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021-06-24 · 央视上榜品牌,专注培养汽车人才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 ~ 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 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增长得都要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 ~ 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
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国内新能源行业融资规模自2018年进入下行趋势
从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事件数量来看,2005-2017年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18年新能源行业融资事件由2017年的121件,下降至68件。2019年新能源行业的融资事件有70件,2020年1-3月中旬新能源行业融资事件数量有9件。
从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规模来看,2005-2019年新能源行业投资金额呈现倒U型,2017年达到峰值254.25亿元,2019年全年新能源行业的投资金额为176.27亿元,同比下降14.78%,2020年1-3月中旬新能源行业的投资金额达到34.34亿元。
2019年国内太阳能行业融资事件11件,金额达到21.07亿元
从太阳能源行业的投资事件数量来看,2009-2019年整体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18年太阳能行业融资事件由2017年的23件,下降至9件。2019年新能源行业的融资事件有11件,2020年1-3月中旬新能源行业融资事件数量有1件。
从太阳能行业的投资规模来看,2009-2019年新能源行业投资金额呈现波动变化,2017年达到峰值34.28亿元,2019年全年太阳能行业的投资金额为21.07亿元,同比增长384.37%,2020年1-3月中旬太阳能行业的投资金额达到0.12亿元。
现在我国多数光伏企业融资成本在8%左右,部分企业甚至高达10%以上,而境外融资成本多在3%-5%左右。高额的融资成本使得我国光伏企业成本高企,大幅侵蚀企业利润,严重制约光伏制造业的技术改革和新技术产业化。目前国内光伏市场融资渠道非常单一,主要依赖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一旦补贴不到位或贷款未获批往往步履维艰。在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融资不易的光伏产业带来了希望,诸如绿能宝、光伏宝之类的光伏理财产。
此外,近年来比较火热的光伏互联众筹也是创新的融资方式之一,所谓光伏互联众筹是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光伏电站项目并募集众多非金融机构资金参与光伏电站的建设。
2019年国内风能行业融资规模3亿元
我国已建成的风电场在投融资方面多以政府投资为主,辅以外国政府、联合国机构以及世界银行等的贷、赠款以及国内的配套资金等。符合条件的单位根据情况申报立项,并提交可行性报告,通常只要可行性报告的收益率指标满足行业发展标准即可获得批准,并得到拨款或政府信用下的商业银行贷款。
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地方的建设资金投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争夺项目时往往忽略对项目本身内部收益率的真实性审查。默许经营业主根据项目的收益率等评价指标,通过反推财务指标、低估投资及运营成本等方式来满足项目审批要求。作为执行机构的建设单位及项目业主对改善项目的经济性,提高投资收益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通过项目的建设行为拉动经济发展成为上马项目主要的动力和目的。
从风能行业的投资事件数量来看,2005-2019年整体呈现波动变化,2019年风能行业的融资事件有3件,2020年1-3月中旬新能源行业融资事件数量有1件。
从风能行业的投资规模来看,2005-2019年新能源行业投资金额波动变化,2019年全年风能行业的投资金额为5.87亿元,2020年1-3月中旬风能行业的投资金额达到0.27亿元。
2019年至今国内核能行业融资规模为0
由于核能具有其特殊性,其建设与规划都要经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国家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查,其融资方式主要由国家政府审批投资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广东核电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三大集团的融资组成。
从核能行业的投资事件数量来看,2017年核能行业融资事件1件。2019年核能行业的融资事件有0件,2020年1-3月中旬核能行业融资事件数量有0件。
从核能行业的投资规模来看,2005-2019年核能行业投资金额呈现倒U型,2017年融资金额0.3亿元,2019年全年核能的投资金额为0亿元,2020年1-3月中旬核能行业的投资金额达到0亿元。
2019年至今生物质能行业融资规模为0
由于中国在电源建设方面采用火电项目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配比的政策,国内外各大电力集团广泛介入,抢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虽然通过大的电力公司比单纯的生物质能项目公司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但是大型电力公司并没有深度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内在驱动力,无法在发电技术、发电设备等各个领域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这不利于该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内虽然也开始采用BOT模式融资,中国生物质能行业投融资模式及渠道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单一。而生物质能行业是初始投资额要求较高的一个行业,因此,中国应当不断尝试、采用新的多元化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同时也应当建立专门的能源基金,使资金来源多元化。
生物质能建设项目要求较高的初始投资,因此需要稳定的投融资渠道和优惠的投融资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生物质能的投入,但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外尤其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区每年对生物质能的开发投资力度很大,而中国在这方面给予的关注要明显少得多。生物质能发电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资金短缺和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障碍,除了需要有政府的扶持政策外,还需开拓确保整个规划资金需求的融资渠道及其融资方式,应积极开拓并建立有效的国际、国内融资渠道,通过不同的融资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
从生物质能行业的投资事件数量来看,2017年生物质能行业融资事件1件。2019年新能源行业的融资事件有0件,2020年1-3月中旬新能源行业融资事件数量有0件。
从生物质能行业的投资规模来看,2017年投资规模1亿元,2019年全年生物质能行业的投资金额为0亿元,2020年1-3月中旬新能源行业的投资金额达到0亿元。
中国新能源行业融资前景
新能源企业一般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我国境内融资存在困难。首先,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规模不大、前景不明的中小企业;其次,中国的风投或私募基金难以对某个行业进行长期深入研究,不了解技术成熟度等关键性问题,对投资新能源持观望态度。第三,中国市场变数相对较多,像市盈率等关键数据难以准确计算。
目前国内电站处于洗牌的过程中,洗牌的过程中,国企和民企的选择截然不同。国企在发展的压力下,必须加注在风电、光伏领域,而且主要精力放在大型基地项目上。而民营企业则在逐步出售原来的地面项目,补贴拖欠是原因之一,但核心问题还在于部分民企杠杆过高、成本过高。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新能源领域。这些不良贷款的记录直接影响了银行对新能源企业和项目贷款的态度。新能源行业下一步的融资前景依旧严峻。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