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的儿子曹冲是有名的神童,他是怎么想到称象的办法的?在三国时期,曾流传着很多脍炙人口的小故事,而曹冲称象就是其中的一个。说的是当时吴国孙权为讨曹操欢心,特意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在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这是曹操第一次亲眼目睹大象,自然感到十分新奇,由于大象体格巨大,一时间曹操生出了一个疑惑,于是他向左右询问,看谁能称出大象的重量来。
但当场的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倒是曹操的儿子,年仅六岁的曹冲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认为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大船受重吃水后,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随后称一下这些东西,两者一比较,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不得不说,年仅六岁的曹冲能想到这样的办法将大象的重量称出来,而当场的文武百官却都没有想到其他的办法,可见曹冲确实是一个神童。
但事实上,当场的武将暂且不提,文官之中谋士无数,当真无人知晓如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或许这些大臣们只是不想扫了曹操的兴致,这才装作不知道。毕竟如果曹操真的是带着曹冲来看大象,自然是希望年幼的儿子能在众人面前露一手,诸位大臣都深谙曹操心理,当然会闭口不言。更何况曹冲能想出称象的方法,并不见得是因为他天生聪慧,而是因为他博览群书,正好看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
但事实上,当场的武将暂且不提,文官之中谋士无数,当真无人知晓如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或许这些大臣们只是不想扫了曹操的兴致,这才装作不知道。毕竟如果曹操真的是带着曹冲来看大象,自然是希望年幼的儿子能在众人面前露一手,诸位大臣都深谙曹操心理,当然会闭口不言。更何况曹冲能想出称象的方法,并不是因为他天生聪慧,而是因为他博览群书,正好看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
早在战国时期,曾有人给燕昭王进献了一头大猪,当时燕昭王命专人对这头大猪进行养殖。十五年后,这头大猪实在太大了,于是燕昭王想要看看这头猪到底有多重。但当时的秤没办法对这头猪进行称重,于是燕昭王就想出了用“浮舟”称猪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的方式基本一致。而在孙权进献大象之前,或许曹冲正好读到了这个故事,也有可能是曹冲的老师刚好上到了这一课,因此曹冲对于称象之事十分由把握,这才会成就了曹冲神童的美名。
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更方便,更可行。既不用杀象,也不浪费时间和人力。从曹冲称象中的办法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一个心思缜密热爱观察的人,同时也体现了他思维的发散性和不受局限性。
“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扩展资料:
曹冲年龄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他们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