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写了什么,竟让慈禧嚎啕大哭呢?
纵横学过最抒情的文含握章应该是李密的《陈情表》,每每读来总是热泪盈眶,“外无期功强隐慧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每一个字都直戳人的内心,感受那份亲情。
近来读了李鸿章的临终绝笔,虽然字里行间没有李密那样娓娓道来,却也将自己为大清国操劳半生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慈禧读后,竟然嚎啕大哭,盖因为每一句都直戳慈禧的泪点。
纵横今天就给大家来解读解读李鸿章的这份临终绝笔,为何这样感动慈禧。
戳中慈禧的第一个泪点:为慈禧签订《马关条约》,差点被日本人打死在绝笔的开篇,李鸿章说“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
前面一句是客套话,从正文开始,李鸿章讲自己为官四十余年从来没有请过病假,然而现在却不行了,主要原因就是在马关的时候受伤,才落下的病根。
为什么这会成为慈禧的第一个泪点呢?
就是因为马关之行,实际上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替慈禧背了锅,到马关去跟日本人媾和,这一行让李鸿章背负了千古骂名。
日本战胜后,日本要求中方必须派遣李鸿章前来商议和谈,然而李鸿章在谈判期间却被日本激进分子给打了一枪,正中李鸿章的脸上,再偏一点,李鸿章的小命或许就报销了。
慈禧当然知道甲午战争中的前因后果,也知道李鸿章在这件事中受了多大委屈。
戳中慈禧的第二个泪点:不远千里到广东扫黑除恶,与西方列强周旋在说完马关中枪后,李鸿章又说:“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这句话看似简简单单,就是讲述自己拉稀了,为何成为戳中慈禧的第二个泪点呢?
这句话并不简单,1895年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后,到李鸿章绝笔(1901年)的“去夏”整整四年时间,李鸿章因为签订《马关条约》声誉急下,被迫远离清廷权力中枢。
在这四年里面李鸿章算是遭尽了白眼,康有为当时在北京创办强学会,李鸿章前去捐款竟然被拒绝,由此可见李鸿章的日子多艰难。
直到1900年初,李鸿章被调任两广总督,才算是重新启用,然而这次任命是带着巨大使命的,当时康梁余党、孙文革命等势力都集聚广东,英法势力灶老答也在进一步扩张势力范围,甚至打算将两广从清政府中独立出去。
为此,清政府调遣李鸿章前往广东稳定局势,李鸿章当时已经77岁高龄,到广东六个月内,大开杀戒,震慑四方,从而维持了广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