统 黄盖
1.张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于彭城,是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在《三国志》中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
《三国志》对张昭的评价是“昭容貌矜严,有威风……举邦惮之。”。
2.程普(生卒年不详),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3.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4.韩当(?? - 227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5.朱治(155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三国时代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6.吕范
(二)五大丞相
1.孙邵(163年 - 225年),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未年,他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后来,孔融投曹操,孙邵便随振武将军刘繇南下江南,后孙权封他为卢江太守。222年,孙权封为吴王,孙邵为宰相。
2.顾雍
3.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臣和主力军师。自孙权赋予大都督以来,曾是多次率领吴国军队抵御北方的魏国及西方的蜀国的核心人物。后任吴国的丞相 (244年至245年)。
陆逊最著名的战役则是防御刘备来袭的“夷陵之战 ”(222年)。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军队于密林扎连营三百里,陆逊趁机以火攻大破之,大败刘备于夷陵,使刘备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里,也以致于蜀国后期一蹶不振。
顾雍死后,陆逊被委任为丞相,但不久因支持孙权的太子孙和而被孙权多次谴责。陆逊于245年去世,享年62岁。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气死的。
4.步骘
5.濮阳兴
(三)超级大将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东汉末年群雄孙策、孙权的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2.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国三国时代人物。孙权手下一谋士,为人宽厚,甚得孙权重用。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吴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3.吕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市东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四)十二名士
1.张纮
2.诸葛谨(174年 - 241年),字子瑜。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人物。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供职与孙吴政权,也是孙吴太傅权臣诸葛恪的父亲。
3.虞翻
4.严畯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文臣之一。据《三国志钬一惔涔︹?寮犱弗绋嬮槡钖涗紶銆嬩腑镓?浇钬滀弗鐣?瓧镟兼墠锛屽江鍩庯纸鐜版睙鑻忓緪宸烇级浜轰篃銆效皯钥藉?锛屽杽璇椼?涔︺?涓夌ぜ锛屽张濂借?鏂団?锛屼笌璇歌忆鐟俱?姝ラ獦鏄?ソ链嫔弸锛岃?寮犳槶鎺ㄨ崘缁欏瓩鏉冧綔楠戦兘灏夈?浠庝簨涓?儙銆?
2 三国东吴名将
5.阚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识破后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
6.程秉
7.薛综
8.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官吏,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为《二十四孝》中怀桔遗亲的主角。
三国志评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陆绩之于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二十四孝》诗曰:“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
9.骆统
10.张温
11.陆瑁
12.吾粲
(五)十二战将
1.太史慈(166年 - 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群雄孔融、刘繇将领,后投靠孙策。
三国志评曰:“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土,非其长也。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
2.朱然(181年—249年),字义封,本名施然,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3.蒋钦
4.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中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的武将。
5.陈武(?? - 215年),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曾任别部司马,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6.董袭(?? - 215年),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历任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后汉书对于董袭的评价:“慷慨志节、武毅英烈”
7.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的人物,通晓诸子,少有气力,好游侠。少年时是混帮派的不良少年。后来成为黄祖部下将领。经周瑜、吕蒙推荐后,在孙权帐下为将,立下数功。
据《三国志》记载,“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8.凌统(189年 - 237年,一说为217年),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9.徐盛
10.潘璋(—234年),字文圭,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1.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2.朱恒
(六)中期四大要臣
贺齐、吕岱、潘浚、陆凯
(七)孙权的两个女婿
全琮、朱据
(八)名门之后
张休(张昭子)
顾谭(顾雍孙)
韩综(韩当子)
陈表(陈武子)
太史享(太史慈子)
周循(周瑜子)
陆抗(陆逊子)
诸葛恪(诸葛谨子)
吕据(吕范子)
薛莹(薛综子)
朱异(朱恒子)
1.张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于彭城,是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在《三国志》中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
《三国志》对张昭的评价是“昭容貌矜严,有威风……举邦惮之。”。
2.程普(生卒年不详),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3.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4.韩当(?? - 227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5.朱治(155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三国时代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6.吕范
(二)五大丞相
1.孙邵(163年 - 225年),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未年,他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后来,孔融投曹操,孙邵便随振武将军刘繇南下江南,后孙权封他为卢江太守。222年,孙权封为吴王,孙邵为宰相。
2.顾雍
3.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臣和主力军师。自孙权赋予大都督以来,曾是多次率领吴国军队抵御北方的魏国及西方的蜀国的核心人物。后任吴国的丞相 (244年至245年)。
陆逊最著名的战役则是防御刘备来袭的“夷陵之战 ”(222年)。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军队于密林扎连营三百里,陆逊趁机以火攻大破之,大败刘备于夷陵,使刘备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里,也以致于蜀国后期一蹶不振。
顾雍死后,陆逊被委任为丞相,但不久因支持孙权的太子孙和而被孙权多次谴责。陆逊于245年去世,享年62岁。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气死的。
4.步骘
5.濮阳兴
(三)超级大将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东汉末年群雄孙策、孙权的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2.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国三国时代人物。孙权手下一谋士,为人宽厚,甚得孙权重用。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吴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3.吕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市东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四)十二名士
1.张纮
2.诸葛谨(174年 - 241年),字子瑜。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人物。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供职与孙吴政权,也是孙吴太傅权臣诸葛恪的父亲。
3.虞翻
4.严畯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文臣之一。据《三国志钬一惔涔︹?寮犱弗绋嬮槡钖涗紶銆嬩腑镓?浇钬滀弗鐣?瓧镟兼墠锛屽江鍩庯纸鐜版睙鑻忓緪宸烇级浜轰篃銆效皯钥藉?锛屽杽璇椼?涔︺?涓夌ぜ锛屽张濂借?鏂団?锛屼笌璇歌忆鐟俱?姝ラ獦鏄?ソ链嫔弸锛岃?寮犳槶鎺ㄨ崘缁欏瓩鏉冧綔楠戦兘灏夈?浠庝簨涓?儙銆?
2 三国东吴名将
5.阚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识破后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
6.程秉
7.薛综
8.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官吏,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为《二十四孝》中怀桔遗亲的主角。
三国志评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陆绩之于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二十四孝》诗曰:“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
9.骆统
10.张温
11.陆瑁
12.吾粲
(五)十二战将
1.太史慈(166年 - 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群雄孔融、刘繇将领,后投靠孙策。
三国志评曰:“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土,非其长也。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
2.朱然(181年—249年),字义封,本名施然,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3.蒋钦
4.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中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的武将。
5.陈武(?? - 215年),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曾任别部司马,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6.董袭(?? - 215年),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历任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后汉书对于董袭的评价:“慷慨志节、武毅英烈”
7.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的人物,通晓诸子,少有气力,好游侠。少年时是混帮派的不良少年。后来成为黄祖部下将领。经周瑜、吕蒙推荐后,在孙权帐下为将,立下数功。
据《三国志》记载,“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8.凌统(189年 - 237年,一说为217年),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9.徐盛
10.潘璋(—234年),字文圭,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1.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2.朱恒
(六)中期四大要臣
贺齐、吕岱、潘浚、陆凯
(七)孙权的两个女婿
全琮、朱据
(八)名门之后
张休(张昭子)
顾谭(顾雍孙)
韩综(韩当子)
陈表(陈武子)
太史享(太史慈子)
周循(周瑜子)
陆抗(陆逊子)
诸葛恪(诸葛谨子)
吕据(吕范子)
薛莹(薛综子)
朱异(朱恒子)
展开全部
甘宁 周瑜 太史慈 吕蒙 陆逊 周泰 韩当 潘章 诸葛恪 丁奉 张昭 程普 鲁肃 凌统 黄盖
1.张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于彭城,是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在《三国志》中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
《三国志》对张昭的评价是“昭容貌矜严,有威风……举邦惮之。”。
2.程普(生卒年不详),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3.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4.韩当(?? - 227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5.朱治(155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三国时代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6.吕范
(二)五大丞相
1.孙邵(163年 - 225年),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未年,他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后来,孔融投曹操,孙邵便随振武将军刘繇南下江南,后孙权封他为卢江太守。222年,孙权封为吴王,孙邵为宰相。
2.顾雍
3.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臣和主力军师。自孙权赋予大都督以来,曾是多次率领吴国军队抵御北方的魏国及西方的蜀国的核心人物。后任吴国的丞相 (244年至245年)。
陆逊最著名的战役则是防御刘备来袭的“夷陵之战 ”(222年)。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军队于密林扎连营三百里,陆逊趁机以火攻大破之,大败刘备于夷陵,使刘备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里,也以致于蜀国后期一蹶不振。
顾雍死后,陆逊被委任为丞相,但不久因支持孙权的太子孙和而被孙权多次谴责。陆逊于245年去世,享年62岁。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气死的。
4.步骘
5.濮阳兴
(三)超级大将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东汉末年群雄孙策、孙权的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2.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国三国时代人物。孙权手下一谋士,为人宽厚,甚得孙权重用。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吴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3.吕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市东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四)十二名士
1.张纮
2.诸葛谨(174年 - 241年),字子瑜。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人物。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供职与孙吴政权,也是孙吴太傅权臣诸葛恪的父亲。
3.虞翻
4.严畯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文臣之一。据《三国志钬一惔涔︹?寮犱弗绋嬮槡钖涗紶銆嬩腑镓?浇钬滀弗鐣?瓧镟兼墠锛屽江鍩庯纸鐜版睙鑻忓緪宸烇级浜轰篃銆效皯钥藉?锛屽杽璇椼?涔︺?涓夌ぜ锛屽张濂借?鏂団?锛屼笌璇歌忆鐟俱?姝ラ獦鏄?ソ链嫔弸锛岃?寮犳槶鎺ㄨ崘缁欏瓩鏉冧綔楠戦兘灏夈?浠庝簨涓?儙銆?
2 三国东吴名将
5.阚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识破后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
6.程秉
7.薛综
8.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官吏,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为《二十四孝》中怀桔遗亲的主角。
三国志评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陆绩之于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二十四孝》诗曰:“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
9.骆统
10.张温
11.陆瑁
12.吾粲
(五)十二战将
1.太史慈(166年 - 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群雄孔融、刘繇将领,后投靠孙策。
三国志评曰:“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土,非其长也。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
2.朱然(181年—249年),字义封,本名施然,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3.蒋钦
4.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中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的武将。
5.陈武(?? - 215年),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曾任别部司马,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6.董袭(?? - 215年),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历任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后汉书对于董袭的评价:“慷慨志节、武毅英烈”
7.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的人物,通晓诸子,少有气力,好游侠。少年时是混帮派的不良少年。后来成为黄祖部下将领。经周瑜、吕蒙推荐后,在孙权帐下为将,立下数功。
据《三国志》记载,“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8.凌统(189年 - 237年,一说为217年),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9.徐盛
10.潘璋(—234年),字文圭,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1.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2.朱恒
(六)中期四大要臣
贺齐、吕岱、潘浚、陆凯
(七)孙权的两个女婿
全琮、朱据
(八)名门之后
张休(张昭子)
顾谭(顾雍孙)
韩综(韩当子)
陈表(陈武子)
太史享(太史慈子)
周循(周瑜子)
陆抗(陆逊子)
诸葛恪(诸葛谨子)
吕据(吕范子)
薛莹(薛综子)
朱异(朱恒子)
1.张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于彭城,是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在《三国志》中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
《三国志》对张昭的评价是“昭容貌矜严,有威风……举邦惮之。”。
2.程普(生卒年不详),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3.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4.韩当(?? - 227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5.朱治(155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三国时代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6.吕范
(二)五大丞相
1.孙邵(163年 - 225年),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未年,他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后来,孔融投曹操,孙邵便随振武将军刘繇南下江南,后孙权封他为卢江太守。222年,孙权封为吴王,孙邵为宰相。
2.顾雍
3.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臣和主力军师。自孙权赋予大都督以来,曾是多次率领吴国军队抵御北方的魏国及西方的蜀国的核心人物。后任吴国的丞相 (244年至245年)。
陆逊最著名的战役则是防御刘备来袭的“夷陵之战 ”(222年)。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军队于密林扎连营三百里,陆逊趁机以火攻大破之,大败刘备于夷陵,使刘备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里,也以致于蜀国后期一蹶不振。
顾雍死后,陆逊被委任为丞相,但不久因支持孙权的太子孙和而被孙权多次谴责。陆逊于245年去世,享年62岁。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气死的。
4.步骘
5.濮阳兴
(三)超级大将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东汉末年群雄孙策、孙权的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2.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国三国时代人物。孙权手下一谋士,为人宽厚,甚得孙权重用。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吴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3.吕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市东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四)十二名士
1.张纮
2.诸葛谨(174年 - 241年),字子瑜。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人物。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供职与孙吴政权,也是孙吴太傅权臣诸葛恪的父亲。
3.虞翻
4.严畯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文臣之一。据《三国志钬一惔涔︹?寮犱弗绋嬮槡钖涗紶銆嬩腑镓?浇钬滀弗鐣?瓧镟兼墠锛屽江鍩庯纸鐜版睙鑻忓緪宸烇级浜轰篃銆效皯钥藉?锛屽杽璇椼?涔︺?涓夌ぜ锛屽张濂借?鏂団?锛屼笌璇歌忆鐟俱?姝ラ獦鏄?ソ链嫔弸锛岃?寮犳槶鎺ㄨ崘缁欏瓩鏉冧綔楠戦兘灏夈?浠庝簨涓?儙銆?
2 三国东吴名将
5.阚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识破后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
6.程秉
7.薛综
8.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官吏,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为《二十四孝》中怀桔遗亲的主角。
三国志评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陆绩之于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二十四孝》诗曰:“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
9.骆统
10.张温
11.陆瑁
12.吾粲
(五)十二战将
1.太史慈(166年 - 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群雄孔融、刘繇将领,后投靠孙策。
三国志评曰:“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土,非其长也。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
2.朱然(181年—249年),字义封,本名施然,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3.蒋钦
4.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中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的武将。
5.陈武(?? - 215年),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曾任别部司马,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6.董袭(?? - 215年),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历任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后汉书对于董袭的评价:“慷慨志节、武毅英烈”
7.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的人物,通晓诸子,少有气力,好游侠。少年时是混帮派的不良少年。后来成为黄祖部下将领。经周瑜、吕蒙推荐后,在孙权帐下为将,立下数功。
据《三国志》记载,“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8.凌统(189年 - 237年,一说为217年),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9.徐盛
10.潘璋(—234年),字文圭,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1.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2.朱恒
(六)中期四大要臣
贺齐、吕岱、潘浚、陆凯
(七)孙权的两个女婿
全琮、朱据
(八)名门之后
张休(张昭子)
顾谭(顾雍孙)
韩综(韩当子)
陈表(陈武子)
太史享(太史慈子)
周循(周瑜子)
陆抗(陆逊子)
诸葛恪(诸葛谨子)
吕据(吕范子)
薛莹(薛综子)
朱异(朱恒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手下
著名谋士 :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大都督)
著名文臣:
张昭、张纮、顾雍、孙韶、骆统、薛综、严畯、虞翻、濮阳兴、诸葛瑾、步骘、程秉、陆绩、阚泽、张温、陆瑁、陆凯、诸葛恪等。
著名武将:
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吕范、太史慈、甘宁、凌统、周泰、徐盛、蒋钦、丁奉、潘璋、陈武、朱桓、全琮、朱然、孙翊等。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 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人。汉末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建安二年,鲁肃率部投孙权,为其献策鼎足江东之战略规划,得孙权赏识。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鲁肃助周瑜大败曹军于赤壁。赤壁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后,鲁肃代周瑜都督职务,后被任命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为索荆州而邀关羽。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
【吕蒙】(179—220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汉末名将。少时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先后拜封别部司马、横野中郎将、庐江太守、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建安二十四年,吕蒙病死,享年四十二岁。
【陆逊】(183—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世代为江东大族。章武二年(222年),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汉军,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顾雍死后,陆逊任吴国丞相。晚年因支持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享年68岁。
【张昭】(156—236年),字子布,彭城人。政治家、儒学家,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孙策时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孙权时任军师,先拜绥远将军,封由拳侯,后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在《三国志》中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文武之事皆委于张昭。
【张纮】(153—212年),字子纲,广陵人。汉末文学家、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任吴国侍御史,孙权时任长史,曾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六十岁病逝,孙权为之流涕。
【顾雍】(168—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人。三国时吴国重臣、政治家。
弱冠即任合肥长,后转任娄、曲阿、上虞县长,皆有治绩。孙权领会稽太守,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迁太常,同年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赤乌六年去世,谥肃侯。《唐会要》将顾雍等八人评为“魏晋八君子”。
【孙邵】(163—225年),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末年,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后孔融投曹,孙邵便随振武将军刘繇南下江南,孙权封其为卢江太守。孙权称吴王后,孙邵成为吴国首任丞相,拜威远将军,封阳羡侯。数年后病逝。
【程普】(?—210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汉末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后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功勋卓著。以年岁长,被尊为“程公”。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迁丹杨都尉,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赤壁之战以功拜武锋中郎将。
【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稳固吴国建立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朱治】(156—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东吴名将朱然之嗣父。早年随从孙坚、孙策征伐,又辅助孙权,稳定江东,功勋卓著。孙权拜其为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徙封毗陵侯。黄武三年卒。
著名谋士 :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大都督)
著名文臣:
张昭、张纮、顾雍、孙韶、骆统、薛综、严畯、虞翻、濮阳兴、诸葛瑾、步骘、程秉、陆绩、阚泽、张温、陆瑁、陆凯、诸葛恪等。
著名武将:
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吕范、太史慈、甘宁、凌统、周泰、徐盛、蒋钦、丁奉、潘璋、陈武、朱桓、全琮、朱然、孙翊等。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 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人。汉末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建安二年,鲁肃率部投孙权,为其献策鼎足江东之战略规划,得孙权赏识。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鲁肃助周瑜大败曹军于赤壁。赤壁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后,鲁肃代周瑜都督职务,后被任命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为索荆州而邀关羽。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
【吕蒙】(179—220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汉末名将。少时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先后拜封别部司马、横野中郎将、庐江太守、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建安二十四年,吕蒙病死,享年四十二岁。
【陆逊】(183—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世代为江东大族。章武二年(222年),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汉军,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顾雍死后,陆逊任吴国丞相。晚年因支持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享年68岁。
【张昭】(156—236年),字子布,彭城人。政治家、儒学家,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孙策时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孙权时任军师,先拜绥远将军,封由拳侯,后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在《三国志》中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文武之事皆委于张昭。
【张纮】(153—212年),字子纲,广陵人。汉末文学家、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任吴国侍御史,孙权时任长史,曾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六十岁病逝,孙权为之流涕。
【顾雍】(168—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人。三国时吴国重臣、政治家。
弱冠即任合肥长,后转任娄、曲阿、上虞县长,皆有治绩。孙权领会稽太守,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迁太常,同年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赤乌六年去世,谥肃侯。《唐会要》将顾雍等八人评为“魏晋八君子”。
【孙邵】(163—225年),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末年,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后孔融投曹,孙邵便随振武将军刘繇南下江南,孙权封其为卢江太守。孙权称吴王后,孙邵成为吴国首任丞相,拜威远将军,封阳羡侯。数年后病逝。
【程普】(?—210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汉末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后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功勋卓著。以年岁长,被尊为“程公”。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迁丹杨都尉,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赤壁之战以功拜武锋中郎将。
【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稳固吴国建立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朱治】(156—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东吴名将朱然之嗣父。早年随从孙坚、孙策征伐,又辅助孙权,稳定江东,功勋卓著。孙权拜其为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徙封毗陵侯。黄武三年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知道了你妈个头,我不回答了,这是个傻傻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