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四大名著的问题,回答的专业我会多给分的

林冲为什么绰号豹子头... 林冲为什么绰号豹子头 展开
 我来答
疯子看雪
2010-11-03 · TA获得超过33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林冲不是历史上的人物,虚构的,好像有本书叫《大宋宣和逸事》只提到山东宋江一开始只有三十六人
豹子头应该是从形象和习俗上说,首先林冲的形象确实是这样,可以见水浒原文,只是描写上有些不符,所以才形象上类张飞却气质不似。所以更多的可能是社会习惯,当时确实有给自己取名好诨名的先例,如母大虫,菜园子等,有的是增强对人物性格的渲染,使其更加突出,有的则是弥补不足,让其显得强大。
但是根据林冲的地位和武功似乎没有必要这样,所以更多应该是根据形象由别人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强加的称呼,比如今天很多人被加以很多称呼,有的并不符合。
我记得好像有位大师叫做杨宪益,当时看过一本水浒人物名称研究,好像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80年前后的书,里面有杨先生的文章,说得就是朱贵,林冲,关胜,柴进等人的名称由来,因为我已经5年没接触这个了,所以只能凭借回忆提供一些线索,你自己在网上的论坛里搜索一下,我搜索了一下好像没有杨老先生的论著,要不就去文学院校的图书馆去借专业书吧,我大学时候就是这样才有幸看到了很多市面上没有的好书。
刚才去北大一个什么论坛看了看,发现说得乱七八糟,不知道他们作为北大的学生看过自己学校的杨先生的书没?

关于“头”字是教头还是人首,我认为应该是和豹子连读,取一个完整的豹子头的意思,因为每必要在豹子后面加教头的意义的词汇,豹子教头,有点不对劲。
人首,也不太合适,一般诨名和称号都是对他的性格进行突出或弥补,如花和尚,虽然有刺青花绣,但是主要还是突出他性格上与出家人的格格不入,矮脚虎,则更多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弥补了外形的不足,当然这只是今人,我的猜测,很可能当时王英被取了这个诨名并不是出于弥补不足,而主要还应该说外人的评价。
woshiduduzhu
2010-11-03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双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

这是对林冲的描写,主要是因为他长得豹头环眼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11-03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
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共一百二十回
三国演义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又做了一些修改,成为现在通行的120回本。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水浒传》

又名:忠义水浒传
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
明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其所见本,前署“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认为是施耐庵所作,王圻《续文献通考》认为是罗贯中所作。
水浒传介绍:作者在《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版本:水浒传在流传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本子。现在所见的,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100回本在“招安”后,有“征辽”和镇压方腊起义等情节;120回本又插增了镇压田虎、王庆的情节。后金圣叹将此书删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后的事,称为70回(实为71回)。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号耐庵。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定是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千古名著《水浒》的施耐庵。施耐庵7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请邻居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礼》等许多书。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一次,邻居老人病故,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来写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时赶到,别人就提议让彦端试试。耐庵少年气盛,欲显其才,也不推让,走过来一挥而就。后来,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称赞不已。主动提出,带施耐庵到浒墅关去读书,并且不收学费。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浒墅关读书,十分刻苦,他不仅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各种书都去浏览。当时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讲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杨志卖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兴趣,他常常在课余阅读。还同小伙伴们一起舞刀弄棒,练习武艺。那时,苏州城里经常说唱些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同乐院燕青搏鱼》、《李逵负荆》等话本和杂剧,施耐庵有时也去消遣,对这些“仗义英雄”、“擎天好汉”流露出敬佩之情。

四大名著分别为: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

《西游记》

作者:(明)吴承恩
共一百回
西游记介绍:西游记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话本及杂剧(元末明初杨讷作)基础上创作而成。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

吴承恩(约1504年-约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

《红楼梦》

原名:石头记
作者:(清)曹雪芹
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写、修改过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传。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伟元将前八十回及后四十回续稿以活字排印,从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又改动。

红楼梦介绍:红楼梦写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乾隆时代,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国府和宁国府由盛到衰的全过程。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等个性鲜明的人物。本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射手凯源玺147
2013-01-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59
展开全部
林冲不是历史上的人物,虚构的,好像有本书叫《大宋宣和逸事》只提到山东宋江一开始只有三十六人
豹子头应该是从形象和习俗上说,首先林冲的形象确实是这样,可以见水浒原文,只是描写上有些不符,所以才形象上类张飞却气质不似。所以更多的可能是社会习惯,当时确实有给自己取名好诨名的先例,如母大虫,菜园子等,有的是增强对人物性格的渲染,使其更加突出,有的则是弥补不足,让其显得强大。
但是根据林冲的地位和武功似乎没有必要这样,所以更多应该是根据形象由别人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强加的称呼,比如今天很多人被加以很多称呼,有的并不符合。
我记得好像有位大师叫做杨宪益,当时看过一本水浒人物名称研究,好像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80年前后的书,里面有杨先生的文章,说得就是朱贵,林冲,关胜,柴进等人的名称由来,因为我已经5年没接触这个了,所以只能凭借回忆提供一些线索,你自己在网上的论坛里搜索一下,我搜索了一下好像没有杨老先生的论著,要不就去文学院校的图书馆去借专业书吧,我大学时候就是这样才有幸看到了很多市面上没有的好书。
刚才去北大一个什么论坛看了看,发现说得乱七八糟,不知道他们作为北大的学生看过自己学校的杨先生的书没?

关于“头”字是教头还是人首,我认为应该是和豹子连读,取一个完整的豹子头的意思,因为每必要在豹子后面加教头的意义的词汇,豹子教头,有点不对劲。
人首,也不太合适,一般诨名和称号都是对他的性格进行突出或弥补,如花和尚,虽然有刺青花绣,但是主要还是突出他性格上与出家人的格格不入,矮脚虎,则更多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弥补了外形的不足,当然这只是今人,我的猜测,很可能当时王英被取了这个诨名并不是出于弥补不足,而主要还应该说外人的评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