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字的起源和演变有什么?

要与主题有紧密联系的,不扯太远,不要太少,谢了... 要与主题有紧密联系的,不扯太远,不要太少,谢了 展开
 我来答
王秉思
2019-01-28 · 超过2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55%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甲骨文的“年”字像一个人头顶着一捆谷物。有的“年”字上边像禾苗,下边像人。禾在古代就是谷物,是各类谷物的通称,就像我们今天把各种谷物叫做“农作物”或者“庄稼”一样。
在古代,中国以农为本,用农耕立国,炎帝神农氏就是这个时代的领路人。炎帝培育了中国最早的粟类谷物。这些谷物原本是野生的狗尾巴草,经过培育成为穗大粒饱的野生优良品种,耐寒喜温,生长期短,适合在黄土地区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生长,是旱地主要农作物。
古人通过对谷物生长周期的观察,产生了时间周期的概念,人们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也就是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后来人们又把十二个月的时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四个季节里,更明确了“春种秋收”的时间概念。
秋收之后,粮食归仓,俗话说“秋收冬藏”,丰收的谷物要由人来肩扛人背,“年”字就是人扛着沉甸甸的谷穗,表示年成、收获、丰收的意思。
xkxfyx
2019-01-28 · TA获得超过24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429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179万
展开全部
年,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的“年”字(图1),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的禾谷的象形,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的象形,二者合起来像人负禾之形,表示丰收、收获等义,“人”也兼表声。金文中“年”字(图2)的形状跟甲骨文中的很相似,只是下垂的谷穗更明显,人的腰也更弯,稍微有点变化的是人与禾连在一起(如图3、图4)。发展到小篆阶段,篆文整齐化,“年”(图12)下部的“人”讹变为“千”,“年”由此转化为形声字,禾形,千声。其隶书字形(图14、图15),“禾”最后两笔以及“千”的第一笔,都变成了直线。隶变后楷书写作“秊”。俗作“年”。最初“人”头顶着“禾”的样子,彻底消失了。如今规范化,以“年”为正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19-01-28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863
采纳率:52%
帮助的人:724万
展开全部
年在甲骨文中指谷子成熟,周朝用以纪年,进而引申为人的年龄,又叫年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9-02-21
展开全部

告诉我你是不是在搜作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9-02-20
展开全部
有好就有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