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记承天寺夜游》品味苏轼的孤独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次用心品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我感受到了东坡先生内心那深深的孤独。
在我的内心深处,他是那么乐观旷达,笑傲风雨,纵使一贬再贬,宦海沉浮,他依然自信“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那深深的无奈有谁能够明白;他引吭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故作旷达谁人可以参悟;他狂放不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但谁又能理解如此潇洒乐观背后那极度的悲凉况味。这是何等的气度啊!苏轼,我要向你致敬!
先来看看文章的题目《记承天寺夜游》,这应该是一篇游记,短短六个字透露的信息非常丰富,时间、地点、中心事件,一目了然,还有一个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里面暗含着一个夜游的主角——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初读文章开篇,我感觉苏东坡内心是愉悦欣喜的,自己难以抵挡月色的诱惑欣然出户,去跟夜晚幽会。此时,他是否有朱自清先生那样淡淡的哀愁,我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是常人,那肯定是白天外出游历,为什么他非得选择晚上外出?这似乎不合常理。突然想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那淡淡的哀愁驱使他夜观荷塘,沉醉美景之中,暂时忘掉内心深处的苦闷,若苏轼与朱自清在今夜邂逅,他们应该能够彼此安抚。再往下看“念无以为乐者”,玩味此句,不禁让人感受到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孤单寂寞,可能他经常一个人举头望月,怅然若失,没有人理解他内心深处的苦闷,想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渴望有所作为但又无用武之地,现在竟然变成一个让世俗之人远远躲避的所谓瘟神一般的不祥之物,世态炎凉的喟叹恐怕早已焦灼了他的身心,无可奈何境遇坎坷,连欣赏美景都无能为力,无以取乐,只能怅然若失。
好在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张怀民也被贬到黄州,两人政见一致,情趣相投,际遇相似,命途多舛。在孤独失望时,苏轼马上就想到知心好友,遂到承天寺寻找无处安身只得寄宿于此的张怀民,“怀民亦未寝”,好一个“亦”字,他们二人心有灵犀一点通,“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享受月夜的恩赐,沐浴着柔和的月光,欣赏着月夜的美景,好不惬意,好像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在这佛门圣地——一个如此清幽死寂的地方,一个滋生孤独的场所,一个阴森可怖的所在,一个摆渡灵魂纠缠的临界点,好像也无法摆脱遭馋被贬的厄运,一个多愁善感的幽灵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今晚的月色其实很美,似乎可以聊慰平生。只是,寺庙这样的环境更容易让人陷入寂寞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承天寺里月色如积水一般澄澈明净,月色辉映之下的翠竹和松柏犹如在水中生长交错纵横的水藻和青荇,比喻形象生动,他用凝练的的文字点染出浑然天成,水乳交融的意境,似真亦幻,在这安放心灵的圣地,在这美景的包围之中,苏轼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苦闷、彷徨、悲凉、孤独,“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跨越时空,邀千年的明月入心胸,揽茂盛的竹柏于眼前。美景相似,人心不同,境遇突变,于是发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深沉感喟,“闲人”非“贤人”,这里面隐含了多少潜台词?
苏轼性情豪放但与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格格不入,才会因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遭受四个多月的牢狱之灾,这其中的灾难谁能承受?没想到这样的打击折磨竟然催生了一个坚强的灵魂,虽然被削去了官职,罚去了官俸,在御史解差的押送之下,历经磨难,才到达黄州这个陌生的地方,团练副使,有职无权,没有收入,没有自由,无人理解,无人安抚。一个高贵的灵魂落入万丈深渊,个人的遭遇,家庭的困顿,理想的幻灭,世间的污浊如何才能洗涤干净?他心里的落差如何才能抚平?他内心深处的孤独谁人能够领悟?
苏轼就是苏轼,风雨吹不折他,政敌整不死他,命途多舛依然笑对人生,身处逆境仍然豁达豪迈,孤独寂寞却又激人奋进,政治的失意成就了一个丰碑一样的名字,光照千秋,名垂青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