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联想记忆法
可以用对比联想法,顾名思义,对比联想法就是将两个事件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记忆。比如:黑与白;分封制与郡县制。对比联想法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与升华。
可以用相似联想法,相似联想法就是找出与这一历史事件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记忆。比如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影响就有相同之处。
END
这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理解;升华,每学到一些知识。就想想到底学了什么,有几个重点,反复想想,把重要内容记住。
概括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也可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做到记忆的升华。
END
理解就是对知识进行思维加工,也就是用已有知识来建立和新知识的联系,使之纳入知识体系。理解记忆的效果,依赖于学生的理解程度。
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END
就是眼脑手并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俗语是大家都知道的;多感官参与记忆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所以说在记忆历史时要听说读写并用。
有意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
多通道记忆法
展开全部
1.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记忆法
记忆战国七雄就用“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两句口诀,即记住了七个诸侯国的名称,又记住了他们各自的方位。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处死的国王用口诀 “1649,查理便走,1793路易升天”。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处死了路易十六。
2.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归纳记忆法
各位同学在学习高中历史知识时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如: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3.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例如,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实行改革扩大了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同年,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再如,457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在公元前475年的战国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了近1000年。
比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把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较,认识到农民斗争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还有可把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作比较,把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等等。
4.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推导记忆法
①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白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这一年。
②后推法。从基点数向后推导。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恩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岁,即是1870年诞生。
③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④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⑤干支推导法。也称甲子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年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学会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年代。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去了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去了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的几个小技巧啦,赶紧学起来吧!
记忆战国七雄就用“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两句口诀,即记住了七个诸侯国的名称,又记住了他们各自的方位。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处死的国王用口诀 “1649,查理便走,1793路易升天”。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处死了路易十六。
2.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归纳记忆法
各位同学在学习高中历史知识时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如: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3.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例如,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实行改革扩大了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同年,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再如,457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在公元前475年的战国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了近1000年。
比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把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较,认识到农民斗争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还有可把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作比较,把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等等。
4.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推导记忆法
①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白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这一年。
②后推法。从基点数向后推导。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恩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岁,即是1870年诞生。
③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④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⑤干支推导法。也称甲子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年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学会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年代。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去了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去了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的几个小技巧啦,赶紧学起来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要把这些历史故事串联起来,当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记忆。
死记硬背的话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你一定先培养自己的兴趣。
关于历史可以考虑看一些个课外书,因为课外书通常讲的更有意思。
还有就是真正理解了解这段历史一背景而不是照书本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的话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你一定先培养自己的兴趣。
关于历史可以考虑看一些个课外书,因为课外书通常讲的更有意思。
还有就是真正理解了解这段历史一背景而不是照书本死记硬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多复习,及时复习也能帮助记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1-04-01
展开全部
一、联想记忆法
可以用对比联想法,顾名思义,对比联想法就是将两个事件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记忆。比如:黑与白;分封制与郡县制。对比联想法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与升华。
可以用相似联想法,相似联想法就是找出与这一历史事件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记忆。比如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影响就有相同之处。
二、有意记忆法
这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理解;升华,每学到一些知识。就想想到底学了什么,有几个重点,反复想想,把重要内容记住。
概括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也可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做到记忆的升华。
三、理解记忆法
理解就是对知识进行思维加工,也就是用已有知识来建立和新知识的联系,使之纳入知识体系。理解记忆的效果,依赖于学生的理解程度。
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四、多通道记忆法
就是眼脑手并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俗语是大家都知道的;多感官参与记忆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所以说在记忆历史时要听说读写并用。
可以用对比联想法,顾名思义,对比联想法就是将两个事件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记忆。比如:黑与白;分封制与郡县制。对比联想法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与升华。
可以用相似联想法,相似联想法就是找出与这一历史事件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记忆。比如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影响就有相同之处。
二、有意记忆法
这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理解;升华,每学到一些知识。就想想到底学了什么,有几个重点,反复想想,把重要内容记住。
概括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也可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做到记忆的升华。
三、理解记忆法
理解就是对知识进行思维加工,也就是用已有知识来建立和新知识的联系,使之纳入知识体系。理解记忆的效果,依赖于学生的理解程度。
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四、多通道记忆法
就是眼脑手并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俗语是大家都知道的;多感官参与记忆可以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所以说在记忆历史时要听说读写并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