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战火连绵,职场人怎么样做才不会被淘汰?
职场上,光优秀不行,还需要无可替代。最近和一个HR的朋友聊天,她建议我在下班之后上一些语言课程进修:“如果你做的事别人也做得了,甚至连实习生都能在短时间上手,那么你的价值会非常低,将分分钟被替代。
如果把职场者比喻成一件商品,用人单位则是消费者,如果你的“同类商品”(相同技能的人)越多,用人单位在你身上获得的效用越小,那他为什么不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实习生?”
大家都是文案策划,和你同一个岗位的人都妙笔生花,那么,你的无可替代能力在哪?大家都是销售经理,你的竞争者和你一样都能言善辩,那么,你的无可替代能力在哪?在工作上,你若要想有所成就,你真的要有点不一样。
1.成为稀缺俗话说:饥不择食。对一个饥饿至极的人来说,一个又硬又冷的白面馒头也会被视为第一美味,这一简单常识被西方经济学者归纳为“效用理论”。这一常识也被聪明的商家广泛地运用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小米手机就运用了这种“饥饿营销”法。
在小米手机二代产生以前,小米CEO雷军主持了产品发布会,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小米二代的高端配置和新功能,并公布了它的低廉价格。之后这段视频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大大加强了小米品牌的知名度,有效地提升了小米手机的市场地位。
由于到预售还有一段时间,超高的性价比使得消费者能够长久保持较强的购买欲望,消费者开始变得饥饿,预售期越临近,饥饿感越强烈。“在饱足的人眼中看来,烧鸡好比青草。在饥饿的人眼中看来,萝卜便是佳肴。”——萨迪
由于小米手机的供应量不足,必须通过定时抢购才可能拥有,更是引发了消费者的关注和抢购热潮,小米手机也由此获得巨大成功。其实这利用的都是产品的稀缺性,如果供过于求,那么我们就不会想到去抢购了。人才亦是如此,只有稀缺性人才,才会让人去争抢。
一个人是否能够创造价值,决定其是否值钱;而一个人所拥有的能力是否稀缺,决定其能够值多少钱。其实创造价值并不难,而让我们大多人感到郁闷的是自己明明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却比不上那些创造小价值但属于稀缺性人才最终获得的多。
最终的原因是,你虽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但诸多人在你这个位子上都可以创造出来,你创造的价值是得益于所在的平台,离开这个平台你可能什么都不是。
想要让自己成为稀缺性人才,在职场中不可替代,务必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姿态,不断迭代自己的思想,多看书,多交流,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一步的思考,这或许也是出路之一。
2.打造职场垄断力在传统观念中,垄断似乎没有竞争受欢迎。比如,竞争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价格。但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人来说,竞争降低了他们的利润,让他们很难享受到成长和发展的果实。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竞争忽视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天赋。比如,你会写代码,但销售部门对于销售KPI的竞争要求,就会让这个特长无法发挥。这时,竞争很可能会让你成为无人赏识的普通员工。所以你应该充分发挥特长,让它成为独一无二的垄断力。职场垄断力要求核心技能的水平要比周围人要好得多,尽量拉开差距。
当职场垄断力初步建立时,身边的同事会有意无意地帮你扩散和宣传。其他部门的同事也开始对你产生了解和信任,与他们的合作也更顺畅。这就是职场垄断力带来的传播效应,垄断力越强,传播得就越广。
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要做到职场垄断,就必须在领域内成为第一。因此,你要选择那些比较小的领域,在一个小领域里成为第一更容易。
当你成功地占领一个领域,接下来就要逐步打入其他领域或者部门。比如你已经是公司的PPT高手,此时你可以学习财务、公司管理等,参与公司管理及战略的制定。
很多人工作能力很强,但是忽略了重要一点:与他人合作。如果触碰了他人利益的方式是很难建立职场垄断力的。比如销售部门接了一个大单子,在面临技术或者专业上的难题时,你舍弃了团队力量单独攻克,虽然自己业绩提高了,但从宏观上看却远比合作差得远,此时你就陷入了竞争的困境,而无法构建自己的职场垄断力。
现在网络上有一句话很火,叫做“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行走在职场江湖,若没有一两个出众的技能傍身,随时都有被替代的危险。在组织中,最核心的人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而是那个无可替代的,或者是被替代时花费成本最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