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的意思

 我来答
金果6333
推荐于2019-08-09 · TA获得超过1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6.9万
展开全部

译文: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

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南宋统治集团偏安杭州,只顾游览玩乐,不思收复失地。诗人警告南宋统治集团:汴京沦陷之前,你们就是沉醉在歌舞生活中的啊!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

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亦不详。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临安邸

百度网友ec5cab2dcdd
推荐于2019-08-23 · TA获得超过211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8
展开全部

译文:青山上无尽的楼阁连绵根本望不见头,西湖上的表演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原文:题临安邸

朝代:宋朝林升

注释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直:简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扩展资料

题临安邸: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宋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花颜灼灼
推荐于2019-11-12 · TA获得超过182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93
展开全部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题临安邸》,白话文意思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

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

后两句“游人”在这里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纵情声色。

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宫殿楼观,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几十年中,把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

作者简介:

林升,字梦屏,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1163—1189)。《西湖游览志馀》录其诗一首。据《西湖游览志馀》卷二说:“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题临安邸》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题临安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UYE220
推荐于2019-09-13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一、诗词译文: 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亭榭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整日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统治者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二、赏析:当时的临安城因地处南方,而免于金兵的侵扰,但统治者却将国家的安危抛之脑后,沉湎于眼前的歌舞升平,诗人徒有满腹的激愤,只有化为这一首看似太平繁盛的讽刺诗。作者面对眼前虚假的太平盛世,不禁发出这样的质问。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表现出诗人对统治者一味言和、不思进取、苟且偏安的愤慨。

扩展资料

①该诗是南宋诗人林升所作,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

③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却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政治上腐败无能,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②第一句中诗人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中诗人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利晓蓝3f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25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7万
展开全部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扩展资料: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亦不详。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题临安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