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教新课标版?我给全册的
第1课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云南元谋人(约170万年前)
1、从猿进化成人的最重要因素是劳动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能不能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
1、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2、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约3万年前)
1、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懂得人工取火
3、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做好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区别)
第2课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
1、种植水稻(我国世界上种植水稻)2、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3、住杆栏式房屋,挖掘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
1、种植粟(我国世界上种植粟) 2、使用磨制石器、耒耜 3、半地穴式房子
4、制造彩陶、学会纺线、织布、制衣
(做好河姆渡和半坡人的区分)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约四五千年前)
1、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2、制造黑陶和白陶
第3课
一、 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奠定华夏族形成的基础
二、 黄帝----”人文初祖”
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
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建立的夏朝(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第4课
一、夏朝的兴衰(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商汤灭夏 2、盘庚迁殷 3、武王伐纣
三、西周的分封制(了解什么事分封制)
第5课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夏朝种类增多;商朝灿烂时期(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种类丰富
三星堆”文化(位于成都平原)
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
二、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发展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第6课
一、春秋争霸
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2、晋楚争霸(1)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霸主(2)楚庄王称霸
二、战国七雄(韩 赵 魏 楚 燕 齐 秦)
(,对照书本,了解这课涉及到得成语)
第7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出现,战国推广,提高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变革)
二、著名的都江堰——秦国李冰父子修建,起防洪灌溉作用
三、秦国商鞅变法
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作用:秦国迅速强大
四、封建制度的建立(战国时期) ——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第8课
一、文字的演变
1、中国最早的文字商朝的甲骨文(甲骨文—金文—大篆)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农历又叫“夏历”,商朝历法完备,分大小月、闰年,战国划分24节气
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屈原代表作《离骚》2、钟鼓之乐(代表:编钟)
第9课
一、孔子(春秋时期) 1、儒家创始人2、提出“仁”的学说
3、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3)温故知新
二、老子(春秋时期)
1、道家创始人2、认为事物皆有对立面 3、主张以柔克刚
三、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 思想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仁政”,提倡环保
道家 庄子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 改革、法治,建立中央集权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10课
一、秦统一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公元前221)(中国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的建立:①确立皇帝至高无上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地方设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2、思想上“焚书坑儒”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1、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2、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
第11课
一、秦的暴政(导致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刘邦、项羽继续反秦斗争2、楚汉之争
3、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公元前202年)
第12课
一、文景之治(恢复汉初经济)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使汉朝进入最鼎盛时期)
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传授儒家思想)
三、东汉的统治(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建都洛阳)
第13课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进步
1、治理黄河(汉武帝时期和东汉王景)
2、农业进步(牛耕技术的进步;播种工具耧车(西汉))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丝织技术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冶铁工具)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1、汉武帝大一统经济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2、汉朝商业的繁荣(长安、洛阳被人称为东西二京)
第14课
一、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汉武帝大一统的军事: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卫青、霍去病)
三、(王)昭君出塞(西汉),为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第15课
一、张骞通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巨大贡献)
西域都护的设立(西汉设立,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
二、丝绸之路(西汉开辟,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在长安,海上 起点在广东)
三、班超经营西域(东汉)
第16课
一、纸的发明(西汉)和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九章算术》(东汉数学著作)2、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向)
三、华佗和张仲景
1、华佗(东汉)发明“麻沸散”,编“五禽戏”
2、张仲景(东汉)“医圣”,著作《伤寒杂病论》
第17课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阅读课本,简单了解佛教与道教的各自主张)
1、佛教西汉传入我国
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产,在东汉兴起,创始人之一张陵
二、王充和《论衡》——反对封建迷信
三、司马迁(西汉)和《史记》
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四、轰动世界的兵马俑
第18课
一、官渡之战(200年)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208年)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曹丕建魏(220)刘备建蜀(221)孙权建吴(222)
2、三国的发展(吴国曾到达夷洲(台湾))
第19课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司马炎建立西晋(266年)2、西晋统一(280年)
3、少数民族内迁,匈奴灭西晋(316年)
二、淝水之战(383年)
1、交战双方:前秦——东晋2、东晋胜利,南方暂时稳定,北方分裂混战
3、“南朝”的建立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自然环境好;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最重要原因);南方较为安定
第20课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三、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说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与汉通婚(5)用汉制(6)以礼、孝治国 作用: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3、北朝的更替
第21课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地理著作)
第22课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1、东汉时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书圣”王羲之(东晋)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3、画家顾恺之(东晋)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范缜)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第1课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云南元谋人(约170万年前)
1、从猿进化成人的最重要因素是劳动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能不能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
1、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2、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约3万年前)
1、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懂得人工取火
3、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做好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区别)
第2课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
1、种植水稻(我国世界上种植水稻)2、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3、住杆栏式房屋,挖掘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
1、种植粟(我国世界上种植粟) 2、使用磨制石器、耒耜 3、半地穴式房子
4、制造彩陶、学会纺线、织布、制衣
(做好河姆渡和半坡人的区分)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约四五千年前)
1、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2、制造黑陶和白陶
第3课
一、 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奠定华夏族形成的基础
二、 黄帝----”人文初祖”
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
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建立的夏朝(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第4课
一、夏朝的兴衰(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商汤灭夏 2、盘庚迁殷 3、武王伐纣
三、西周的分封制(了解什么事分封制)
第5课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夏朝种类增多;商朝灿烂时期(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种类丰富
三星堆”文化(位于成都平原)
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
二、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发展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第6课
一、春秋争霸
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2、晋楚争霸(1)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霸主(2)楚庄王称霸
二、战国七雄(韩 赵 魏 楚 燕 齐 秦)
(,对照书本,了解这课涉及到得成语)
第7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出现,战国推广,提高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变革)
二、著名的都江堰——秦国李冰父子修建,起防洪灌溉作用
三、秦国商鞅变法
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作用:秦国迅速强大
四、封建制度的建立(战国时期) ——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第8课
一、文字的演变
1、中国最早的文字商朝的甲骨文(甲骨文—金文—大篆)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农历又叫“夏历”,商朝历法完备,分大小月、闰年,战国划分24节气
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屈原代表作《离骚》2、钟鼓之乐(代表:编钟)
第9课
一、孔子(春秋时期) 1、儒家创始人2、提出“仁”的学说
3、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3)温故知新
二、老子(春秋时期)
1、道家创始人2、认为事物皆有对立面 3、主张以柔克刚
三、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 思想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仁政”,提倡环保
道家 庄子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 改革、法治,建立中央集权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10课
一、秦统一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公元前221)(中国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的建立:①确立皇帝至高无上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地方设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2、思想上“焚书坑儒”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1、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2、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
第11课
一、秦的暴政(导致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刘邦、项羽继续反秦斗争2、楚汉之争
3、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公元前202年)
第12课
一、文景之治(恢复汉初经济)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使汉朝进入最鼎盛时期)
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传授儒家思想)
三、东汉的统治(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建都洛阳)
第13课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进步
1、治理黄河(汉武帝时期和东汉王景)
2、农业进步(牛耕技术的进步;播种工具耧车(西汉))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丝织技术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冶铁工具)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1、汉武帝大一统经济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2、汉朝商业的繁荣(长安、洛阳被人称为东西二京)
第14课
一、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汉武帝大一统的军事: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卫青、霍去病)
三、(王)昭君出塞(西汉),为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第15课
一、张骞通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巨大贡献)
西域都护的设立(西汉设立,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
二、丝绸之路(西汉开辟,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在长安,海上 起点在广东)
三、班超经营西域(东汉)
第16课
一、纸的发明(西汉)和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九章算术》(东汉数学著作)2、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向)
三、华佗和张仲景
1、华佗(东汉)发明“麻沸散”,编“五禽戏”
2、张仲景(东汉)“医圣”,著作《伤寒杂病论》
第17课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阅读课本,简单了解佛教与道教的各自主张)
1、佛教西汉传入我国
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产,在东汉兴起,创始人之一张陵
二、王充和《论衡》——反对封建迷信
三、司马迁(西汉)和《史记》
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四、轰动世界的兵马俑
第18课
一、官渡之战(200年)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208年)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曹丕建魏(220)刘备建蜀(221)孙权建吴(222)
2、三国的发展(吴国曾到达夷洲(台湾))
第19课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司马炎建立西晋(266年)2、西晋统一(280年)
3、少数民族内迁,匈奴灭西晋(316年)
二、淝水之战(383年)
1、交战双方:前秦——东晋2、东晋胜利,南方暂时稳定,北方分裂混战
3、“南朝”的建立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自然环境好;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最重要原因);南方较为安定
第20课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三、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说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与汉通婚(5)用汉制(6)以礼、孝治国 作用: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3、北朝的更替
第21课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地理著作)
第22课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1、东汉时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书圣”王羲之(东晋)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3、画家顾恺之(东晋)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范缜)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