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是救了相声还是毁了相声,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关于相声
相声没有郭德纲,依然还是相声,由于市场局限性使它逐渐落寞甚至有被淘汰的风险,但是相声演员就真的没活路了吗?
事实是相声演员的活路一直都在,且在发扬光大,贾玲曾出生相声演员,后来转为小品演员,是相声的基础使她拥有了优秀的应变能力,其实她也在不同的场合曾几次说过自己是一名相声演员。
姜昆,相声大师,虽然人品在郭德纲及他的粉丝轮番炮轰下显得那么狼狈不堪,但他的舞台表现力和正统相声有人骂过吗?甚至郭德纲本人在这里都没胆子指责一句业务水平差,跟姜昆比,他郭德纲还差几条街。
相声这个传统的环境(天桥剧场)下的产物,这个事情是无法脱离这个大环境的变化来单独说的,那么相声这种传统艺术为何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就要看大环境的深刻变革带来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随着传播渠道的极大丰富,作为尝鲜模式的相声,越是经典其传播力度越大,导致经典段子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这时其重复演绎的价值就越来越小。因为其存在的根基已经不再了。
而传播渠道(电视、电台)想尽办法增加受众群体的天然诉求,又进一步造成经典的反复播出,从反向促进了经典段子的自然衰亡。
德云相声特点
德云相声基本没有主题没有故事,大多是网络段子拼凑,加聊天侃大山,一个包袱可以反复磨叨,这种相声当时听著挺乐呵,但过后你什么都没记住。所以德云社没出过什么值得称颂的精品相声。
在表演相声时与观众过度交流,纵容观众随意打断表演、插话,破坏节目的完整性。这里要表扬下郭麒麟和高峰,他们两对的表演节奏相对紧凑,不给观众留口,下面有插话的也基本不接,保证了节目的顺畅。
打造偶像明星,不是谁相声说得好谁火,而是谁长得帅谁火,听相声听出了演唱会的效果,下面都是女粉丝摇旗呐喊打荧光棒。
关于影响
不管承不承认,现在就是个流量的时代,郭德纲做的就是把真正的传统拿出来放在大家视野里,流量可以证明他成功了。
至于是不是救了相声不好说,他给相声找了一条更贴合时代的路,不再是小圈子玩意儿,不再是靠著“我爸爸姓嘛”就能混饭吃的偏门儿,这条路好不好的要等到他死了以后再看,毕竟只要他活著,他开创的相声模式就死不了。
有可能毁了相声么?也有可能,毕竟他这么做抬高了给相声扛旗的标准,之前所谓那么多老先生也罢名家也罢,在他们活著的时候知名度肯定没现在德云社一个三线演员高。
如果没有再来一个大神开创新的相声出圈模式,那么在当前的模式里没人能超得过他,相声就继续衰败呗,反正都衰败了几十年了,之前很多人不也靠著听各路老先生缅怀相声么,以后多加一个郭老先生而已,相声再毁还能毁到哪儿去?
相声本来就是小众的艺术形式,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有一小波深爱它的拥趸,但是它同样面临著后继无人的窘境。
郭老师靠著自己的一己之力,将相声成功推到大众的面前,让它走出了天桥撂地,走进了小剧场,走进了千家万户之中,成为了大众闲暇时的一种娱乐方式。
从这点上来说,郭老师对相声的贡献,不亚于之前的名家大师,推广之功,功不可没。
我觉得从马志明先生明确表态德纲带火了相声,郭德纲算是我们的传承人开始,相声有救了,至少是朝着有救的方向去了。
不是说少马爷有什么问题,而是整体行业有问题,曾经一个非常经典的谣言就是“瓜子不错”
郭德纲到现在为止,最大的问题就是被认为师出无名(老师的师),某刚有矛盾,侯耀文先生时间短,而且去世了,家里还乱,现在少马爷站出来把这个郭背了,在座的谁同意谁反对?
这份承认会极大地降低相声界的内耗,裘英俊的悲剧(不是说这个人如何如何,只是说这个人没专职说相声是相声界的悲剧)不会再重演。
相声由撂地而生,是大众的文化,几十块钱进茶馆喝茶吃瓜子就行。所有人都有资格提出他的喜恶。京津有京津的喜恶,山区有山区的喜恶,南方有南方的喜恶。别总把韵味,雅俗挂嘴上,需要用相声这种大众艺术来提升自己的逼格么?也别把所谓相声艺术和相声行业或其余什么说法分割开如此如此的。相声就是相声,没有说哪个就是搞艺术的相声,哪个就是卖票的相声。雅的俗的,主流的非主流的,都是相声。它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这么一个艺术。盛也好,衰也罢,都是它自己。
时代在变,不与时俱进的话,可能以后就真的没有相声的舞台了,所以,个人认为郭德纲做的还是值得赞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