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历史教学中的难点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历史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参加工作刚一年,接的是初三的历史。边摸索边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问题只知皮毛,而没有深入理解问题。我认为是在教学中没有突破重难点。只是把历史当做了记忆的一门课。从网上看到了很多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觉得很好,现总结如下:
一、历史假设法:
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不容许假设的,但从历史教学来说,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进行假设性的提问。例如《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北双方的经济制度矛盾、内战的爆发是课文的重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曾这样假设:假如有一个北方的资本家在美国的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这家工厂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进行交流,有的说“他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南方的奴隶主手中,他们要把棉花卖到欧洲去”,有的说“他织出来的布没人买,因为南方大量的奴隶买不起棉布”,还有的说“他找不到干活的自由劳动力工人,因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这样,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对美国内战的原因和性质就理解得更加具体了。
二、分设台阶法: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近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议会和政府、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组成成分怎样?(3)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这样学生沿着台阶步步深入,从而学得顺利,记得深刻。
三、列表对比法:
比较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世界近代史上亚洲有两次性质相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然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显得难以接受,如果教师将两次改革的内部条件、社会背景、力量对比、政策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内容列成表格加以对比的话,那么上述结果的出现也就极自然了。这种对同一特征或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的对比,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而能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那么无疑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
四、直观图示法:
此法适用于理论性较强和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奴隶制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依次展现如下的一组内容:(1)原始社会时人们制造的粗糙石器(2)我国商代的精美青铜器、陶器、玉器(3)殷墟平面图和古巴比伦城(4)大规模奴隶劳动的场面和生产中精密分工的场景。教师同时根据直观的画面进行讲解,在历史画面的不断再现中,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和较抽象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这种直观教学法也较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
五、揭示矛盾法:
世界近代史上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漫长斗争过程中,圣雄甘地曾倡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中的“手纺车运动”这一内容可帮助学生来认识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的插图提出问题“游行群众队伍中推的是什么模型?20世纪30年代的印度人民还在提倡手纺车运动是不是社会的倒退?从而在设置矛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理解运动是保卫印度民族工业抵制英货的爱国运动这一性质。
六、数字计算法: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是个短命的王朝,在学习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数字计算的办法来说明问题:“打匈奴、筑长城,约征发了30万人;攻打越族、开发南方,约征用了50万人;筑阿房宫、骊山陵,约征用了70万人,这样就是约150万人了,而当时秦国总人口大约2000万,如果男子占人口半数的话,那就是1000万人,再减去老的、少的、病的、残的,青壮年劳动力最多也就四、五百万人光景,男子劳力不够用的时候,甚至妇女也被征……”这些数字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启示性,通过数字的计算比较,进一步深化了教材,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秦末农民起义决非偶然,而是秦的暴政引起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因此秦王朝的短命也就极自然了。
七、形象类比法:
打开初、高中任何一册历史教科书,你都会发现为数不少的插图。众所周知,图画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图画对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所学的历史内容并形成概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无疑处设疑,则无疑能够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内驱力,为教材重难点的突破作铺垫。如“洋务运动为何未能使近代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使用 “洋务运动”内容中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插图就可形象地浅化这一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外观上是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为主,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厂房和高大烟筒,对此教师可加以启发,由学生思考这一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与洋务运动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即洋务派只不过是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枝芽嫁接到了满清封建主义腐朽的病枝上,又怎能“师夷长技以自强”,学生在这种形象类比的轻松一笑中,深刻地认识了洋务运动的本质所在,可以说这一插图正是教材深层次的隐性内涵所在,也是编者插图编配的意图所在。
参加工作刚一年,接的是初三的历史。边摸索边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问题只知皮毛,而没有深入理解问题。我认为是在教学中没有突破重难点。只是把历史当做了记忆的一门课。从网上看到了很多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觉得很好,现总结如下:
一、历史假设法:
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不容许假设的,但从历史教学来说,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进行假设性的提问。例如《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北双方的经济制度矛盾、内战的爆发是课文的重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曾这样假设:假如有一个北方的资本家在美国的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这家工厂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进行交流,有的说“他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南方的奴隶主手中,他们要把棉花卖到欧洲去”,有的说“他织出来的布没人买,因为南方大量的奴隶买不起棉布”,还有的说“他找不到干活的自由劳动力工人,因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这样,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对美国内战的原因和性质就理解得更加具体了。
二、分设台阶法: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近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议会和政府、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组成成分怎样?(3)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这样学生沿着台阶步步深入,从而学得顺利,记得深刻。
三、列表对比法:
比较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世界近代史上亚洲有两次性质相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然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显得难以接受,如果教师将两次改革的内部条件、社会背景、力量对比、政策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内容列成表格加以对比的话,那么上述结果的出现也就极自然了。这种对同一特征或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的对比,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而能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那么无疑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
四、直观图示法:
此法适用于理论性较强和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奴隶制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依次展现如下的一组内容:(1)原始社会时人们制造的粗糙石器(2)我国商代的精美青铜器、陶器、玉器(3)殷墟平面图和古巴比伦城(4)大规模奴隶劳动的场面和生产中精密分工的场景。教师同时根据直观的画面进行讲解,在历史画面的不断再现中,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和较抽象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这种直观教学法也较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
五、揭示矛盾法:
世界近代史上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漫长斗争过程中,圣雄甘地曾倡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中的“手纺车运动”这一内容可帮助学生来认识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的插图提出问题“游行群众队伍中推的是什么模型?20世纪30年代的印度人民还在提倡手纺车运动是不是社会的倒退?从而在设置矛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理解运动是保卫印度民族工业抵制英货的爱国运动这一性质。
六、数字计算法: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是个短命的王朝,在学习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数字计算的办法来说明问题:“打匈奴、筑长城,约征发了30万人;攻打越族、开发南方,约征用了50万人;筑阿房宫、骊山陵,约征用了70万人,这样就是约150万人了,而当时秦国总人口大约2000万,如果男子占人口半数的话,那就是1000万人,再减去老的、少的、病的、残的,青壮年劳动力最多也就四、五百万人光景,男子劳力不够用的时候,甚至妇女也被征……”这些数字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启示性,通过数字的计算比较,进一步深化了教材,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秦末农民起义决非偶然,而是秦的暴政引起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因此秦王朝的短命也就极自然了。
七、形象类比法:
打开初、高中任何一册历史教科书,你都会发现为数不少的插图。众所周知,图画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图画对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所学的历史内容并形成概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无疑处设疑,则无疑能够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内驱力,为教材重难点的突破作铺垫。如“洋务运动为何未能使近代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使用 “洋务运动”内容中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插图就可形象地浅化这一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外观上是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为主,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厂房和高大烟筒,对此教师可加以启发,由学生思考这一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与洋务运动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即洋务派只不过是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枝芽嫁接到了满清封建主义腐朽的病枝上,又怎能“师夷长技以自强”,学生在这种形象类比的轻松一笑中,深刻地认识了洋务运动的本质所在,可以说这一插图正是教材深层次的隐性内涵所在,也是编者插图编配的意图所在。
展开全部
学活动中的重难点犹如一出戏的戏眼,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活动下来,或面面俱到流于形式,或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有所偏颇,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流于表面,那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呢?
1.单刀直入,难点前置
所谓难点前置是指将教学的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
案例:故事《包公审石头》,讲的是小偷偷了男孩卖油条赚回的钱,这事被包公知道后,包公推断卖油条所得的铜钱,沾满了油,于是包公根据水和油不相容的特性,抓住了真正的小偷。故事中,幼儿很难理解“包公为什么会罚观看热闹的人每人一枚铜钱,并让他们把所罚的铜钱扔入水中,由此来判断偷卖油条小孩钱的小偷是谁?”教学活动前,教师就准备几盆清水和一些沾了油及没有沾油的硬币,在讲述故事前,让幼儿分组做个小实验,将两种硬币分批投入清水中,让幼儿观察实验操作中的水油分离现象。
分析此案例,教师正是运用了难点前置法。由于学前期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所不能及的,以故事教学为例,如果在故事教学前.仅仅是按常规设计教案,那么有些故事内容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的幼儿来说,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这时,就不妨采取难点前置法,将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因此案例中教师的课前安排,帮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中的水油不相溶的现象,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达到启发幼儿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同时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2.遵循规律,小步子递进
“递进”指阶段目标的循序达成,即根据自己的起步点出发努力实现目标,并不断提升发展目标。“小步子”就是说把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使个体很快地从目标导向行为转入目标行为,尽快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同时在目标导向过程中当目标能力增加时教师及时提供一个可使儿童实现高目标的条件,引导他们走向实现更高的目标。
如在大班体育活动“挑战飞人”时,教师考虑到活动重点是让幼儿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便以模仿奥运冠军刘翔吸引幼儿投入活动,引领幼儿尝试练习跨栏动作。教师在材料的投放数量及运用上体现了“小步子递进“,如教师将跨栏高度从低到高分为三种,让幼儿分别尝试,从第一次练习时的一道跨栏,到第二次练习时的两道跨栏,再到第三次竞赛中的三道跨栏,使幼儿不断地接受新的挑战,体验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快乐,避免因反复练习而感到枯燥乏味。
3.寻找阶梯,搭建支架
“支架式教学,”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从儿童的现有水平出发,逐渐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也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为儿童搭建支架,引导儿童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发展。
例如在《田纳西摇摆舞》中,区分左右、交换舞伴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让一半幼儿戴黄腕花,一半幼儿戴红腕花。老师:“请戴黄颜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在教室中间围成一个圈,手放下,背对圆心。每个戴红手腕花的小朋友去找一个(戴黄颜色手腕花)的好朋友,和他面对面站好。”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集体舞蹈中,这两色花不仅用来装饰、打扮身体,同时有效地帮助幼儿摆脱被动学习境地。此处,老师巧妙的利用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手腕花,达到幼儿快速结伴的目的。在接下去的环节中老师:“现在我们来换一个朋友照镜子。和你现在的朋友面对面站好不动,举起戴腕花的手指着现在的朋友,顺着腕花的的方向指对面的新朋友。“
集体舞中顺时针方向交换舞伴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往往因为找不到好的方法而声嘶力竭的叫,在这里,手腕花的功能再次得到了体现:帮助幼儿快速辨认和结交新舞伴。
运用支架,破解难点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诗歌教学中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教师根据诗歌内容运用图谱搭建支架,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图谱,舞谱等,帮助幼儿搭建支架,使无形抽象的乐句,摸得到,看的着,促进了有效教学。
当然,教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不断总结、发现。
1.单刀直入,难点前置
所谓难点前置是指将教学的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
案例:故事《包公审石头》,讲的是小偷偷了男孩卖油条赚回的钱,这事被包公知道后,包公推断卖油条所得的铜钱,沾满了油,于是包公根据水和油不相容的特性,抓住了真正的小偷。故事中,幼儿很难理解“包公为什么会罚观看热闹的人每人一枚铜钱,并让他们把所罚的铜钱扔入水中,由此来判断偷卖油条小孩钱的小偷是谁?”教学活动前,教师就准备几盆清水和一些沾了油及没有沾油的硬币,在讲述故事前,让幼儿分组做个小实验,将两种硬币分批投入清水中,让幼儿观察实验操作中的水油分离现象。
分析此案例,教师正是运用了难点前置法。由于学前期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所不能及的,以故事教学为例,如果在故事教学前.仅仅是按常规设计教案,那么有些故事内容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的幼儿来说,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这时,就不妨采取难点前置法,将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因此案例中教师的课前安排,帮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中的水油不相溶的现象,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达到启发幼儿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同时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2.遵循规律,小步子递进
“递进”指阶段目标的循序达成,即根据自己的起步点出发努力实现目标,并不断提升发展目标。“小步子”就是说把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使个体很快地从目标导向行为转入目标行为,尽快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同时在目标导向过程中当目标能力增加时教师及时提供一个可使儿童实现高目标的条件,引导他们走向实现更高的目标。
如在大班体育活动“挑战飞人”时,教师考虑到活动重点是让幼儿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便以模仿奥运冠军刘翔吸引幼儿投入活动,引领幼儿尝试练习跨栏动作。教师在材料的投放数量及运用上体现了“小步子递进“,如教师将跨栏高度从低到高分为三种,让幼儿分别尝试,从第一次练习时的一道跨栏,到第二次练习时的两道跨栏,再到第三次竞赛中的三道跨栏,使幼儿不断地接受新的挑战,体验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快乐,避免因反复练习而感到枯燥乏味。
3.寻找阶梯,搭建支架
“支架式教学,”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从儿童的现有水平出发,逐渐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也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为儿童搭建支架,引导儿童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发展。
例如在《田纳西摇摆舞》中,区分左右、交换舞伴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让一半幼儿戴黄腕花,一半幼儿戴红腕花。老师:“请戴黄颜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在教室中间围成一个圈,手放下,背对圆心。每个戴红手腕花的小朋友去找一个(戴黄颜色手腕花)的好朋友,和他面对面站好。”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集体舞蹈中,这两色花不仅用来装饰、打扮身体,同时有效地帮助幼儿摆脱被动学习境地。此处,老师巧妙的利用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手腕花,达到幼儿快速结伴的目的。在接下去的环节中老师:“现在我们来换一个朋友照镜子。和你现在的朋友面对面站好不动,举起戴腕花的手指着现在的朋友,顺着腕花的的方向指对面的新朋友。“
集体舞中顺时针方向交换舞伴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往往因为找不到好的方法而声嘶力竭的叫,在这里,手腕花的功能再次得到了体现:帮助幼儿快速辨认和结交新舞伴。
运用支架,破解难点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诗歌教学中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教师根据诗歌内容运用图谱搭建支架,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图谱,舞谱等,帮助幼儿搭建支架,使无形抽象的乐句,摸得到,看的着,促进了有效教学。
当然,教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不断总结、发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