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也是最具有丰富内涵和历史文化意蕴的一个节日。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早已深深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那么你了解过春节的哪些传统习俗呢?
一、贴春联
春节的时候,人们还会把贴了一年的旧对联撕下来,换上全新的新对联。有些书法家会亲手写对联,将自己对下一年的展望写在对联之上,但愿下一年能够心想事成。贴门神的习俗一般出现在农村,人民习惯把大大的门神贴纸站在自己厚实的木质大门上,起到了驱逐厄运,开门迎财神的作用。
二、守岁
除夕守夜,是中国传统春节中最重要的一项年俗活动。除夕当天晚上,家里老老少少都聚在一起,欢度节日,共享齐家欢乐。除夕守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话说古代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是“辞旧岁”,有珍惜时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有为父母守平安,为父母延寿的意思。
三、挂年画
挂年画是中国春节特有的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新年里,将年画在门上或挂在壁上。由古代贴门神演变而来,原为驱邪,后变成烘托新年热闹气氛和表达人们欢乐的情绪。
四、剪窗花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为烘托节日气氛,广大农村春节前在窗子上张贴的剪纸。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窗花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以戏曲故事数量较大。窗花在北方较为普遍。
五、挂灯笼
春节挂灯笼是一种习俗,是为了“过年”,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可以烘托新年的气氛。一般大年三十那天就已经挂好红灯笼了,并且还会贴春联。这是一种迎新春的习俗,有些地区会在春节的时候挂灯笼,而有的地区在元宵节的时候挂灯笼。
关于春节挂灯笼有这样的传说。大年三十众神都归位,只有姜子牙没有地方可去,而百姓们见他可怜,于是就在高杆头点一盏灯,让他在灯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点灯笼的习俗。
春节文化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祈福、感恩、团圆、亲情、和谐的民族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和礼俗,是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传承春节习俗可以加强人际交流,畅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2020-05-25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民俗二三事
- 官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