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xyz0703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26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8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8.9万
展开全部

意思是: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出自:《礼记·学记》,作者不详

原文选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释义: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扩展资料

寓意:

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作品思想:

《礼记》中“天”作为超越的存在是价值之源,它既有形上本体之义,又可为人所“默识”、体认。就超越性上说,任何个我不是天;从内在性上说,人与天相通不隔。

人与天的关系因而不是单纯的“线性”逻辑关系,而是本体上天人相通,而实践上人虽需体认但又要承认天的超越性的关系。

《礼记》继承和发挥了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以整体性、相关性的视界看待社会与人生。《礼记》在有些方面有更细节的要求,主张共生性可转化并通过动态的“互生性”来实现。

蓝雪儿老师
高能答主

2021-09-14 · 愿千里马,都找到自己的伯乐!
蓝雪儿老师
采纳数:266 获赞数:8526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意思是: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出自:《礼记·学记》。

寓意:

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作品思想:

《礼记》中“天”作为超越的存在是价值之源,它既有形上本体之义,又可为人所“默识”、体认。就超越性上说,任何个我不是天;从内在性上说,人与天相通不隔。

人与天的关系因而不是单纯的“线性”逻辑关系,而是本体上天人相通,而实践上人虽需体认但又要承认天的超越性的关系。

《礼记》继承和发挥了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以整体性、相关性的视界看待社会与人生。《礼记》在有些方面有更细节的要求,主张共生性可转化并通过动态的“互生性”来实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林默湘子
推荐于2018-02-23 · TA获得超过1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8.6万
展开全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欧阳修诲学》,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翻译】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
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好吃怕胖
2015-11-30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986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1169万
展开全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的意思琢:雕,刻。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ebaby丶皇子
2015-11-30 · TA获得超过13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5万
展开全部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比喻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