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肾病的肾炎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将狼疮肾病分为6型
I型:正常或微小病变。
Ⅱ型(系膜增殖型):肾小球的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增厚,临床上有少量蛋白尿和显微镜下血尿,此型预后好。
Ⅲ型(局灶增殖型):肾小球受累不超过50%。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呈节段性增殖和局灶坏死,有少量或中等量尿蛋白,血尿少见,激素治疗反应好,较少发生肾衰。
Ⅳ型(弥漫增殖型):肾小球受累超过50%。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殖,广泛坏死,可有重度蛋白尿、管型尿及高血压,预后差。
V(膜型):可有系膜、基底膜增厚,但无细胞的增殖和坏死。常有大量尿蛋白,浮肿、高血压和胆固醇增高,血白蛋白减少,激素治疗时好时坏,预后变化大,最终发展为肾衰。
Ⅵ型(硬化型):肾小球硬化,肾功能衰竭,治疗效果差,预后坏。
上述病理分型,可以互相过渡和转化。如果病变以增殖为主,则经过治疗后有可能逆转病情;以硬化为主,则治疗效果差。因此只有及早治疗,才能防止肾功能衰竭,才能延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存期。 中医治疗从整体全局着手,根据狼疮肾的病因进行彻底治疗。一般来说对于中医治疗狼疮肾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热毒炽盛型、阴虚内热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
热毒炽盛型狼疮
(1)热毒炽盛型狼疮肾患者的主症是:发热持续不退,或状热口渴而喜冷饮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面部对称性红斑,色泽鲜红或皮下红斑,关节疼痛,伴双下肢浮肿,或血尿,尿浊,腰痛,大便干结,舌质红或紫暗,苔薄黄,脉数而细。本型多见于狼疮肾的急性发作期。
中医治疗炽盛型狼疮肾的重点为:清热解毒,凉血散痹。
阴虚内热型狼疮
(2)阴虚内热型狼疮肾患者的主症是:面颧潮红、发斑,腰膝酸软或疼痛,头晕目眩,低热,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溲赤便干,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本型多见于狼疮肾的亚急性期或轻度活动期。
中医治疗阴虚内热型狼疮肾的重点为:滋阴清热。
肝肾阴虚型狼疮
(3)肝肾阴虚型狼疮肾患者的主症是:面部红斑色泽不鲜,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筋脉拘急,爪甲干枯,急躁易怒,腰膝酸软,男子遗精或女子经少、闭经或月经过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口干咽燥,持续低热,腹部胀满,尿短赤或混浊如脂膏,甚则见发脱齿摇。舌红少苔或光剥,脉弦细数。本症多见于狼疮肾的缓解期、慢性炎症期、稳定期或部分的隐匿性肾炎期。
中医治疗肝肾阴虚型狼疮肾的重点是滋补肝肾。
脾肾阳虚型狼疮
(4)脾肾阳虚型狼疮肾患者主症是:两颧红斑色暗,面色不华,头晕目眩,畏寒肢冷,气短懒言,食少便溏,四肢乏力沉重疼痛,腰膝酸软或腰膝冷痛,小便不利,白浊日久不愈,肢体浮肿,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紫暗或红,或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本型多见于肾病综合征型。
中医治疗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的重点是:温补脾肾,淡渗利水。
气阴两虚型狼疮
(5)气阴两虚型狼疮肾患者主症是:神疲体倦,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自汗盗汗,头晕耳鸣,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脉细数。本型多见于经标准疗程的激素治疗后,疾病基本不活动,身体较虚弱者。
中医治疗气阴两虚型狼疮肾的重点是:益气滋阴。
狼疮性肾炎主要表现是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当然这根据病理类型不同而不同,分为1-5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