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有哪些

 我来答
洋葱学园
2022-07-19 · 原洋葱数学。好课上洋葱,学习更主动
洋葱学园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高中生厌学的原因:
(一)客观的外在影响源。
1、学习负担和压力过大。
2、家长期望值太高。
3、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4、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5、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
6、单亲及后双亲家庭对子女的伤害。
7、电视中不良内容的影响。
8、学生消极同伴群体的影响。


(二)主观的内在影响源。
1、学生对学习认识上的偏差。
2、基础太差,难以适应。相当部份的学生由此而厌学。
3、学习目的功利化或不明确。
4、学习过程中方法不当。
5、消极的情绪体验。
6、抗挫能力低下。
高中生厌学的表现:
第一,字迹潦草。
第二,不求甚解。
第三,学习不积极。
厌学的干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1、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关爱“学困生”,让学生愿学。
2、倡导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乐学。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多变的情景,让学生会学习。
(二)加大理想前途教育,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与家长配合营造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厌学干预合力;
(四)齐抓共管,从严治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匿名用户
2017-01-10
展开全部
中学生辍学是制约“普九”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中学生辍学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法制止辍学,是各级党政和全社会的“重中之重”,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学生辍学原因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不少中学尤其是不少农村中学的年辍学率都超过了国家规定2%的标准,有的高达4%以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学生辍学不仅发生在贫困地区,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也十分严重。可以说,中学生辍学现象,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严峻挑战,而且是对创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严峻挑战。如果不采取重大措施加以制止,不仅影响“普九”和“普高”的顺利实施,丧失经过几十年努力取得的“两基”成果,而且将对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综合性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1、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家庭主要成员(家长或监护人)是孩子觉悟、提高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劣和家庭主要成员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辍学有36.25%的因素是因家庭原因造成的。一是家庭确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孩子就学的基本费用。家庭主要成员终日为生计而奔波,既没有精力照顾孩子,更没有足够的财力供孩子就学。更有甚者,孩子被认为是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强迫其中途退学,帮家庭劳动或经商。二是家长文化底蕴不足,就学意识差。他们以自己的经历对待孩子的成长,因而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一看到孩子升学无望或成不了什么“家”,就强迫孩子弃学从农、从工、从商,“早工作、早赚钱、早积累”。三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孩子每天放学后回到空荡荡的家中,缺乏双向的生活保护和教育扶助,性格孤僻,很少体观念,稍有疏忽,便流落到社会上。四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农村初中尤其是山区初中辍学的男女生比例高达1:1.5以上。多子女家庭中,绝大多数在条件不很充足的情况下,优先保男孩就读。五是拼搏型家庭。个别家庭的男女家长正值事业中期,忙于工作,没有拿出应有的精力教育孩子,没有很好的履行和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笔者从家庭原因的单项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学生的请假理由和没有完成作业的解释理由,令人啼笑皆非,又深感心酸。如,“爸爸妈妈晚上加班休息晚,早上没有提醒我,我还以为是周末,耽误了上学”。“爸爸妈妈又加班,有两道题不会做,没有人指导”等等。 2、社会原因。一是受社会用人制度的影响,使“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以来,“学而优则仕”、“升学就业跳龙门”的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随着改革的深入,打破了“升学就业,国家安排工作”的观念。再加上近几年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暂时出现的企业破产、工人下岗、个别文化层次较低者发财致富等因素,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造成大量学生辍学。二是社会招用童工的影响。不少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违法廉价招用童工,加剧了学生的流失。三是受邻里子女辍学的影响,形成了学生辍学的自然体。 3、行政原因。一是法制宣传不力。尽管国家先后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但是由于宣传不深入,不持久,不少众的教育法制观念和“普九”强制观念依然十分淡薄。二是执法措施不力。个别地方没有把制止学生辍学当作重要的行为,对辍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缺乏强制措施。学校对辍学生多次动员无效后,无可奈何。三是配套建设不力。只重视教学用建设,没有把生活用尤其是学生宿舍建设列入重要位置。一些学生走读半径过长,走读环境较差,安全得不到保障,因而造成辍学。 4、学校原因。几乎是在所有的家长座谈会和复学学生座谈会上,都有一部分家长和复学学生埋怨说:“上学如同蹲监狱”,造成厌学直至辍学的客观原因中,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失败。突出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评价水平低。不少学校还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没有建立或使用健全的评估机制,单纯以文化课甚至以主要学科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致使教师只抓主要学科和学业成绩好的学生,部分学业较差的学生得不到较好的机会和应有的“平等受教育”机会,倍受冷落和歧视,既使有特长也得不到发挥,没有成就感,不能抬起头来走路,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丧失了对学校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信心和动机,产生厌学乃至对学校的厌恶情绪,导致辍学。二是教学水平低。有60%以上的辍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表示不满。教育内容偏深、偏难,不切实际,不少学生甚至认为“对将来工作毫无用处”。部分教师尤其是拔高使用的“小转中”教师,文化素质低,教学方法不适应,不能因材施教,没有体现学生主体,那种面向优生或大部分学生的“一刀切”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做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同时,学习过程中,不能体现学校是“学”的场所,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能对人一生受益的学法引导、毕业和就业指导,导致学生学习的无目的性和盲目性,同样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三是管理水平低。不少学校不能认真领会和深入贯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校管理方针。要么管得松,“放任自流”,许多学生出现了辍学倾向,学校还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不少老师还很高兴,因为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害之马”;要么管得死,“画地为牢”,学校官员和老师成了“看守”,学生尤其是好说好动、性格活泼的学生,失去了个人尊严和权利,与其生存的愈来愈加的时代环境格格不入,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厌学、辍学。四是装备水平低。一方面,校舍不足,班额过大,教师跟不上,转化无望,造成辍学。另一方面,内设不足,教学实验、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不配套,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充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充分张扬。五是师德水平低。极个别的教师缺乏最基本的热爱学生的师德修养,学生在学校得不到教师在情感上的交流、关心和爱护。六是经费水平低。多数学校的办公经费仅仅依靠学生杂费,不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不少学校为了维持运转,把本不该由学生负担的公用经费转嫁到学生身上,加重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负担,造成学生辍学。 5、个体原因。内因和外因相互,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对孩子的身心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而造成学生主观上内在因素使然的辍学行为。突出表现为:①学习动机丧失造成辍学。由于教育态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尽完善,使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和学校生活的魅力,认识不到学习的生活实用目标和人生终极目标,学生一致处于学习成绩低劣失败的环境中,从没有在学习上产生过成就感,“低人一头”的日子日复一日,这种阴影一致影响学生的成长,有部分学生就破罐子破摔,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辍学的现实。②心理负担过重造成辍学。各方尤其是家方和校方对学生单方面的苛刻要求,造成学生过重的压抑心理;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干涉,造成学生过重的盲从心理;家庭劳动个体化的倾向,使孩子缺乏交流,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体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学业成绩持续落后,加上各类活动开展的少,使孩子的就学欲望越来越低,甚至对生活也丧失了情趣和信心。③身体和其它方面的突发原因造成学生的自然流失。 中学生辍学危害深远,不容忽视。①不利于“普九”、“普高”的顺利实施。②违犯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影响了党和的施政形象。③不利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④带来了新的就业压力。⑤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⑥引发了青少年犯罪:辍学——失业——犯罪,构成了恶性循环,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隐患。 二、制止中学生辍学的对策研究 依法制止中学生辍学,最大限度地控制中学生流失,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必须强化依法治教,实施综合治理。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依法“普九”的社会环境。《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对、社会、家长、学校的责任和义务都作了明确规定,既然是法律规定,就有一定的强制性。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教育法规宣传月”活动,采取领导电视讲话、出动宣传车、散发明白纸、刷新宣传标语、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切实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众和教育工作者都要认识“普九”的重要性,明确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关注“普九”,支持“普九”,参与“普九”。村“两委”还要采取登门走访、集体学习和广播敦促的方法,做过细的思想宣传工作,促使辍学生复学,并让学生家长明白“孩子上不上学,不是自家的事”,而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各级宣传媒介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大力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依法“普九”的思想观念,为顺利实施“普九”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2、更新教育观念,规范依法“普九”的教育行为。制止中学生辍学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更是教育内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要端正办学方向。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主导观念和“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学生中心观念,坚决纠正片面追究升学率的现象,尤其要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废弃单纯以文化课或主要学科成绩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教师育人水平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错误做法。同时,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减负的各项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确立成就感,主动活泼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二要改革教育模式。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教育必须彻底摒弃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应试模式,走出“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面向未来”的怪圈,构建全新的适应终身教育大潮的素质教育模式。一方面,从“教”的革命开始,实现由“教死”到“激活”的教学方式变革、由“平面”到“立体”的教学手段介入、由“内功”到“外功”的教师素质升华。另一方面,从“学”的革命开始,培养会学习的人、个性和谐发展的人、具有创造力的人。正如《学习的革命》直截了当总结的那样:学校里最重要的应当是2个科目,学会怎样学习和学会怎样思考。三要因材施教。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分流施教,以保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义务教育的双重任务,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新生,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四要规范学校管理。要建立健全辍学报告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校收费制度以及规范师生行为的各项规章。同时,把辍学问题列入评估学校和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层层签订《依法治教责任书》、《依法治校责任书》和《依法施教责任书》,对“课负”、体罚、乱收费等造成辍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最大限度地防止因教育行为不端造成的学生流失。五要认真实施防差转差措施。建立差生转化档案,实施好“师助生帮”措施,尤其是要建立特困生救助基金,尽最大努力防止因学业差或经济贫困造成的流失。六要全力加强学生就学观念教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有了正确的思想,才会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坚定的学习信念。纵观古今中外,从布鲁纳到加里宁,从苏霍姆林斯基到陶行知,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端正和培养。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当前应突出抓好四个方面。①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个体发展的标尺,笔者认为有九条:正确的人生方向,良好的人格品质,现代人的思维习惯,主动的学习觉悟,较好的文化基础,健康的艺术修养,勤劳的双手,主动发展的能力,不断丰富的社会知识。②思想品德教育。③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自信、自强、自尊、自爱、自立教育。④就业教育。在初中毕业阶段,学校和家长就应开始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为实现短期实用目标和终极人生目标而主动学习的自觉性,避免升高中学段时选择不同教育的盲目性。 3、强化配套联动,构建依法“普九”的运行机制。一要形成“普九”的一体化网络。知识老化的周期加速,职业结构的变频加快,迫使教育时限和空间不断拓展。教育已不再单纯是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变成了社会化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课堂,一切空间都是学习的场所。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走开放式的教育道路,把学校从教室里搬出来,把学生从校园里引出来,把家长、学生、教师和整个社会紧密地起来,充分享用整个社会一切的外在和潜在的教育资源,尽量运用各种传统和现代的传媒手段,使学校、社会、家庭各个方面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教育的效能。二要构建“普九”的保障机制。从建立“三个机制”入手,坚决制止辍学。①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推广制止辍学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层层硬性文件规定(最好有人大的地方立法),分别对各级党政、有关部门、工商企业、教育内部、学生家长五个层面的教育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建立“教育执法目标责任制度”,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层层签订《教育执法目标责任书》,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分别签订《依法治校责任书》、《依法施教责任书》,切实形成全社会依法“普九”的责任保障体系。②建立执法检查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充分发挥好督政、督教、督学功能。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及有关部门,要在一定时期内把制止辍学列为工作重点,配套联动,每学期进行1—2次突击性、拉网式检查,严肃查处各类涉及辍学的教育违法案件。同时,依据《教育执法目标责任书》和《依法治校责任书》、《依法施教责任书》,由教育督导室牵头,对下级、有关部门和学校的责任目标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向党委、人大、汇报,经党委、人大、同意后,向全社会通报,并列为主要负责同志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③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各级均设立举报箱和举报,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和师生座谈会,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加强对涉及辍学各个热点、难点问题的反馈监督。三要优化“普九”的实施条件。①保证教育投入。认真落实“三个增长”、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和乡镇财政收入重点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政策;征足用好教育费附加,尤其要及时足额发放学校公用经费,避免学校的乱收费行为。②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学用建设,保证“普九”招生急需;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减少因走读不便和走读安全造成的学生流失;加快“普实”步伐和规范化学校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动手能力。③建立社会救助基金。各级都要成立救助特困生基金会,认真完善实施学杂费减免制度,层层开展领导干部和党团员“结对子”、“手拉手”活动,对确有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救助,弘扬的价值取向和扶贫救困的传统美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重庆寸草心
2021-01-24 · TA获得超过7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25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51.6万
展开全部
学生厌学心理咨询:谨慎三句话
首先:考好了,给你奖励;考不好,就惩罚你!
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提示很多家长习惯用奖惩制度对待孩子的学习表现,孩子考好了,奖励孩子一个平板,带孩子去游乐场;考不好,就不许孩子看电视玩游戏。这种奖惩制度是简单的,短期内的效果也是有效的,不需要什么亲子互动,这似乎也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解脱方式。但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奖惩制度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并使他们感到焦虑。当学习的动力不再是内在的兴趣,而变成外在的奖励时,他们就不再会主动去追求知识,而是只想获得奖励。要知道,在漫长的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物质奖励是非常脆弱的,内心自发的动机才是最持久有效的动力。当孩子因为没有达成某一学习目标而受到惩罚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会更有压力,会因为害怕惩罚而焦虑恐惧,甚至会厌学,效果就会与父母的预期背道而驰。
另外,来自外界的奖励会极大地消耗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这个理论被称为过度合理化。上世纪70年代,有心理学家在幼儿园设置了一个奖励,当儿童用一个特定颜色的笔画画时,他们就会得到一个奖章。在持续了一周之后,这项奖励被停止,而此后再用这个颜色的儿童比实验前少了一半。毕竟谁也不愿意白干活。同样,一旦家长的奖励停止,孩子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不赞成使用奖励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能在孩子每次成功的时候去欣赏和鼓励他,只是不要试图去用一种“奖励制度”去操纵孩子的行为。
第二:爱比较,你看谁谁谁,这次又考了第几!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你看人家小明,懂事听话,哪像你啊,上课不老实,话那么多!”“你看人家小杰,每次考试都考第一名,多让爸妈省心啊!再看看你……”
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给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以此激励他们的成长。其实,家长都没有想到,这样的比较和言语刺激不仅难以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不仅会让孩子“敌视”优秀生,更加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让孩子在学习中倍感压力,很容易气馁从而厌恶学习,结果使教育进入“恶性循环”。这种刺激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不够自信。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往往心理不够强大,没有面对困难或挑战的勇气。哪怕在踏上社会之后,也会因为小时候从没获得肯定或很少获得鼓励,导致一遇见困境,就会自尊心连连受挫,变得更加自卑,甚至会造成伴随一生的心理障碍。珍惜孩子一点点的进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感觉自己是有无限希望的。那时,他才会努力去争取大一点的进步和成绩,真正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才能拥有真正的学习动力和自强精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用心去发现自家孩子的独特精彩。一个心理阳光、健康快乐的孩子,自然而然会在这个世界上释放出自身独一无二的夺目光彩。
第三: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管!
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就片面了,就阻碍了孩子真正学习能力的发展。孩子的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书本知识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回到家里,孩子需要丰富的家庭生活,需要有回到家里的感觉。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只管学习,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孩子会慢慢地习惯这种家庭模式,即使妈妈下班回家做家务累得腰酸背痛,孩子也已经学会了无动于衷,视而不见。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难管,不懂得体恤父母。
而且,这样长大的孩子一定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遇到困难,不是想着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是依赖父母。孩子应该和成年人一样,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让他做他应该负责的家庭责任,特别是让孩子干一些不太费力气的家务活。父母要知道,这种劳动可以孩子的手指得到运动,能刺激大脑的成长发育。所以,请不要把孩子学习的范围限制在课业上,也要注重孩子生活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认为如果只关注孩子功课的学习,不仅会加重孩子疲劳厌学的情绪,更会让孩子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南京仁康2020
2020-04-10 · TA获得超过29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59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45.2万
展开全部

心理社会原因,父母对孩子要求与期望值过高,老师的当中训斥,同学的欺负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原因,主要有:儿童抑郁症(表现为不高兴,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易激惹,受疾病的意向会出现厌学的表现)、多动症、焦虑症、恐怖症、儿童精神分裂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许赴凯z
高能答主

2021-12-26 ·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77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30.5万
展开全部
孩子厌学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对学校的事情产生恐惧或焦虑,并且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些自责的情况。于是想尽一切办法逃避上学,即使不去上学也显得非常焦虑。
如果孩子的适应能力弱,比如换了一个英语老师,换了一个班主任等都会产生 抗不适应;或者抗挫折抗打击能力差,有一次考试成绩不理由就开始自暴自弃,怀疑自己的能力,为什么怎么努力都考不好呢?甚至会因此缺乏自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