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门前的石狮子大都面朝外面,但永安寺的狮子"屁股朝外",这是因为乾隆朝扩建永安寺的时候,原来的明代的那对石狮子可能破损严重,所以就把山门前的狮子掉了个方向摆在了牌楼前。一般的寺庙道观前都会摆放有两只巨大的石狮子,而这些石狮子都是头朝外也就是背对着山门,而永安寺前的石狮子却是冲向山门的。
石狮子其实不归于永安寺,而是归于山门对面的堆云积翠桥。这座三孔石桥也叫永安桥。它是以两端各建一座牌坊命名的。北面的拱门是堆云,南面的拱门是积翠。有人以为堆云积翠桥建于元代,而永安寺建于清初,所以这两只石狮应该在元代就已经存在了。
从外表看,永安桥北侧堆云牌楼下的石狮子应该是清朝的。梁新立写的《北京古狮子》也是这样以为的。可是,永安桥南端的石狮与桥北侧的石狮不同。可以合理地说,如果它们是桥头或家具配件,它们应该是相同的才对。据估量,明代永安桥两侧牌楼前有一对石狮,但在清初修建永安寺时,山门前也应该有一对石狮,他们的头也是冲外面的。
可是到了乾隆朝,因为永安桥的重建和永安寺的扩建,在新建的山门前没有再放一对狮子的空间。可是,明代的那对石狮或许因为受到严重损坏,不能再用了,所以山门前的狮子被放在牌楼前。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永安寺门前的石狮子是“屁股朝外”的景象。这也成为北京文物古迹中最有特色的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