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这个人

 我来答
爱创文化
2022-06-23 · TA获得超过991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9万
展开全部
毕国文   10号

   “浩然正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礼之常,无足怪者。”这是苏东坡在老练之时写下的碑文,但我们在东坡壮年之时便发现了这发展的征兆。

在苏东坡的政治生涯中,苏东坡并非只身闯天涯,除了他的妻子伴其顺逆枯荣,其弟苏子由同样给予了东坡无微不至的照顾,并且很大部分是在政治方面上的。苏东坡也曾感叹道:“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两人攻守同盟,虽二人均遭贬谪、排挤,但弟弟苏子由性格相比于东坡的刚烈来说沉稳、实际得多,常常能够相时而动以明哲保身。但苏东坡当时还很少考虑这些,他急躁,性情放浪,爱幻想,有诗人的情怀,遇到品行恶劣的人或是社会的阴暗面,亦或是不满时局时,都会觉得“如蝇在食,吐之乃已”经常直言不讳,出言不慎。正因此苏子由常常劝他不要过分计较时弊,并称“一日空闲长似两日”可以长寿,劝他“三缄其口”,事实也证明苏子由的宦海生涯确实比东坡走的更远一些, 而苏轼仍然无法容忍与满朝小人同呼吸一片空气,仍然我行我素。后来在苏东坡在四十岁以后半生漂泊不定,从显贵一直贬到卑微小吏,尝尽世间疾苦之后,也自嘲道:“我有的不是学问,而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两兄弟之间的性格差异是导致人生经历出入的根本原因。但这些差异反而使两兄弟像是两个齿轮,相互有差却强劲地咬合在一起。

苏东坡的“言”在当时是很出名的,他曾经上神宗皇帝“万言书”,论辩是非、讥评时事,目的是为了让神宗改变当时不可一世的王安石变法。虽不久即遭罢黜,此时的苏东坡仍然踌躇满志,有大不了“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常常一时兴起作诗几首,却被好事者诬陷,强加对君主大不敬的罪名,从而发展成一时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身陷囹圄,对于这黑暗的政治环境,如东坡也只能苦笑道“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了。

俯卧之间,已成陈迹。但苏东坡不失落,他始终认为秋风、明月本无常主,当时尽情去感受便了无遗憾了,这便是天生乐观达人的好处,随遇而安。在杭州做太守时,毫无对权贵的不舍,唯有兄弟手足和百姓民生。他在为杭州奉献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诗句。然而像他这样的性情中人很难通达仕途,诗人、政治家本来就相互矛盾,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结合苏东坡做的极差,或者说是因为感性部分过于强烈、难以妥协吧。自道:“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东坡非神人,但绝对称得上圣人二字。他不完美,有着很多世俗的痕迹。但这也是我们觉得他平易近人、喜爱他的原因。

"7C7]7�B|�}��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