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鲁国交给孔子治理,能不能改变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形式呢?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但即便鲁国交给孔子治理,也不会改变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没有鲁国的局面。
首先, 鲁国是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封给其弟周公旦,由期子伯禽受封的诸候国,跟殷周有血脉连接。以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周朝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礼乐制度来看,孔子不可能起超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生争霸称雄之心!
鲁国地理位置
其次,孔子曾先后两次在鲁国出仕,并非没有治理过鲁国,但最终均以不顺结尾!并非是孔子的治国与安邦策略有问题,而是当时的国家治理风气大环境不能接受他的主张。比如孔子主张治国理政,君主首先要严于律己,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不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放在现在,当官的都没几个能做到,还是理想!在当时可想而知推行这样的主张所遇到的阻力!连孔子成名后周游列国,都被人设计围困粮绝差点师徒被饿死。
有史记载:公元前493年,孔子出鲁国上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而他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后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往曹国,但曹伯阳没有接见孔子。在曹国短暂停留后去了宋国,而宋国的司马桓魋讨厌孔子,于是扬言要加害孔子,时年五十九的孔子不得不离开宋国而去郑国,再准备去陈国,但陈国派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干粮吃完后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弟子子贡找到楚国,由楚国派兵迎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由上可见,鲁国交给孔子治理,当时也不可能顺利推行他的思想主张:以仁德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