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养生之道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从古人看音乐养生的作用:
一、“和乐”平心,淫声致病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其平心释躁功能已得公认,用和谐、适中的音乐去感化人的情志,使人达到心理上的平和状态,这种治疗作用我们可谓之“和乐”平心。
从欧阳修宫声数引以治幽忧之疾的案例中可以看到,选用合适的曲目和治疗形式,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保健作用,正如欧阳修在《书梅圣俞稿后》中说:“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气相接,故其疾徐奋动以感于心,欢欣恻伦可以察于声”。他在《国学试策三道》中亦说:“盖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北宋司马光提出“不爽于和”“不失其中”的养生之道,认为“乐极和”“礼极顺”“夫乐之用不过于和,礼之用不过于顺”“中和者,本也;容声者,末也”。周敦颐对音乐养生也提出了“淡和”思想,他说:“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综观以上,诸多古人均认为,“和乐”平心,“音乐者,流通血脉,动荡精神,以和正心”的养生作用只有在优美动听的“和乐”中才能达到。“体育仅运动肢节尚得却病之效,弹琴则并精神而陶冶之,此其所以寿欤?”这或许也是个中道理之一。
与“和乐”相对, 古人相信,不良乐律会导致人体罹患疾病,前述医和的那段话中,所提“中声以降”与“繁手淫声”正是指和缓的适中之声与技巧杂乱的繁复音乐,那时便已指出“繁手淫声”让人“乃忘平和”,劝戒“君子弗听”。荀子明确反对“姚冶以险”的“邪音”,《论衡·纪妖篇》载师旷鼓琴的故事就表达了这一观念:“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云从西北起;再奏之,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堕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平公之身遂癃病”,可见“邪音”确能致病。伶周鸩,也认为许多疾病是由于听了不和的音乐造成的,指出“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
二、移风易俗,莫过于乐孔子曾说“移风易俗,莫过于乐”,提倡以尽善尽美的音乐,通过礼、乐,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认为音乐有利于创造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基础。通过提高个人的素养和修养来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祥和澄澈,这种小而大之的社会效应正是音乐这样一个小艺术带来的大作用。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选用优美精致的音乐确能获得养生效果,一般说来,曲调平滑流畅、柔和温婉、节奏舒缓适中、和声简单和谐、音色典雅古朴、音量轻柔尽现的乐曲,满足了人的内心泰然的需要而达到养生目的。而类似古代“淫声”的迪士高之类非但对养生无益,对一些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是极为不宜的。故“和乐”平心,淫声致病,音乐治疗并非有益无害,关键在于乐曲的选择,这也是我们在音乐养生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
一、“和乐”平心,淫声致病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其平心释躁功能已得公认,用和谐、适中的音乐去感化人的情志,使人达到心理上的平和状态,这种治疗作用我们可谓之“和乐”平心。
从欧阳修宫声数引以治幽忧之疾的案例中可以看到,选用合适的曲目和治疗形式,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保健作用,正如欧阳修在《书梅圣俞稿后》中说:“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气相接,故其疾徐奋动以感于心,欢欣恻伦可以察于声”。他在《国学试策三道》中亦说:“盖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北宋司马光提出“不爽于和”“不失其中”的养生之道,认为“乐极和”“礼极顺”“夫乐之用不过于和,礼之用不过于顺”“中和者,本也;容声者,末也”。周敦颐对音乐养生也提出了“淡和”思想,他说:“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综观以上,诸多古人均认为,“和乐”平心,“音乐者,流通血脉,动荡精神,以和正心”的养生作用只有在优美动听的“和乐”中才能达到。“体育仅运动肢节尚得却病之效,弹琴则并精神而陶冶之,此其所以寿欤?”这或许也是个中道理之一。
与“和乐”相对, 古人相信,不良乐律会导致人体罹患疾病,前述医和的那段话中,所提“中声以降”与“繁手淫声”正是指和缓的适中之声与技巧杂乱的繁复音乐,那时便已指出“繁手淫声”让人“乃忘平和”,劝戒“君子弗听”。荀子明确反对“姚冶以险”的“邪音”,《论衡·纪妖篇》载师旷鼓琴的故事就表达了这一观念:“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云从西北起;再奏之,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堕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平公之身遂癃病”,可见“邪音”确能致病。伶周鸩,也认为许多疾病是由于听了不和的音乐造成的,指出“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
二、移风易俗,莫过于乐孔子曾说“移风易俗,莫过于乐”,提倡以尽善尽美的音乐,通过礼、乐,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认为音乐有利于创造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基础。通过提高个人的素养和修养来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祥和澄澈,这种小而大之的社会效应正是音乐这样一个小艺术带来的大作用。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选用优美精致的音乐确能获得养生效果,一般说来,曲调平滑流畅、柔和温婉、节奏舒缓适中、和声简单和谐、音色典雅古朴、音量轻柔尽现的乐曲,满足了人的内心泰然的需要而达到养生目的。而类似古代“淫声”的迪士高之类非但对养生无益,对一些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是极为不宜的。故“和乐”平心,淫声致病,音乐治疗并非有益无害,关键在于乐曲的选择,这也是我们在音乐养生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