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由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相比于原著来说,电视剧的人物饱满了很多。比如在电视剧中被改姓何的贺知章,在原著里就是个坏得很的糟老头,心心念念全是朝堂斗争,对于张小敬抓贼这件事并不怎么上心,有时候还出来捣个乱,跟李必也是面和心违,两个人在暗暗较劲。
但电视剧里的何老就丰满了很多了,一边顾念着朝堂,一边也支持着李必,夹在两者中间,努力周旋,长袖善舞,尤其是跟祆教长老的周旋,立马就将一个政治老手的功底展示出来了。在原著中,这还是张小敬教的他。
同时,他跟李必的师生感情也很动人虽然有过要阻扰的意思,但一看李必展露出为国为民的心,还是会尽力去为他争取,眼睛里满是欣赏和宠溺。这样一个形象,远比原著来得更有层次,也更遭人喜欢。再比如崔器这个人物,在原著中基本上就是纸片一样单薄,纯粹的工具型人物。
但在电视剧里,不但给他加了和哥哥之间的情感戏,而且还把张小敬对长安城百姓的眷恋转给了他,原著中原本是张小敬跟姚汝能说那些关于大雁塔上的小沙弥、升道坊里做毕罗饼的老头、东市驯骆驼的阿罗约、练舞跳得磨烂脚跟的李十二的故事。但在电视剧中,变成了崔器讲述这些事,并发愿要守护这些不起眼的黎民。
再来说剧情,剧情上电视剧也是比原著更丰满。最典型的例子是第六集,张小敬进入了地下长安,找到葛老问消息,被逼着出卖暗桩。在原著中,这一段相当简练,张小敬道了个歉,就跳出来把人杀了。
但在电视剧中,这一段就拍得相当曲折动人,张小敬的迟疑、犹豫、绝望都被一遍遍地渲染。而两个暗桩,一个主动跳出来,问张帅安好,甘心赴死,令人动容;另一个暗桩林小乙,不但甘心赴死,而且死前跟葛老的对话,一个说“我没有儿子”,一个说要给对方“照顾终老”,又披露出两个人之间如父如子的复杂情感,至少我是看得一直流泪的。
同样是在地下长安,张小敬测试丁曈儿跟秦公子的感情,原著中张小敬把人一放,秦公子就乖乖溜了。而在电视剧里,对两个人的感情刻画得更为有力,尤其是秦公子在张小敬的诱惑下走到了牢房外,还一边回过头来跟丁曈儿哭诉自己对她的眷恋,把一个面对生命与爱情两难抉择的人物的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相比于原著,不但剧情更丰满,对人物的刻画,对人性的挖掘,也来得更为深入。
故事的主线混淆交替的下场,就是导致整部戏的节奏走向失衡。原本应该是《长安十二时辰》,时间紧迫,节奏迅速,但由于中间插入了太多《长安在下一盘很大的旗》的戏,导致全戏的紧迫感被不断地削弱。
而且由于太多非主要人员抢戏,导致这十二个时辰仿佛被无限放大了。当张小敬躺在一边,听丁小瞳用她悠长的歌声唱着“白日何短短”的时候,你完全感受不到白天有多么短,时间有多么急促。对一部二十四小时破案剧来说,这种紧迫感的消失绝对是一个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