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西藏

 我来答
阳春春雨临西
2022-07-18 · TA获得超过106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2.9万
展开全部
十几年前,一个在西藏工作的女子,因为患了癌症在北京治疗。我与她偶然相识。得知我从未去过西藏后,她劝我一定要去看看拉萨的云彩。

后来我便将此事写了篇文章《你一定要来拉萨》。

春霞时任意林集团图书策划人,她做的书我当然感兴趣。只是一想到“患病”和“西藏”这样两个词,便没来由有一种悲伤感。

这题材还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

那是三毛在失了荷西后的一场孤独之旅,翻开书,悲伤便是满怀。

彼时正要过春节,我很怕看到一个太过沉重的题材,就说先不看了吧。

春霞说,这本书写了很多的西藏,也许你可以了解一下。

我同意了。实际上我同意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想更多地了解西藏,而是因为我想看看青春文学。

我很快就收到了作者苏丹卿寄来的书。

一拆开包装,我先就被封面那干净清纯的蓝色给打动了。

那很符合我对西藏的想象,西藏的云不正该是这样的吗?

而书名《我们终将在路上释怀》也令我动心。

平日里,我拿到任何一本书,总是迫不及待第一时间打开,先大致浏览一下,然后再慢慢阅读。

很奇怪的,这本书我却竟没当场打开。

我不知道书中会释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我不知道一颗年轻却脆弱的心脏,会在漫漫藏路上经历怎样一场翻云覆雨,才能最终得到救赎。

太沉重了。

有时与一本书的相逢,也如同与爱情的遭遇,需要等待一个契机。

于是束之高阁。

春天来了又走了。

夏天也到了。

我的眼睛常会扫过放在床头的这本书。

想: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那时我的腰又坏了,每天被迫躺在床上,在网上看着朋友们八方游走,心生羡慕。

他们的眼睛将看到一个多么丰富的世界,那个世界里该有多么精彩的故事。

我的目光频频扫过封面上那蓝色的天空。

奇怪的是,我仍然没有打开。

我是在等待一个心境澄明的日子吗?

直到我遇到了一个人。

那天骑车走在路上,远远看到前面有辆车正慢慢前行,车身上印着国旗和一个身穿迷彩服的男人照片。还有一面五星红旗高高插在车上,随风飘扬。

我靠近了那辆车,看到车身上写着“海哥徒步”几个大字。

凡事都好奇的我立即跳下车,看到车的前方有一个黑黑瘦瘦的男子,正驾着车把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问他要去哪里。

“我要去西藏!”

男子干脆地回答,继续往前走,头不抬,脚未停。

我问他能否停下车和我聊一聊。

男子停了车。

我们就站在马路边,在都市的人来车往中聊天。

我且按照他的网名叫他海哥吧。

海哥今年四十九岁。是包头人。从初中毕业到出发上路前,他一直当瓦工。

他说自己学习其实挺好的,玩儿着都能考七八十分。但处在叛逆期的他,就是不想上学。

“要是那会儿好好上学,我也就考出去了。”

黑黑的脸上,目光炯炯。

问他为什么要去西藏?他说人不能一辈子窝在一个地方,总得看看外面的世界。网上那么多徒步 旅游 的,他觉得自己也可以。

这辆车是他亲手做的。他从春天出发,已看过了北京天津,再沿着我家乡的城市向太原而去,等过年时就该到西藏了。

从出发那天起,他就注册了快手,至今也有近四千粉丝,每一条动态都有成千上万的播放量。

大部分围观者都是给他点赞的。我问:“难道没人说你有病吗?”

海哥笑了。

海哥应该不缺钱。老婆开干洗店,一对双胞胎儿女。儿子是厨师,女儿是售楼小姐。

但他说走就走了。

要在五十岁之前做一件想做的事。

“再不走,我就老了。”

因为这个海哥,回到家我就打开了苏丹卿的书。

不管内容是不是沉重的,我都想看看作者为了什么而出发。

在书的飘口处,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

“我曾问过一个人,你会带我去撒哈拉吗?

他点点头,这个期待,像是生命里撒下了种子,我每天都在渴望它会发芽,然后生长。最后在某一天盛开成花。

如果有爱情,就该和最爱的人去走一趟。

尘世如潮,人来人往,与其独自等待,不如自己先去经历一番。也许有一天,心中的期待就开花了呢!”

而书的内容,就是作者在西藏一个月的游记。

去拉萨,是因为“想在拉萨等一场雪,需要来一场雪,将这人间陈旧的事物覆盖。”

我必须得说,我非常佩服苏丹卿。以她那样一颗脆弱的心脏,难道不害怕高原反应,命丧旅途吗?

我甚至想,她是否带着一颗决绝的心而上路的?

苏丹卿的母亲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西藏这样一个地方,不知道西藏对于女儿的心脏是一个危险之地。所以苏丹卿每年都会瞒着母亲去拉萨。

而这一次是坐了火车。只有坐在火车上,才能看到雪山,湖泊,星空,牦牛和朝圣者。

看到“窗外的世界是死的还是活的”。

为了旅行不那么寂寞,也为了看到的世界不是平面的,她还带了旅伴阿月与茉莉。

在人们的心中,西藏是圣洁之地,去西藏就是为了灵魂的洗礼,而每一个去西藏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故事。

在苏丹卿的眼中笔下,去西藏的人大多与爱情有关。

火车上那个瞒着妈妈到西藏的九五后男孩,就是为了爱情而来。他爱的女孩子到过西藏,拍了很多照片,答应他只要能找到照片中的所在地,就做他的女朋友。

而那个在八廓街摆地摊儿的流浪歌手独白,为了前女友而在拉萨成了“藏漂”,总是背着一把破吉他,琴弦上弹出的旋律都是悲伤。

那个来自昆明的婚纱摄影师大雄,这辈子的梦想就是带着自己的女人,去西藏的某一座雪山拍一组婚纱大片。

而这也是作者的梦想。幻想有一天,那个被她叫做张先生的人能够陪她去西藏,身穿婚纱,坐在站满藏人的火车厢里,用大广角拍下周围所有的人。

作为一个九零后女孩儿,苏丹卿有一双清纯的眼睛。她用这样的眼睛看西藏,看世界,用青春文学中难得平实的文字,满怀善意描摹她遇到的人和事。

比如她在独白带领下,去丹杰林寺看到的那位守灯老人。

“我收起相机走了过去,朝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顿时一惊。蓝色铁皮的屋子里,燃烧着百盏酥油灯。一位年迈的老先生正拿着钳子将燃尽的酥油灯盏一个一个地夹到纸箱子里。这样的画面一下子燃烧到我心里去了……我的灵魂被它从身体里召唤出来了,好像跑到了某一盏酥油灯里,我不知它变成了什么,到底是正燃烧的灯芯还是烧着火的酥油?……只是没想到,曾经不能见的,现在都在眼前。”

酥油灯盏是佛前的圣器,而对于整日守护它的护灯人,在作者看来,便是一位使者。

老先生不太会汉语,作者也不会藏语。二人无法交流,而在佛前似乎也无需语言交流。

老先生将燃尽的灯盏挑出来,抱到门口坐下,准备将它们擦拭干净。

作者蹲下来想帮他。老先生便递给她两条哈达。

读到此处,我与作者才一道明白,原来擦拭圣器是要用哈达的。佛前圣器,沾不得一点人间尘土。

“当我本该很期待一场风景的时候,却发现欲见不能。失落之余,上帝赋予我另一场美好。我越来越相信失去并不是真的失去,而是另一种得到。”

作者很善于讲故事,这样的细节在书中比比皆是。

书中描绘了西藏的独特风光,蓝天白云下无边无际的公路与草原,草地上飒飒作响的经幡。

书中也详述了拉萨的市井生活。八廓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大昭寺前晒太阳的背包客。踮着脚转经轮的小女孩,寺庙里修行的少年。

苏丹卿的文字温婉细腻而又克制,毫无夸张渲染之处,但我们已被她的文字引领着,走进了西藏这一片人们心中的庄严圣地,而灵魂也在那一刻变得宁静庄重。

旅行的意义便在于此吧,看到丰富的外部世界,也发现最原始本真的你自己。

或许这正是作者苏丹卿通过此书想传递给读者的。

为了丢失的爱情,原本是杂志社主编的独白一直背着他的破吉他流浪在高原。退伍兵大雄的爱情死了,而他依然在执着地寻找梦中的雪山。

作者苏丹卿呢?她脆弱的心脏居然经受住了高反的考验——虽然是靠救心丸救了一命。

而途中遇到的人和事,也令她豁然通透,“不是所有的结局都该圆满。人生之所以有悲剧,不是因为艺术,而是有了悲剧人们才懂得珍惜。”

“我应该重新看看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人与物,太阳与月亮,哪怕突然的一场雨,也是重新感受。就当给不舍的悲剧留个空白吧。那里什么也不写也不画,就等着风来。”

《我们终将在路上释怀》一书的风格有沉重,有忧伤,就像我之前预料的,读过了就会放不下。

独白、大雄、小女孩、护灯人以及每一个在八廓街上摆摊或晒太阳的人,个个鲜活生动,我无法放下。

但作者又会告诉你,放得下放不下的都可以放下。

“如果心中有恨,就到拉萨晒太阳吧。安静地盘坐下来,像一朵莲花。”

人们总是渴望外部世界。

旅行是了解外部世界,增长见识最直接的途径。

世界那么大,总得去看看。

有的人想去了解别人,有的人想去了解自己。

所以,我遇到的那个海哥义无反顾地上路了,要在五十岁之前看看他不曾见过的世界。

作家毕淑敏说过,“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

不一定去西藏,也不一定有宗教信仰。旅行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在路上便已是修行。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无论目的地在哪里,请做最重要的一件事:现在出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