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到医院去一般都是开抗病毒药。
西医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如搔痒较著者可口服非那根,局部擦涂炉甘石洗剂。疱疹破裂者可涂1%龙胆紫,如有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四环素软膏局部涂抹或抗菌素等。早期采用阿糖腺苷10mg/(kg*日)或用无环鸟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扰素,可抑制病毒的复制。每日肌注维生素 B12 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中医治疗
1.风热型
症状:无发热或发热较轻,1-2日内出疹,先于躯干、头面部见红色小丘疹,疹色
牛蒡子
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疱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脉浮数,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以疏风透表,清热解毒,或佐以利湿。
方药用银翘散加减: 银花15克,连翘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荆芥6克,竹叶6克,鲜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兰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若湿邪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渗湿之品;疹边有红晕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肤瘙痒甚,加蝉衣、僵蚕等。
2.毒热型
症状:发热较高,或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水痘过密,疹色紫暗,疱浆晦浊;或伴有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脉洪数或沉实,舌质红或、绛,舌苔黄燥而少津。 治以清热解毒,凉营滋阴。
方药用清营汤合清胃散加减: 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参10克,玄参10克,麦冬12克,黄连6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当归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1剂。疹色深红者可加紫花地丁斗型、紫草、山栀清热凉营;阴津耗伤甚,口干燥者加花粉、麦冬、芦根等养阴生津;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者,加服硝黄粉或大黄、枳实等泻火通腑。
单方验方
1.银花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
甘草
服2-3天。
2.芦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连服2-3天。
3.黄芩5克,木通2.5克,共为细末,或水煎,分3-4次口服。若服散剂,其量减半。本方有清热利湿之功,适用于水痘湿热较盛者。
4.三豆汤:黑豆、绿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将豆淘净,同甘草用雪水或长流水煮至豆熟为度,去甘草将豆晒干,又入汁再浸,再晒干。逐日取豆任意食用。适用于痘疹将发之际,服之令多升宏者少、少者可无或有终生不出者。
5.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黄芩1.5克,竹叶10片,灯草1团,水煎服。适用于水痘轻症。
6.紫草0.3克,陈皮0.15克,为粗末,新汲水煎服。适用于小儿痘疮紫暗,发出不畅。
外吵销册治法
1.苦参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水煎外洗,1日
苦参
2次。
2.止痒药方:地肤子30克,僵蚕15克,白鲜皮15克,芥穗15克,茵陈15克,败酱草15克,白矾9克,白芷9克,共为细末,擦于患处,每日2-3次。
3.青黛散:青黛、黄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为细末,撒布患处,或用麻油调敷,1日1-2次。适用于痘疹破溃,继感邪秽时。
另外,不要吃鱼虾等发物。
西医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如搔痒较著者可口服非那根,局部擦涂炉甘石洗剂。疱疹破裂者可涂1%龙胆紫,如有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四环素软膏局部涂抹或抗菌素等。早期采用阿糖腺苷10mg/(kg*日)或用无环鸟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扰素,可抑制病毒的复制。每日肌注维生素 B12 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中医治疗
1.风热型
症状:无发热或发热较轻,1-2日内出疹,先于躯干、头面部见红色小丘疹,疹色
牛蒡子
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明显,疱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脉浮数,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以疏风透表,清热解毒,或佐以利湿。
方药用银翘散加减: 银花15克,连翘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荆芥6克,竹叶6克,鲜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兰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若湿邪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渗湿之品;疹边有红晕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肤瘙痒甚,加蝉衣、僵蚕等。
2.毒热型
症状:发热较高,或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水痘过密,疹色紫暗,疱浆晦浊;或伴有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脉洪数或沉实,舌质红或、绛,舌苔黄燥而少津。 治以清热解毒,凉营滋阴。
方药用清营汤合清胃散加减: 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参10克,玄参10克,麦冬12克,黄连6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当归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1剂。疹色深红者可加紫花地丁斗型、紫草、山栀清热凉营;阴津耗伤甚,口干燥者加花粉、麦冬、芦根等养阴生津;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者,加服硝黄粉或大黄、枳实等泻火通腑。
单方验方
1.银花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
甘草
服2-3天。
2.芦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连服2-3天。
3.黄芩5克,木通2.5克,共为细末,或水煎,分3-4次口服。若服散剂,其量减半。本方有清热利湿之功,适用于水痘湿热较盛者。
4.三豆汤:黑豆、绿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将豆淘净,同甘草用雪水或长流水煮至豆熟为度,去甘草将豆晒干,又入汁再浸,再晒干。逐日取豆任意食用。适用于痘疹将发之际,服之令多升宏者少、少者可无或有终生不出者。
5.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黄芩1.5克,竹叶10片,灯草1团,水煎服。适用于水痘轻症。
6.紫草0.3克,陈皮0.15克,为粗末,新汲水煎服。适用于小儿痘疮紫暗,发出不畅。
外吵销册治法
1.苦参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水煎外洗,1日
苦参
2次。
2.止痒药方:地肤子30克,僵蚕15克,白鲜皮15克,芥穗15克,茵陈15克,败酱草15克,白矾9克,白芷9克,共为细末,擦于患处,每日2-3次。
3.青黛散:青黛、黄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为细末,撒布患处,或用麻油调敷,1日1-2次。适用于痘疹破溃,继感邪秽时。
另外,不要吃鱼虾等发物。
参考资料: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