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寒夜》文本的裂隙与风格的成熟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陈国恩教授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巴金的作品《寒夜》。
第一个例子是陈教授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巴金的〈寒夜〉:文本的裂隙与风格的成熟》。他写这篇的文章,契机是他在读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的过程当中,为他笔下人物的命运而悲痛,但同时又强烈的感觉到,巴金在一些关键人物的处理当中存在明显的矛盾,主要是其中的一个女主角曾树生。
曾树生跟她的丈夫汪文宣是大学时候相识的同学,自由恋爱走在一起。汪文宣是一个觉新式的人物,性格非常的懦弱。曾树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她在银行里当一个职员,并且扮演了一个花瓶的角色,漂亮、热情、招人喜欢。由于在抗战这么一个特殊的背景当中,也更由于家里有一个婆婆,不讲道理思想守旧,不认可他们自由恋爱的这么一个婚姻,甚至骂她的儿媳妇是她儿子的姘头。汪文宣重病懦弱,生活几乎陷于绝境,家里基本上是靠曾树生的收入来支撑的。在这个环境当中,婆婆都跟曾树生产生了剧烈的矛盾,让曾树声几乎忍无可忍,仅仅是基于对丈夫的一份真诚的爱,勉强的维持了这么一个夫妻关系,但是到最后矛盾越来越尖锐,婆婆表现的蛮横无力,所以最后在大吵之后,曾树生强烈的要求提出离婚。
汪文宣出于对妻子的真心诚意的爱,想放曾树生一条活路,答应了离婚,说你走吧。而曾树生提出这个离婚要求的时候,是希望汪文宣能够阻挡反对,同时她又意识到汪文宣不会提出这种反对意见。在这么一种不愿意,但同时又渴望走出家庭的这种强烈的心理冲突当中,一对夫妻劳燕分飞。
曾树生最后是跟着她银行里一个陈主任,财大气粗充满活力的陈主任,一起到兰州银行的分部去任职。这些一直写得非常精彩,但是问题在于作品的结尾部分,曾树生几个月没有收到汪文宣的来信,她非常牵挂,其实汪文宣是在抗战胜利的那天晚上去世了,他听见门外鞭炮的声音得知抗战胜利了,他就讲了一句,树生会回来了,但是他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候与整个世界告别,这是一个很悲剧的结局。
而曾树生几个月没有得到信息,她非常牵挂,又从兰州飞往重庆,期待着跟丈夫相会。可是走到她熟悉家里的时候,打开门迎接她的是一张陌生的面孔。询问之下,新的房客告诉她汪文宣死了,婆婆带着他们的儿子不知所终,作品的最后是曾树生徘徊在重庆寒夜的街头。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忧伤的故事,陈教授当时感觉到的问题在于,巴金在处理曾树生回来的时候,
发现问题:
故事情节发展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逻辑。
明显的不符合曾树生的个性以及她跟这个家庭之间当时已经明确的这种关系。
按照曾树生的性格,她已经跟汪文宣决裂:①她不可能回来,②回来也不会怀着期待破镜重圆的心愿。
当然也有可能回来,但是回来不会是怀着一种期待,破镜重圆这样一种心愿。最多就是说几个月不知他的信息,想回来了解情况或者说处理后事。她离开家庭已经解决以前无法解决的矛盾,跟汪文宣割断了情感的联系,这些困惑留恋已经在她出走的时候解决了,她不可能再由这种感情上的牵累,在几个月不了解丈夫信息的时候,千里迢迢回来。即使要回来,也不是现在这么一种迫切的想重逢的心情。
陈教授觉得这是巴金在处理人物形象发展的过程当中,留下的一个问题。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你能够把她说成是巴金创作的一个败笔吗?
人物性格前后矛盾
情节发展缺乏逻辑性
这是文本的裂隙
那显然很难让人接受,事实上也并非如此。所以陈教授当时就想这是文本的裂隙,裂隙本身以前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这里面切入思考,可以发现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所以他的文章的题目,文本的裂隙以及风格的成熟,就这样萌生起来了。
文本的裂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实,问题在于怎样对此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陈教授的文章分成了三部分,他要把具体问题明晰起来。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文本的裂隙”,这种裂隙,性格的矛盾,前后情节缺乏逻辑性,它是存在的事实。
第二部分:“作者的干扰”,强调这种裂隙,实际上是作家为了某个主观的意图,强烈干预的结果。
第三部分:强调巴金风格的成熟。
这是巴金对于人物性格以及情节发展的一个主观干预的结果。巴金为什么要干预呢?巴金创作的风格在于控诉,他要写小人物的卑微的命运以及他们凄凉的一种结局,以此来控诉封建家庭对于人性的扼杀。而到了《寒夜》这个阶段,他要控诉的是社会。
我的创作就是要控诉,
喊出被压迫的他们对生命的内心的悲愤,
我要跟这些人物一起哭泣。(巴金)
这是巴金的一种风格,他要控诉当时重庆在抗战的环境当中,社会的混乱,当局政-策的破产。为了加强这种控诉的效果,我们就可以理解,曾树生离开,让汪文宣在孤独当中死去,这已经有一种很强的控诉力量,但是他要进一步加强这种控诉的力量。怎么办?让曾树生从兰州回来,让她亲历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让她徘徊在重庆街头寒冷的夜晚,这种控诉的力量是震撼人心的。
巴金需要有这么一种效果,假如说写到曾树生离家出走从此不知所踪,作品情感的控诉的力量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强烈。让曾树生回来,让她亲眼目睹生离死别那么一种遭遇,让读者因此心里感受到强烈的颤动,在强烈的同情心当中,把愤怒的方向指向当时的现实,对国民党当局发出一种愤怒的呐喊,这是巴金的主观的意愿,所以曾树生必须回来。
怎么样让她回来呢?虽然回来不符合曾树生的性格,但是巴金强烈的意愿要她回来,所以他必须写曾树生怀着强烈的夫妻团圆的一种期待来到她原来的家庭,最后给她这么一个凄凉的结局。
巴金在这部小说当中,
就是为了加强对社会,对国民党统治的控诉,
他不惜违反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
以及故事情节的逻辑性,
安排了一个生离死别的结局。
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强调是作家干预的结果。
从巴金的《家》到《寒夜》,巴金创作的风格的确是走向成熟,更显示出巴金个人的特点。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心灵当中,展现心理发展的辩证法。前面讲人物的性格存在前后的矛盾,但巴金艺术的技巧,足以让这一种性格的裂隙,文本存在的裂隙尽量加以弥补。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巴金的技巧,在汪文宣跟曾树生两夫妻几次关系要面临破裂的时候,其中有一次是曾树生回来,听说汪文宣上班去了,她跟婆婆讲文宣不是身体不好啊,为什么上班去呀?家里需要钱我可以承担。这是很好的一种善意的表达,对丈夫的一种关心,但是出人意外的是招来了婆婆的一顿臭骂。婆婆对他们以前的自由恋爱耿耿于怀,认为他们没有坐花轿举行正式的结婚仪式,他们是一对姘头。这是毫无道理的,曾树生好意关心丈夫的现在处境,反而招来婆婆的一顿臭骂,她勃然大怒离家出走,在路上碰见汪文宣说我要跟你离婚。
夫妻之间的关系到此是无可挽回了,但是巴金的巧妙在于他的设计。怎么设计?他让汪文宣告诉曾树生,我之所以拖着病体到公司上班去,是为了支一点工钱给你生日买一份礼物。在这么兵荒马乱的时代,曾树生连自己的生日都已经忘了,可是她丈夫汪文宣还记得,拼着老命到公司去上班,为了给她一份生日礼物。你说这份感情能不能打动人心啊?圣怒之下的曾树生听到汪文宣的这一说明,马上心软了,和好如初一起回家。
巴金在组织情节发展矛盾冲突的时候,非常善于用这种技巧来弥合情节发展当中的一种挑战以及困境,克服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矛盾,使它能够顺利的走向另一个高潮。这显示出巴金艺术表现技巧的成熟、细腻、蕴贴。同样我们讲曾树生最后从兰州回到重庆,不符合她的个性,但是巴金充分利用了曾树生跟汪文宣他们自由恋爱所建立起来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使得读者也能够在一种同情当中,忽略她的性格上存在的裂隙,认可曾树生回家看看她丈夫的这种现在处境,所以这种矛盾就掩盖起来了。
而更受到一种强烈震撼的是,曾树生回家以后亲人已经不知所踪,那一种悲剧的结尾,让这种悲剧的结尾打动了人心,同样激起了对人生的一种问题的思考,对当时社会混乱的一种愤怒,也就认同了巴金一个设计的主题寒夜。作品开始是重庆逃避大轰炸的一个晚上,它的结尾是曾树生徘徊在重庆的清凉的街头,形成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结构,同时表达了一个忧伤,而且包含着愤怒的情绪,具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不是巴金的风格走向成熟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吗?
所以我们既要提出文本的裂隙,但同时又强调,这个裂隙是巴金干预的结果,而巴金又有足够的艺术的功力,使这种干预显得比较自然。这是陈教授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发现的问题,他认为提出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理解《寒夜》这部作品的主题有那么一点点帮助。
第一个例子是陈教授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巴金的〈寒夜〉:文本的裂隙与风格的成熟》。他写这篇的文章,契机是他在读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的过程当中,为他笔下人物的命运而悲痛,但同时又强烈的感觉到,巴金在一些关键人物的处理当中存在明显的矛盾,主要是其中的一个女主角曾树生。
曾树生跟她的丈夫汪文宣是大学时候相识的同学,自由恋爱走在一起。汪文宣是一个觉新式的人物,性格非常的懦弱。曾树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她在银行里当一个职员,并且扮演了一个花瓶的角色,漂亮、热情、招人喜欢。由于在抗战这么一个特殊的背景当中,也更由于家里有一个婆婆,不讲道理思想守旧,不认可他们自由恋爱的这么一个婚姻,甚至骂她的儿媳妇是她儿子的姘头。汪文宣重病懦弱,生活几乎陷于绝境,家里基本上是靠曾树生的收入来支撑的。在这个环境当中,婆婆都跟曾树生产生了剧烈的矛盾,让曾树声几乎忍无可忍,仅仅是基于对丈夫的一份真诚的爱,勉强的维持了这么一个夫妻关系,但是到最后矛盾越来越尖锐,婆婆表现的蛮横无力,所以最后在大吵之后,曾树生强烈的要求提出离婚。
汪文宣出于对妻子的真心诚意的爱,想放曾树生一条活路,答应了离婚,说你走吧。而曾树生提出这个离婚要求的时候,是希望汪文宣能够阻挡反对,同时她又意识到汪文宣不会提出这种反对意见。在这么一种不愿意,但同时又渴望走出家庭的这种强烈的心理冲突当中,一对夫妻劳燕分飞。
曾树生最后是跟着她银行里一个陈主任,财大气粗充满活力的陈主任,一起到兰州银行的分部去任职。这些一直写得非常精彩,但是问题在于作品的结尾部分,曾树生几个月没有收到汪文宣的来信,她非常牵挂,其实汪文宣是在抗战胜利的那天晚上去世了,他听见门外鞭炮的声音得知抗战胜利了,他就讲了一句,树生会回来了,但是他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候与整个世界告别,这是一个很悲剧的结局。
而曾树生几个月没有得到信息,她非常牵挂,又从兰州飞往重庆,期待着跟丈夫相会。可是走到她熟悉家里的时候,打开门迎接她的是一张陌生的面孔。询问之下,新的房客告诉她汪文宣死了,婆婆带着他们的儿子不知所终,作品的最后是曾树生徘徊在重庆寒夜的街头。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忧伤的故事,陈教授当时感觉到的问题在于,巴金在处理曾树生回来的时候,
发现问题:
故事情节发展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逻辑。
明显的不符合曾树生的个性以及她跟这个家庭之间当时已经明确的这种关系。
按照曾树生的性格,她已经跟汪文宣决裂:①她不可能回来,②回来也不会怀着期待破镜重圆的心愿。
当然也有可能回来,但是回来不会是怀着一种期待,破镜重圆这样一种心愿。最多就是说几个月不知他的信息,想回来了解情况或者说处理后事。她离开家庭已经解决以前无法解决的矛盾,跟汪文宣割断了情感的联系,这些困惑留恋已经在她出走的时候解决了,她不可能再由这种感情上的牵累,在几个月不了解丈夫信息的时候,千里迢迢回来。即使要回来,也不是现在这么一种迫切的想重逢的心情。
陈教授觉得这是巴金在处理人物形象发展的过程当中,留下的一个问题。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你能够把她说成是巴金创作的一个败笔吗?
人物性格前后矛盾
情节发展缺乏逻辑性
这是文本的裂隙
那显然很难让人接受,事实上也并非如此。所以陈教授当时就想这是文本的裂隙,裂隙本身以前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这里面切入思考,可以发现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所以他的文章的题目,文本的裂隙以及风格的成熟,就这样萌生起来了。
文本的裂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实,问题在于怎样对此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陈教授的文章分成了三部分,他要把具体问题明晰起来。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文本的裂隙”,这种裂隙,性格的矛盾,前后情节缺乏逻辑性,它是存在的事实。
第二部分:“作者的干扰”,强调这种裂隙,实际上是作家为了某个主观的意图,强烈干预的结果。
第三部分:强调巴金风格的成熟。
这是巴金对于人物性格以及情节发展的一个主观干预的结果。巴金为什么要干预呢?巴金创作的风格在于控诉,他要写小人物的卑微的命运以及他们凄凉的一种结局,以此来控诉封建家庭对于人性的扼杀。而到了《寒夜》这个阶段,他要控诉的是社会。
我的创作就是要控诉,
喊出被压迫的他们对生命的内心的悲愤,
我要跟这些人物一起哭泣。(巴金)
这是巴金的一种风格,他要控诉当时重庆在抗战的环境当中,社会的混乱,当局政-策的破产。为了加强这种控诉的效果,我们就可以理解,曾树生离开,让汪文宣在孤独当中死去,这已经有一种很强的控诉力量,但是他要进一步加强这种控诉的力量。怎么办?让曾树生从兰州回来,让她亲历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让她徘徊在重庆街头寒冷的夜晚,这种控诉的力量是震撼人心的。
巴金需要有这么一种效果,假如说写到曾树生离家出走从此不知所踪,作品情感的控诉的力量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强烈。让曾树生回来,让她亲眼目睹生离死别那么一种遭遇,让读者因此心里感受到强烈的颤动,在强烈的同情心当中,把愤怒的方向指向当时的现实,对国民党当局发出一种愤怒的呐喊,这是巴金的主观的意愿,所以曾树生必须回来。
怎么样让她回来呢?虽然回来不符合曾树生的性格,但是巴金强烈的意愿要她回来,所以他必须写曾树生怀着强烈的夫妻团圆的一种期待来到她原来的家庭,最后给她这么一个凄凉的结局。
巴金在这部小说当中,
就是为了加强对社会,对国民党统治的控诉,
他不惜违反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
以及故事情节的逻辑性,
安排了一个生离死别的结局。
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强调是作家干预的结果。
从巴金的《家》到《寒夜》,巴金创作的风格的确是走向成熟,更显示出巴金个人的特点。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心灵当中,展现心理发展的辩证法。前面讲人物的性格存在前后的矛盾,但巴金艺术的技巧,足以让这一种性格的裂隙,文本存在的裂隙尽量加以弥补。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巴金的技巧,在汪文宣跟曾树生两夫妻几次关系要面临破裂的时候,其中有一次是曾树生回来,听说汪文宣上班去了,她跟婆婆讲文宣不是身体不好啊,为什么上班去呀?家里需要钱我可以承担。这是很好的一种善意的表达,对丈夫的一种关心,但是出人意外的是招来了婆婆的一顿臭骂。婆婆对他们以前的自由恋爱耿耿于怀,认为他们没有坐花轿举行正式的结婚仪式,他们是一对姘头。这是毫无道理的,曾树生好意关心丈夫的现在处境,反而招来婆婆的一顿臭骂,她勃然大怒离家出走,在路上碰见汪文宣说我要跟你离婚。
夫妻之间的关系到此是无可挽回了,但是巴金的巧妙在于他的设计。怎么设计?他让汪文宣告诉曾树生,我之所以拖着病体到公司上班去,是为了支一点工钱给你生日买一份礼物。在这么兵荒马乱的时代,曾树生连自己的生日都已经忘了,可是她丈夫汪文宣还记得,拼着老命到公司去上班,为了给她一份生日礼物。你说这份感情能不能打动人心啊?圣怒之下的曾树生听到汪文宣的这一说明,马上心软了,和好如初一起回家。
巴金在组织情节发展矛盾冲突的时候,非常善于用这种技巧来弥合情节发展当中的一种挑战以及困境,克服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矛盾,使它能够顺利的走向另一个高潮。这显示出巴金艺术表现技巧的成熟、细腻、蕴贴。同样我们讲曾树生最后从兰州回到重庆,不符合她的个性,但是巴金充分利用了曾树生跟汪文宣他们自由恋爱所建立起来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使得读者也能够在一种同情当中,忽略她的性格上存在的裂隙,认可曾树生回家看看她丈夫的这种现在处境,所以这种矛盾就掩盖起来了。
而更受到一种强烈震撼的是,曾树生回家以后亲人已经不知所踪,那一种悲剧的结尾,让这种悲剧的结尾打动了人心,同样激起了对人生的一种问题的思考,对当时社会混乱的一种愤怒,也就认同了巴金一个设计的主题寒夜。作品开始是重庆逃避大轰炸的一个晚上,它的结尾是曾树生徘徊在重庆的清凉的街头,形成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结构,同时表达了一个忧伤,而且包含着愤怒的情绪,具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不是巴金的风格走向成熟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吗?
所以我们既要提出文本的裂隙,但同时又强调,这个裂隙是巴金干预的结果,而巴金又有足够的艺术的功力,使这种干预显得比较自然。这是陈教授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发现的问题,他认为提出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理解《寒夜》这部作品的主题有那么一点点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