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会产生一见钟情啊?
古代的时候,才子佳人一见钟情。被传为佳话。我们对一见钟情的爱情都很向往,一见钟情在许多文学著作和戏剧、歌曲中都已经屡见不鲜。
那么两个人一见钟情。我们先抛开感情不说,还有哪些科学的因素呢?
首先,气味和声音是一见钟情的首要原因之一。英国和波兰研究人员在《心理学前沿》上发表报告说,气味和声音在第一印象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解释,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避免极端近亲繁殖的需要,因此在寻找伴侣时,对方的气味一定要不同于自己。另外,人们需要靠声音来判断对方的情绪状态以及谁更强势。
其次,“颜值”是两人相爱的重要因素。荷兰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其实在两个人相见的最初,并不存在“爱”的感觉或者激情,所谓“一见钟情”,倒是与外表上的吸引力存在极大关联。
第三,当一个人坠入爱河时,文学家喻之为“被丘比特之箭射中”。其实,所谓的“丘比特之箭”,实质上就是人体内的“爱情物质”,又被称为“恋爱兴奋剂”。众所周知,人们体内会分泌很多物质来应对日常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其中有多巴胺、胰岛素、苯乙胺等。人们一见钟情的瞬间,体内分泌的物质也会有所变化,其中苯乙胺最为突出,它是神经系统中的兴奋物质,一旦遇到所爱慕的人时,体内此种特质就会起作用,对方一个动人的微笑呈现于脸上,一种晕眩感便可突如其来。
此外,也有生理学研究表明,人脑中和爱情相关的区域主要有3块,一块是腹侧被盖区(又称多巴胺的精炼厂、愉悦系统或反馈回路),一块是伏隔核(又名阿肯伯氏核,是次脑皮层中的反馈回路),还有一块是尾状核(主导行为模式和乏味习惯形成的区域)。人脑中存在一条“爱情生产线”:当我们与迷人的TA相遇,腹侧被盖区大量分泌多巴胺,高浓度多巴胺让人感到极度快乐,甚至心醉神迷。这条美妙的神经信息会经过下丘脑传递给伏隔核针,并用多巴胺和血清素、催产素进行调制,写入尾状核。一见钟情一旦被写入尾状核便很难消除,这就很好解释为何许多
一见钟情的回忆总让人刻骨铭心。
从不同角度来说,我们一见钟情的原因很多,下面例举社会学的角度、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这几种角度来说明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
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当人发现别人的某个器官与自己的相似时,会对对方产生好感。我们平日里经常照镜子,因此对自己的眼、鼻、口、耳等器官十分熟悉,如果看到有异性的五官和自己相似,会有安全感,有时候可能因为自己内心一直有一个形象,结果这个人就是这样。
2、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假说是免疫类型(HLA)的配对,即人会接收到与自己免疫类型不同的异性身上发出的某种“信息物质”,从而对对方产生恋爱感情。人类为了使自己的后代更加健康、强壮、繁盛,就必须想办法让子孙对更多的病原菌具有免疫力。
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具有一种可以瞬间得出结论的“适应性无意识”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直觉”,是一种可以在瞬间看清事物本质或得出问题结论的能力。据说能在瞬间分辨出古董真伪的“文物鉴定专家”,就具有超乎常人的“适应性无意识”能力。如果把这种能力放在恋爱行为中,就是人在见面的第一眼就能看出对方是否是自己今生要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