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未央》:为何拓跋余不爱视他如命的李常茹,只执着李未央?
文 | 遇见和煦
这深宫之中,唯有尔虞我诈,哪里来的半分情谊,唯有强者才能不受半分屈辱,唯有至高权位,才能与快乐相拥。
这大抵是拓跋余未遇见李未央之前,内心深信不疑地执着。
电视剧《锦绣未央》中,拓跋余是一个让人恨不起来的反派角色。他儿时的经历,造就他这一生只能“冷血”待人,视他人为草芥。
他的坏皆因儿时的苦难,一个高贵的皇子,无人爱无人怜,活得不如宫里的下人。一个自小从未感受到半分爱的人,又怎么以爱的方式去对待这人世间的一切,他的遭遇确实惹人怜。
逃出黑暗,是拓跋余心中的执念,他的坏,他的冷漠,无疑都是一种逃避。或许就是他有救赎自身的念头,故而,此生他遇见了白月光李未央和炙热之光李常茹。
“白月光”李未央从始至终未爱过拓跋余,她对拓跋余只有“冷漠和恨”。与之相反,李常茹这一生只痴情于拓跋余,自儿时初见拓跋余,她的心就只有拓跋余这一个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李常茹可以为拓跋余付出所有,她的爱是炙热感人的。
曾经不懂为什么拓跋余不爱李常茹,只执着于李未央。如今三刷《锦绣未央》,终于明白其中“蹊跷”。
拓跋余这么要强的一个人,终是败给他自己。此生爱而不得,还辜负了本该爱该珍惜的李常茹。
一、一叶障目,拓跋余困在自己的人生模式里:爱而不得是他对自我的印证
我们所经历过的种种,潜意识都替我们记着。孩童时期的经历,我们总以为被忘记,却深深植入在潜意识里。
我们儿时对周遭事物的解读,会成为我们对自身人生的解读,形成一种模式。
如果不曾觉察出自身为自己设置的限制,那么此生走不出这个反复循环的圈子。
一个自小被冷落,得不到父母半分关注和爱的孩子,他打骨子里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拥有自己所渴望的爱和温暖。
拓跋余的童年着实很苦,亲娘是罪妃,虽被养在得宠的妃子名下,但是受尽各种苦楚,时常被关在暗房,无人顾及他的恐惧。
故而,哪怕他已成为别人眼中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心底里都抹不去这种恐惧,夜入寝不得熄灯,否则易进入狂躁状态。
儿时的经历对拓跋余影响很深很深,他骨子里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爱,故而他只会执着那个压根不爱他的李未央。
执着李未央不过是拓跋余给自己设置的限制,他是打心底相信自己是被“遗弃”的,无法拥有自己所渴望的,所以他固执,眼里只有李未央,却看不到那个为他付出所有,倾注全部热情的李常茹。
当然,李未央之所以难忘,还因为拓跋余曾在李未央身上感受到了儿时所渴望却触及不得的温暖。黑暗中,他总是一个人独行,只能与恐惧做伴。李未央是唯一一个在他又陷入恐惧时,陪伴他之人,故而他不愿意放手,哪怕李未央只心仪于拓跋浚。
不是李未央太难割舍,不过是拓跋余太固执,不相信自己值得拥有美好,是他不肯放过自己,敞开心扉去接受除李未央之外的阳光和美好。
二、不配得感,拓跋余没有接受爱的“自信”
一个人越想抓住什么就说明他越缺乏什么。拓跋余之所以紧盯着皇位,为的不过是让天下人认可他的价值。
拓跋余远没有他表面上那般自信,他的内心里实则充满着不配得感和自卑。
拓跋余太缺爱了,心底里太匮乏了,以至于他根本不敢相信李常茹是发自内心地爱他,不敢接受李常茹对他的爱。
拓跋余的多疑实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不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那么纯洁美丽,不相信李常茹对他是百分百的真心。
他内心的匮乏感,对这个世界的恐惧,都让他不能接受李常茹的爱,更别谈爱上李常茹。
拓跋余对这个世界大多是不信任的,所以哪怕是对李未央,他都只觉得自己不会得到她的心,只能栓住她的人。
一个把自己囚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地下室的人,是见不到阳光的。
执着对他恨之入骨的李未央,辜负为他可以付出性命的李常茹,是拓跋余对他自己的“诅咒”,是他为他人生所写的悲剧。
三、因果相随,你便是人生最大的“因”
佛家有云:思想造业。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你的信念,你的认知就是你人生经历的起因。
因果相随,种下何种,结出何果。你是无法用一颗“坏”种,结出善果的。
拓跋余这一生与爱擦肩而过,他悲剧式的结局都是因为他思想上的偏执。他自认得不到爱,故而终究落得这般结局。
临了,他终是对爱他如命的李常茹说了一句:对不起,终究是我负了你。
这句话,又何尝不是拓跋余对自己说的,辜负了这一生,从没让自己真正快乐过。
一个自认为不配得到快乐的人,幸福是真的不会来临的。生命本是丰盛富足的,唯有你自己愿意敞开,全然允许美好降临,幸福才会与之相伴。
或许,真的存在命数,但是意识和思想却是自由的,你为自己种下美好的念头的种子,真的会让生命重新走出自己想要的轨迹。
如若拓跋余懂得,或许他真的可以抓住他想要的光和暖,而不必在黑暗中苦熬。或许,他不一定可以得李未央的心,不一定是李常茹在身旁,但是一定是快乐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