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镇的经济
湖北省马口镇号称中国纺织第一镇,可想而知马口纺织业十分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也解决了本镇许多人的就业问题,众多的纺织厂为马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使马口成为汉川市经济最发达的镇之一。
马口古老,马口同样年轻。在马口新城区,一个规划面积90多公顷的纺织工业园正在蓬勃兴起。喝着汉江水长大的马口人,凭借和汉水一样灵活多变的头脑,为马口争得了“楚天纺织第一镇”和“中国制线名镇”的赫赫声名。这是马口人的骄傲,也是马口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于饱受汉江水患之苦,马口人历来就有经商传统,纺织业在马口更是历史悠久。明清时期,这里商贸活跃,民间的纺纱制线作坊也渐成气候,马口乃至襄南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男耕女织,机杼经纬之声不绝于耳。得汉水地利之便,各地商贾纷纷来马口收购或者兑换纺织布匹。《汉川县志》记载,清末民初,马口农户纺织的“土纱”和“土布”,不仅行销汉口,也转销到了四川、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省份。也许是看中了马口纺织业深厚的民间基础,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在马口白虎岭创办了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军工企业,也就是现在的3509工厂。以3509工厂为基础,马口的制线业开始了质的飞跃。
马口人对市场似乎有天然的敏感和敏锐的嗅觉。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口人看准国内服装业对纱线的需求,镇上的制线企业和几百个家庭作坊全力以赴,制线的制线,染纱的染纱,产品迅速占领浙江义乌,福建石狮,武汉汉正街等大市场。鼎盛时期,马口纯涤纶纱线一度占据了全国市场分额的七分之一。进入90年代,国家纺织业普遍陷入低谷,精明的马口人又“嗅”到全国程控电话改造中的商机,进军电缆行业。90年代中期,马口的电缆企业发展到30多家,一批“百万富翁”也应运而生。90年代末,电缆被光缆取代,很多电缆企业倒闭,马口人再一次调整思路,重新投资纺织业。新天线缆公司董事长刘志坤和新宇纺织集团的陈灯哇,就是马口企业家的代表。他们在马口最早从事纺织业,也最先转做电缆。现在陈灯哇专做制线,他的侄子陈少波专做光缆,刘志坤则制线、光缆同时进行,“软硬”兼营。马口镇委书记李铁新告诉我,现在马口拥有纺织企业198家,规模以上的精纺企业50 多家,年产量突破100万锭。马口的纺锭总规模占全省纺锭数的九分之一,涤纶纱线产品年产量占全国涤纶纱线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涤纶纱出口量,一个新兴的纺织工业园在马口已经形成。现在的马口,就是要发挥产业特色,着力打造以制线业为主,以电缆和陶瓷业为辅的“一主两翼”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商贸活镇。李铁新书记还向我透露,镇里已经让出现在的镇政府所在地,准备兴建一座8000平方米的马口商贸广场,启动白石湖旅游开发,引导、规范马口夜市,打造具有马口特色的饮食品牌,围绕纺织产业的深度开发与延伸,配套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纺织品专业市场,扩大马口作为“中国制线名镇”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作为汉川的工业重镇,马口历来有“金马”的美誉,进入二十一世纪,马口更是以金马腾飞之势打造特色产业,被评为“湖北纺织第一镇”、“中国制线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