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的成就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 索书号
1 追忆逝水年华 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 许渊冲
北京 : 三联书店,1996 G64-539 X910
2 Vanished springs : life and love of a chinese intellectual Yuan Zhong Xu
Beijing: Panda Books 1998
K825.6 FX8
3 翻译的艺术 许渊冲 著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I046 3
4 中诗英韵探胜 从[诗经]到[西厢记] 许渊冲 著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H319.4:I2 1
5 文学翻译谈 许渊冲 著
台北 :书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8
I046 X910
6 中国古诗词六百首 中、英对照 许渊冲 编译
北京 : 新世界出版社,1994
H319.4:I12 8
7 哥拉·布勒尼翁 许渊冲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8 (1978 年 10 月重印) I565.45 1
8 埃及艳后
(英)德莱顿著 许渊冲译 桂林 : 漓江出版社,1994
I561.34 D210
9 水上 (法) 莫伯桑 (Maupassant,) 著 许渊冲 译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I565.64 4
10 昆廷·杜沃德 许渊冲,严维明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I561.44 146
11 人间春色第一枝 The First Branch Blooming On Earth 诗经·国风欣赏 许渊冲 译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H319.4:I222.2 X910A2
12 An unexpurgated translation of Book of songs translated,versified and annotated by Xu Yuanzhong. Beijing,China : Panda Books,1st ed. c1994. I222.2 FX8
13 人间春色第一枝 The First Branch Blooming On Earth 诗经·雅颂欣赏 许渊冲 译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H319.4:I222.2 X910A2D2
14 唐诗一百五十首 许渊冲 译
西安 :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H319.5 268
15 唐诗三百首新译300 Tang Poems 许渊冲 编
北京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香港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1988
H319.4:I222.742 X910
16 李白诗选 许渊冲 译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H319.5 383
17 唐宋词一百首 = 100 Tang and Song Ci Poems 许渊冲 选译
香港 : 商务印书馆,1986
H319.4:I222.8 X910A2
18 唐宋词一百五十首 TANG SONG ZI YI BAI WU SHI SHOU 许渊冲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9月第一版 H319.4:I222.8 X910
19 宋词三百首300 Song lyrics 许渊冲英译 ; 张秋红,杨光治今译 长沙 : 湖南出版社,1996 H319.4:I222.844 X910
20 飞马腾空 亨利泰勒诗选 ; 许渊冲译 北京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I712.25 20
21 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Han Wei Liu Chao Shi Yi Bai Wu Shi Shou 许渊冲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H319.4:I222.72 X910A2
22 中国古诗词三百首(上、下)300 Poemes Chinois Classiques汉法对照 许渊冲译 照君注音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H329.4:I222 X910 上
23 唐宋诗一百五十首 Tang Song Shi Yi Bai Wu Shi Shou Golden treasury of Tang and Song poetry 汉英对照 许渊冲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H319.4:I222.7 X910
24 元明清诗一百五十首Yuan Ming Qing Shi Yi Bai Wu Shi Shou Golden treasury of Yuan,Ming,Qing poetry 许渊冲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H319.4:I222.72 X910
25 毛泽东诗词选Selected Poems of Mao Zedong 许渊冲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
H319.4:A44 M368
26 西厢记The romance of western bower (元)王实甫著 许渊冲译
长沙 : 湖南出版社,1997 H319.4:I237.2 W344
27 苏东坡诗词新译
28 动地诗 Earth-haking Songs 中国现代革命家诗词选 作者名 许渊冲 译
不详,1981 H319.4:I226 X910
29 红与黑 (法)司汤达著 许渊冲译
长沙 :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年1998
I565.44 S701
30 巴尔扎克全集(二) 入世之初 (法)巴尔扎克著 许渊冲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北京 I565.14 3
31 人间喜剧·入世之初 (法)巴尔扎克著 许渊冲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北京 I565.44 B029
32 雨果戏剧选 许渊冲译
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I565.34 Y830
33 包法利夫人1992 1998 Madame Bovary (法)福楼拜著 许渊冲译 南京 : 译林出版社,
1994年5月第一版 1998年3月第四次印刷 I565.44 F750
34 追忆似水年华Ⅲ,盖尔芒特家那边 (法) 普鲁斯特 著 ;潘丽珍,许渊冲 译 . 南京 :译林出版社,1990
I565.45 228
35 Vanished springs : life and love of a chinese intellectual Xu,Yuan Zhong
Beijing : Panda Books,1998 K825.6 FX8
36 Vanished springs : the life and love of a chinese intellectual
Xu Yuan Zhong New York : Vantage Press,1999 K825.6 FX8 1999
37 逝水年华 许渊冲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8
38 Tang-Sang Lyrics 许渊冲 新加坡EPB出版社 1996
39 唐诗三百首新译(法译) 许渊冲 北京 1998
40 苏东坡诗词新译 许渊冲 香港商务 1982
41 逝水年华, 许渊冲 著.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2 约翰.克里斯朵夫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在把中国古典诗词译成外文的同时,许渊冲也把英国和法国的许多名著翻译成中文。他以古稀之年参与翻译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1990),独自翻译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1992),司汤达的《红与黑》(1993),到78岁时还出版了罗曼·罗兰篇幅浩繁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托夫》(1999)。我曾问起他为什么要从事如此繁重的劳动,他说是湖南文艺出版社说他译得好,他是士为知己者用,令我对他的率真颇为惊讶。
其实毫不奇怪,许渊冲从事翻译,就是为了实践他的翻译理论,也就是力争超越前人的翻译,甚至在两种语言文化的竞赛中超越原作。傅雷的译文已被公认为经典,不过他本人在家书中也坦言自己的局限性,认为自己的译文有许多地方可以修改。我学识浅薄,不敢妄评,况且对他翻译的巴尔扎克小说也钦佩之至。不过我在细读他翻译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的时候,对他的译文也不敢恭维,因为时代变了,语言变了,到了重译的时候了。这个例子只是说明,即使是经典译作也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所以许渊冲要和傅雷展开竞赛:傅译已经可以和原作媲美而不逊色,如果再创造的’美’能够胜过傅译,那不是最高级的乐趣吗?在这场竞赛中,许渊冲首先是自得其乐,然后是希望与人同乐:如果’自得其乐’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那不是最高级的’善’,最大的好事吗?
本着与人同乐的愿望,许渊冲重译古典名著,力求使译文达到神似和三美的境界,然而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他的翻译理论和方法既属首创,难免众说纷纭。他翻译的《红与黑》,在90年代中期的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中,几乎成为众矢之的。只有翻译家罗新璋支持他的观点,指出现在是’俗文化的狂欢节’,认为治史,才学识;治译,也要靠才学识。没有创造力的译文,总没有生命力。生命就是创造。创造,才是生命。两位追求美的翻译家惺惺相惜,许渊冲视之为一士之谔谔,胜过千夫之诺诺多矣。正因为如此,当他翻译的《红与黑》出版之后,湖南文艺出版社经过研究,认为只有他的译文胜过傅雷,所以约他翻译《约翰·克利斯托夫》,75岁的许渊冲如逢知音,愿意尽心竭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除了理论之外,中文和外文的深厚修养,极为丰富的人生经验,也是许渊冲译文出众的原因。克利斯托夫一生备受压制和排挤,以至于无法从事音乐创作。许渊冲在翻译时感同身受,常常热泪盈眶,这种心灵相通的感觉,使他的译作中常常出现神来之笔。正是由于对翻译事业的执著,在《红与黑》讨论以来的10年里,他坚定不移地走着自己的路,又有20余种专著和译著问世,创造了中国译坛前所未有的奇迹。 钱钟书给许渊冲的书信之一人人都知道,许渊冲三十年写百余本书,冲劲了得。但少有人知道,围绕着这百余本书还有若干故事、几多佳话。写书时有名师提掖,成书后有知己共赏,许渊冲译书著述的过程也是一本书,中国学界很多响当当的名字,都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出现过。 1980年香港商务印书馆约许渊冲翻译《苏东坡诗词选》。在众多参考资料中,他发现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中,把熙宁五年认定为1072 年,而在另一本陈迩东注的《苏东坡诗词选中》,熙宁五年被认定为1071年,是一是二,不知如何取舍。钱先生还有一个观点:苏轼《百步洪》第一首是在描写水波冲泻,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却觉得这首诗不是写“水波”而是写“轻舟”的,心中困惑。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书时,钱钟书是许渊冲的老师,一遇到疑难,许渊冲马上写了封信向老师请教。当年6月14日,钱钟书回信了: 渊冲同志: 惠函奉悉。苏诗英译,壮举盛事,不胜忻佩。垂询数则,我家无藏书,东坡集亦不例外,未能检答,至愧。诗篇编年,可借冯应榴《苏诗合注》一查。陈迩东似亦据此。七二、七一或系排印之误,当时未检出者。《百步洪》四句乃写“轻舟”,而主要在衬出水波之急泻,因“轻舟”亦可如《赤壁赋》所谓“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放一叶之扁舟”(手头无书,记忆或有误),境象迥别。匆此即致 敬礼! 钱钟书 六月十四日 我感冒发烧,恐耽误尊事,急作复,草草请原谅。又及。 那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学人心有余悸,学界风气未开。有同仁见许渊冲翻译苏诗,还曾以“翻译老古董”作评,说得这位“冲劲十足”的翻译家也有点犹豫。钱钟书先生回信第一句,就把汉诗西译称为“壮举盛事”,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很多年后谈及此事,老翻译家仍然激动,说自己当时 “又感又愧,觉得如不翻译好苏诗,也对不起钱先生了。” 完成苏诗译稿后,同年年末,许渊冲又承接了香港商务印书馆的另一项邀约——翻译《宋词一百首》。当他译到李清照的《小重山》时,发现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一句很不好懂。注释上说,“碧云”即茶叶,是否指《金石录后序》里“赌书泼茶”的典故呢?许渊冲与翻译家劳陇(许景渊)讨论,都没有把握。他凡事较真,又写信请教老师,得到钱钟书11月25日回信如下: 渊冲同志: 我昨夜自东京归,于案头积函中见尊书,急抢先作复,以免误译书期限。李清照词乃倒装句,“惊破”指“晓梦”言,非茶倾也。谓晨尚倦卧有余梦,而婢以“碾成”之新茶烹进“一瓯”,遂惊破残睡矣。鄙见如此,供参考。劳陇君是我已故堂妹的丈夫,英文甚好,能作旧诗词及画,与我无师弟关系。匆此即致 敬礼! 钱钟书 廿五日 当时钱钟书刚刚从日本早稻田大学讲学归来,不顾旅途劳顿,马上回信,详细解疑释惑,让许渊冲非常感佩。在之后的几年中,师生往来信件不断,或讨论诗词典故,或讨论翻译理论,老师的点拨和提掖,许渊冲至今难忘。
1986年北京大学举行首届学术研究成果评奖,许渊冲翻译、钱钟书题签的《唐诗一百五十首》获得了一等奖,他也把这一喜讯写信报与了老师,并得到了钱先生“实至名归、当仁不让”的赞誉。1987年,四川出版社出版了许渊冲的英译《李白诗选一百首》,他马上寄了一本给钱钟书,收到了如下回信: 渊冲教授大鉴: 顷奉惠寄尊译青莲诗选,甚感。太白能通夷语,明人小说中敷陈其“草写吓蛮书”,惜其尚未及解红毛鬼子语文,不然,与君苟并世,必莫逆于心耳。专此致谢,即颂 暑安。 钱钟书上 杨绛同候 十一日 这里面有个典故。明人小说《古今奇观》里有篇名为《李白醉写吓蛮书》文章,说的是李白用夷语写信,回绝蛮邦使臣无礼要求的故事。钱钟书先生以此做比,说李白如果懂英文,又活到今天,和许渊冲必成知己。这是莫大的肯定。多年之后,许渊冲破译马勒《大地之歌》,从戈谢复杂的“拆字法”中找出李白名句“玉碗乘来琥珀光”的踪迹,说来也没有辜负老师“莫逆于心”的评语。 翻译的间空,老翻译家也写散文和回忆录,总之是“闲不住”。
1996年他出版了回忆录《追忆逝水年华》,历数联大轶事,追忆联大师生,被评书人称“妙语连珠”。他自己觉得意犹未尽,又续写了一本《续忆逝水年华》,最近,还另起炉灶来一本《联大人九歌》,兴致高涨。记者最早看到《联大人九歌》,是在何兆武先生的案头。何先生对记者说,“你怎么不去采访许渊冲呢?他有意思。” 那一代联大人,几乎涵盖了中国当代最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采访时,许先生兴致勃勃地给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那是新世纪初杨振宁定居清华时,在京联大同窗的合照。照片中几位老友一字排开,从左向右依次是中国“两弹之父”朱光亚,翻译家许渊冲,物理学家杨振宁,经济学家王传纶,两院院士王希季。这次聚会是许渊冲组织的,他自豪地对记者说,“这几个人代表了联大的理文法工四专业。” 他是老友中的“活跃分子”,几乎和所有人都有联系。《追忆逝水年华》出版后,他马上给健在的师友和故去师友的子女们每人寄去一本,赠送不同的人还要题上不同的献词。 给汪曾祺的献词是:同是联大人,各折月宫桂。 给何兆武的献词是:当年春城梦蝴蝶,今日清华听杜鹃。 给吴冠中的献词是:诗是抽象的画,画是具体的诗。 给王希季的献词是:卫星是天上的诗词,诗词是人间的明星。 给杨振宁的献词是:科学是多中见一,艺术是一中见多。 书还赠送给了同学赵瑞蕻——另外一位翻译家。两人翻译路数不同,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就《红与黑》的翻译问题在报纸上展开论战,各执一词。许渊冲送书时也不尴尬,还是坦坦然地写了一句献词:五十年来《红与黑》,谁红谁黑谁明白。此事后来见诸报端,又引起评论者口舌无数。有人描述读许渊冲回忆录的感觉“在人情上,他似乎不是中国人。倒有点像是从新大陆来的。”他非常重视感情,又难说谙熟“人情”,狂做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倒都是真性情。不过,这大概就是他自己这本“狂人日记”的有趣之处。 “你的成绩很大,没有浪费那些‘空白’。”萧乾说 和赵瑞蕻的的争论只是许渊冲的诸多论战之一。事实上,三十年来他面临的非议和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 和赵瑞蕻同译《红与黑》。赵翻译成“我喜欢树荫”,他翻译成“大树底下好乘凉”;赵赞成“市长夫人去世了”的直白,他喜欢“魂归离恨天”的婉曲。 和另一位翻译家王佐良讨论瓦雷里的诗《风灵》。对这首形容灵感来无影去无踪的小诗,王佐良推崇的翻译是“无影也无踪,换内衣露胸,两件一刹那。”许渊冲的翻译是“无影也无踪,更衣一刹那,隐约见酥胸。”他的看法是:“若用‘胸部’,既可指男也可指女,一点也不美。” 赵瑞蕻批评他:“许渊冲先生的译本加了许多不该加进去的东西。”王佐良则认为“酥胸”的译法是鸳鸯蝴蝶派,是应该特别避免的。许渊冲则大声反驳:一切景语皆情语,要的是文学翻译不是文字翻译。 这些争论都围绕着翻译的“真”与“美”、“神似”与“形似”的问题展开,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中国翻译界的核心问题。在翻译理论上,许渊冲坚信自己的标准——“三美”——音美、形美、意美;“三化”——深化、浅化、等化,认为文学翻译要传情达意,“达意”是求真,是低标准;“传情”是求美,是高标准。围绕着这个理论,他还分别与社科院的江枫教授、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复旦大学的陆谷孙教授进行过论战。 这几次论战都很“火爆”,有的甚至称得上“剑拔弩张”。据说,王佐良先生当时真的动了气,表示不再在刊载论战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可是没过几年,两个翻译家在某讨论会上见面了,许渊冲没事人一般拿着自己的新书送他,请他斧正。王先生无奈地笑说,“你以后少批评我两句就行了。” 还有一种非议是针对他的性格的。他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大大方方罗列出了国内外对他的各种赞誉;在散文自选集里称“三美”、“三化” 理论达到了西方对等论无法达到的高度;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中写道:“中国人英译的《楚辞》,有的美国学者说是当算英美文学里的高峰;中国人英译的《西厢记》,有的英国出版社说可以和莎士比亚媲美,而这个中国人就是本书的英译者。”这些话完全不按中国式谦虚的套路出牌,难免让没接触过他本人的读者感觉“ 自大”。 当然也有很多读者喜欢这种“直性”:“自我彰扬比之窃窃自喜,更显光明啊。” 这只说中了一个方面。在采访中,记者的感觉是,他真诚地认为每个人肩上都扛着中国文化复兴的大旗,每个人脚下都是通向世界的路途。他在 “文革”中曾饱受苦难,但后来仍然庆幸自己没留在国外,因为“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比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 他的话题老是围绕着中西文化,里面充满着对民族文化的骄傲: “西方对中国文化了解得很不够,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啊,世界独一。” “我们中国人要知道自己的价值,我们现在文化上正处在一个类似于‘文艺复兴’的时期,不要妄自菲薄。” 也充满着对民族文化不能成为世界主流的焦虑: “美国说我们没有民主,我说民主有两种。他们的民主重视‘民治’,我们的民主重视‘民享’,为什么说我们不民主?” “在文化上外国人不理解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人也理解错了外国人,我们现在要把真东西拿出来,纠正这两重错误。” 老同学何兆武谈起他这种“民族情怀”时说,“我们那一代人,曾面临过亡国灭种的危机,所以个人理想总是和国家理想一致。”这大概是后来更年轻的知识分子所不能完全理解的。 许渊冲戴过各种“帽子”——“文坛遗少”、“学霸作风”、“王婆卖瓜”,也戴过各种有形无形的“奖章”,得到过各种荣誉。前辈萧乾先生论写作,曾有一段著名的话:“创作家是对人间纸张最不吝啬的消费者,而诗人恰是这些消费者中间顶慷慨的。像一位阔佬,除去住宅他还要占一个宽大空白的花园……在那上面,诗人留下了无色的画,无声的音乐。”在《英语世界》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萧乾对许渊冲说,“你成绩很大,没有浪费那些‘空白’。”
1999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人文学院的10位教授,共同提名许渊冲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评委、女诗人Vallquist特地给他写了信,称他的翻译是“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学的样本”。老先生接到信,“狂劲”又上来了,说了这么一句话,“诺奖一年一个,唐诗宋词流传千年。”谁说诺奖能包举海内呢?这道理就如同许渊冲对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翻译——Truth can be known,but it may not be the well-known truth.真理可知,但未必是你所认识到的真理。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SONG OF THE GREATWIND Agreat wind rises,oh!the clouds are driven away. Icometo my native land,oh!now the world is under my sway . Where can I find brave men,oh!to guard my four frontiers today!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罗曼·罗兰的《哥拉·布勒尼翁》中的主人公是个天性乐观的高卢人,他经历了种种不幸遭遇,却以乐天主义的态度享受人生。许渊冲最初翻译这部法国小说也许并非偶然,他正是以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才克服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始终精神奋发,保持着昂扬的斗志。
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等都是许渊冲的同窗。杨振宁学的是物理,但是喜爱中国古诗,而且英语极佳,因此与许渊冲成为好友。
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说过: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 许渊冲也是这样看的,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老一辈学者正是有了这种雄心壮志,才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许渊冲虽然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开会必然演说,而且声如洪钟,正如杨振宁引用朱自清的旧诗所云: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韩沪麟并不完全苟同许渊冲的理论,但对他的赤诚自信、锐意进取的精神依然表示深深的敬意,这也许是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我们对许渊冲的理论和译作可以见仁见智,因人而异,但是他以耄耋之年呕心沥血,著作等身,为翻译事业奋斗终身的雄心壮志,值得我们引为楷模。衷心祝愿许渊冲先生健康长寿,成为中国译坛的一棵不老青松。 2014年8月22日,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在京举行颁奖仪式,代表国际翻译家联盟授予我国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国际翻译界文学翻译领域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至此,许渊冲不仅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洲翻译家,也成为了我国在国际翻译界获得最高荣誉的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