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苏轼的作品及人生经历评说苏轼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基本信息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基本信息
展开全部
物生平
1、早年经bai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du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zhi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dao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2、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3、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扩展资料
苏轼晚年
公元1099年,62岁的苏轼被贬到昌化军(属今海南省)。这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直在祖国的南方讨生活,可悲的是距离京城越来越远,官职也越来越低。
被贬到昌化军的苏轼原本寄居在一所官屋中,但是后来被朝廷听闻,不得不搬出。为了有一处休息之地,苏轼只好在儋州城南桄榔林下自己筹建一处住宅,名曰桄榔庵。
而在桄榔庵居住之时,晚年苏轼写下了极为伤感的一首宋诗,10个字写尽无限落寞。且看: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1、早年经bai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du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zhi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dao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2、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3、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扩展资料
苏轼晚年
公元1099年,62岁的苏轼被贬到昌化军(属今海南省)。这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直在祖国的南方讨生活,可悲的是距离京城越来越远,官职也越来越低。
被贬到昌化军的苏轼原本寄居在一所官屋中,但是后来被朝廷听闻,不得不搬出。为了有一处休息之地,苏轼只好在儋州城南桄榔林下自己筹建一处住宅,名曰桄榔庵。
而在桄榔庵居住之时,晚年苏轼写下了极为伤感的一首宋诗,10个字写尽无限落寞。且看: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北宋中、后期,帝王更替频繁,政治气氛风云际会,外患危机频繁发生,革新派和保守派的斗争也日趋激烈,朝野内外社会动荡不安。
所有的爱国志士或因治政方略得不到认同而焦灼,或因壮志未酬而忧愤,或因遭遇不公而抑郁。其中的文学志士们在感叹江山如此多娇之时,尤加同情百姓疾苦、关心社稷荣辱,忧虑江山安危。他们无法在朝廷畅所欲言时就只好借助于文学抒发胸臆,歌颂江河大地的美丽妖娆,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于是,一位英俊潇洒又气吞山河的英雄男儿耀然词坛,豪放词迥然而出,文略恢弘,气魄冲天,跨越时空。他就是苏轼。
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在今四川省)人。三苏之苏洵长子,苏辙之兄长。苏轼幼时得其母程氏亲授,勤奋好学,青少年期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1054 甲午 皇佑六年19岁的苏轼取妻眉州青神王方女王弗。
嘉祐二年(1057)二十岁时即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士及第,极得主考官欧阳修赏识。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1064年,5月,27岁的苏轼其首任妻子王弗(时年26岁)病逝。
1069 (熙宁二年 )32岁 的年苏轼还朝,因与王安石相左,被迫任监官告院。宋仁宗赵祯时,他曾提出过补弊匡时的措施。1071年,苏轼因上书谈论新法之弊,更是惹恼了王安石,他自请外任杭州通判,后改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任地方官期间,他体恤民情,改革邑政,颇有政绩。
尽管如此,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被贬任密州(山东诸城)知州。正月,或许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夜梦亡妻,感叹路远无法去坟茔前悼念,伤感难抑,遂夜起伤感而作此词。(苏妻及苏父坟茔均位于当时汴京南部不远今河南平顶山郏县)
《江城子》[北宋.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所有的爱国志士或因治政方略得不到认同而焦灼,或因壮志未酬而忧愤,或因遭遇不公而抑郁。其中的文学志士们在感叹江山如此多娇之时,尤加同情百姓疾苦、关心社稷荣辱,忧虑江山安危。他们无法在朝廷畅所欲言时就只好借助于文学抒发胸臆,歌颂江河大地的美丽妖娆,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于是,一位英俊潇洒又气吞山河的英雄男儿耀然词坛,豪放词迥然而出,文略恢弘,气魄冲天,跨越时空。他就是苏轼。
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在今四川省)人。三苏之苏洵长子,苏辙之兄长。苏轼幼时得其母程氏亲授,勤奋好学,青少年期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1054 甲午 皇佑六年19岁的苏轼取妻眉州青神王方女王弗。
嘉祐二年(1057)二十岁时即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士及第,极得主考官欧阳修赏识。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1064年,5月,27岁的苏轼其首任妻子王弗(时年26岁)病逝。
1069 (熙宁二年 )32岁 的年苏轼还朝,因与王安石相左,被迫任监官告院。宋仁宗赵祯时,他曾提出过补弊匡时的措施。1071年,苏轼因上书谈论新法之弊,更是惹恼了王安石,他自请外任杭州通判,后改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任地方官期间,他体恤民情,改革邑政,颇有政绩。
尽管如此,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被贬任密州(山东诸城)知州。正月,或许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夜梦亡妻,感叹路远无法去坟茔前悼念,伤感难抑,遂夜起伤感而作此词。(苏妻及苏父坟茔均位于当时汴京南部不远今河南平顶山郏县)
《江城子》[北宋.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