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
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以及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洲计),以大三角洲计,亦在北纬23°40'-21°30'之间,即绝大部分属于热带范围。从气候上看,大三角洲则属于南亚热带地区(见竺可桢等《物候学》,1962)。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共9个城市。近些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
珠江三角洲从地形界限看,罗平山脉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罗平山脉以西为西江谷地区,习惯上称为粤西山地;山脉以北为北江水系,或称为粤北山地。东侧罗浮山区是三角洲的东界。
丘陵台地地貌年龄较老;故风化壳多已发育为赤红壤,属砖红壤性红壤,只有较高山丘才见有红壤发育,有利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长。 这里海拔200米以下,地势平坦;高温多雨,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佛山 、肇庆、 惠州、 珠海、 江门、 东莞、 中山 共9个城市。气候的南亚热带性表现在四季不明,三冬无雪,树木长青,田野常绿,霜不杀青。据竺可桢在《特候学》一书中称,热带为“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地方,他认为五岭以南,即入热带。但珠江三角洲在亚热带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