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上映一周年,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什么?
展开全部
《小丑》上映一周年,记得当时关于这部影片分化两级的评论可谓嗨翻了天,一年多的时间过去,这部电影的很多内容依然值得人们反复回味与讨论。
由于哲学家齐泽克形容《小丑》讲述的是“对 社会 政治秩序与虚无主义僵局的绝望”的那篇文章,很多人都认为这部电影归根结底,就是一篇反 社会 无政府主义的战斗檄文。
右翼和左翼都拿“小丑和其面具”说事,称其为 社会 暴乱的根源和图腾,从而变成了一场“狂欢”。
另外一种争议是在影迷中进行的,觉得“小丑”这一角色失去了原著中代表着“混乱无序的邪恶”这一象征意义,而去寻根究底“小丑何其成为小丑的?”
很多影迷认为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暗示关键点在于小丑的血缘来历和伴随之家族“遗传”性的精神疾病,从而将角色身上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剥夺干净,这是对原著的一种无知亵渎。
这些说法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关键有一点,“符号”和“站队”并不是本片创作团队立足的本意,他们其实最想刻画的是向一切说NO的个人存在主义危机。
也就是说,在往其贴标签之前,他们最想说的是其实是个人的精神危机和混乱状态,然后才是时代变革带给个人的的冲击和再塑。
如果本末倒置了这一点,那么这片就会粗暴地贴上“空洞无力”和各色各抒己见的政治标签。
在《小丑》开场的戏中,华金·菲利克斯饰演的小丑只是个无足轻重的“无名之辈”,他甚至有名有姓——亚瑟·弗莱克。
他和罹患精神疾病的母亲相依为命,冷眼旁观着哥谭市的 社会 运动暗流涌动,在这一刻时,他既没有想到将来会是这场运动的助燃剂和图腾,也没有丧失一个普通人的理想与追求。
在这个时刻,虽然他穷困潦倒,而且需要心理医生辅导,排遣自己内心的绝望与孤独,但总体来说,他并不是日后的“小丑”,他只是一个可怜的中年人。
转折点在于地铁站上发生的那起枪杀事件,注意这个事件的安排。
在这场戏之后,小丑才会真正关注“自己到底是谁”,“是什么样的人”,而在这场枪杀案之前,小丑并没有关心自己的由来和 社会 属性。
他只是卑微地想上档喜剧脱口秀夜间节目,以取悦他人为己任,甚至幻想和漂亮的女邻居谈个恋爱,也就是说对人生还抱有期望。
被施暴后的意外反抗,然后枪杀三人让亚瑟突然间看清楚了自己所处的黑暗深渊。
他是一个无人关怀的人,所寄予的梦想也被其偶像——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莫瑞(罗伯特·德尼罗饰)随意践踏,连恋爱都只能在颅中幻想,一切都是假象,但杀戮让他体会到了另外一种人生,一种可能性。
否定今日的一切,成了小丑顿悟后的人生指南,而“否定”,也变成了本片的关键词。
这是一部为了“否定”而拍的否定电影。
它不仅否定了超英电影的剧作套路和类型属性,还否定了好莱坞 娱乐 至上的准则,是一部反好莱坞体制的电影。
进而,它还否定了主流 社会 秉持的道德观和意识形态,它还否定了理解和站队,否定了梦想与追求,它否定的是一切贴上的 社会 标签和意义属性。
它强调的是“否定”,它并不关心人权,自由,民主和其争锋相对的所有政治概念和秩序,所以它并不想提出什么政治纲领,更没有政治诉求,它连善恶都不想区分(电影中两次杀人在现实世界都是极端邪恶的。)
甚至连虚无本身也否定,亚瑟的阶梯之舞恰恰也是向虚无挑战,亚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变身成为“小丑”。
《小丑》从头到尾围绕的是一个人的精神苦难和存在主义的难题。
恰好在于,它在DC和华纳能够提供资源的框架之内,把DC宇宙漫改电影的概念抽离,它依然成立,这就是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和编剧斯科特·西尔弗的聪明之处,用“小丑”这一身份洞悉了庸碌大众面对世事变迁和自身困境之内心的疑惑。
这一漂亮招数,它跳过了福柯的“文明与疯癫”的二元指代,又直面了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和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
所以,把它视为无政府主义或者单纯的暴力运动的宣言,未免太过简单。
这也是它区别《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的地方。
它剥离了马丁·西科塞斯强行塞加其上的 社会 属性,它更接近保罗·施拉德(《出租车司机》编剧)想要阐述的“存在主义式的孤独和人生困境”,所以说,与其说它是在致敬《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不如说它更抽离在 社会 运动和 历史 变迁之外。
所以它必须存在和依附在一个抽象的世界里,没有比哥谭市这一场合更合适了——从抽象出发,它抽象讨论了人的后现代主义困境。
另一个剧情关键点“与蝙蝠侠的血缘关系”,解读丰富的人总视为《黑暗骑士》一个硬币两面的寓意,从而为光明和黑暗的斗争铺下垫脚,但个人并不同意这种浅显的解读。
托马斯·韦恩是否是亚瑟之父为何要模糊处理,我觉得托德·菲利普斯和编剧斯科特·西尔弗的真实用意恰恰是摒弃蝙蝠侠和小丑在血缘上的联想,但又能让漫画原著粉丝有找到彩蛋的乐趣。
其实《小丑》里更强调的是斩断 社会 属性的纽带,因为人类 社会 里最强的纽带恰恰是血缘,从血缘上否定父母,乃至杀害“父母”(间接杀害托马斯·韦恩),否定血缘带来的羁绊就是亚瑟转变成“小丑”的终极象征。
所以,所有持有派系斗争观念,为之辩护或者反对的人都可休矣。《小丑》这部电影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质疑和反抗性,从而各色派系都能找到与之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它不仅对弗朗西斯·福山所称的“民主的终结”发出质疑,也对宗教信仰和媒体及资本的操纵提出了质疑。
你既可以在其中找到极端原教旨主义崛起的原因,也能找到唱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声音。
你既能找到巴格达迪能成为ISIS的头目的原因,也能找到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的深层动因。
它就像一枚照妖镜,高明折射了现实中 社会 普遍性的各种痼疾,但它并不打算揭示 社会 动荡成因,也不提供 社会 困境的解决方法。
因为所有的主义,无非是人的选择,是人选择了主义和道路,而不是主义和道路选择了人,最终的落脚处还是在于个人的愤怒和怀疑。
这在《小丑》的结尾就可以发现,小丑并不在乎街头暴动和游行示威,他完成了自己的诉求,摈弃了自己的一切,从血缘、亲情和爱情,乃至理想,他独自一人躺在街头的熊熊大火之中。
哪怕其他的人视他为挑战秩序的英雄,但他的孤独还是无从排遣,他也不在乎,从嘴角牵动的是一抹标志性的小丑的微笑。
“我笑是因为我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我只是无名之辈。”在亚瑟摒弃了其 社会 属性时,他反倒成了富有象征意义的图腾,仅仅代表着反抗和混乱之神。
小丑的笑是《黑暗骑士》里邪恶与恐惧的化身,但《小丑》的笑其实是一种对自身乃至对 社会 对客体彻底的否定,从讨他人欢喜的“笑”转变成“我笑故我在”。
如果仅论其内涵,《小丑》的“笑”无疑比《黑暗骑士》丰富得多。
而“笑”也是小丑和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共同的武器,屎屁尿喜剧起家的托德·菲利普斯,曾用层出不穷的笑料让自己变成了R级喜剧之王,但他这次的华丽转身,让“笑”附加了层悲怆的深意,让人深深体会到小丑语录中那句——
“我曾以为我的生活是一出悲剧,但我现在意识到,它是一出喜剧”的反意同样成立,最伟大的喜剧都是笑中带泪的。
华金·菲利克斯的表演深得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些最伟大演员的精髓,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达斯汀·霍夫曼,他无疑从这些电影里得到了很多表演的灵感——《教父》、《冲突》、《热天午后》、《列尼传》、《喜剧之王》、《出租车司机》。
但让他区别于那些方法派演员唯一一点就是,对“笑”的阐释。
从最开始的略带哭腔的笑声到歇斯底里的笑,再到无不嘲讽意味的笑,最终归结到嘴角牵起的恐怖的笑,因为具有丰富层次的笑的表演,从而使得华金·菲利克斯同样和方法派拉开了距离,就像本片和 社会 写实派拉开了距离。
因为“笑”,使其表演附加了一层抽象的味道,从而让本片真正成为了“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的自画像,等待世界新一轮变革的到来。
也因为这层表演上的新意,奥斯卡影帝,实至名归。
由于哲学家齐泽克形容《小丑》讲述的是“对 社会 政治秩序与虚无主义僵局的绝望”的那篇文章,很多人都认为这部电影归根结底,就是一篇反 社会 无政府主义的战斗檄文。
右翼和左翼都拿“小丑和其面具”说事,称其为 社会 暴乱的根源和图腾,从而变成了一场“狂欢”。
另外一种争议是在影迷中进行的,觉得“小丑”这一角色失去了原著中代表着“混乱无序的邪恶”这一象征意义,而去寻根究底“小丑何其成为小丑的?”
很多影迷认为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暗示关键点在于小丑的血缘来历和伴随之家族“遗传”性的精神疾病,从而将角色身上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剥夺干净,这是对原著的一种无知亵渎。
这些说法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关键有一点,“符号”和“站队”并不是本片创作团队立足的本意,他们其实最想刻画的是向一切说NO的个人存在主义危机。
也就是说,在往其贴标签之前,他们最想说的是其实是个人的精神危机和混乱状态,然后才是时代变革带给个人的的冲击和再塑。
如果本末倒置了这一点,那么这片就会粗暴地贴上“空洞无力”和各色各抒己见的政治标签。
在《小丑》开场的戏中,华金·菲利克斯饰演的小丑只是个无足轻重的“无名之辈”,他甚至有名有姓——亚瑟·弗莱克。
他和罹患精神疾病的母亲相依为命,冷眼旁观着哥谭市的 社会 运动暗流涌动,在这一刻时,他既没有想到将来会是这场运动的助燃剂和图腾,也没有丧失一个普通人的理想与追求。
在这个时刻,虽然他穷困潦倒,而且需要心理医生辅导,排遣自己内心的绝望与孤独,但总体来说,他并不是日后的“小丑”,他只是一个可怜的中年人。
转折点在于地铁站上发生的那起枪杀事件,注意这个事件的安排。
在这场戏之后,小丑才会真正关注“自己到底是谁”,“是什么样的人”,而在这场枪杀案之前,小丑并没有关心自己的由来和 社会 属性。
他只是卑微地想上档喜剧脱口秀夜间节目,以取悦他人为己任,甚至幻想和漂亮的女邻居谈个恋爱,也就是说对人生还抱有期望。
被施暴后的意外反抗,然后枪杀三人让亚瑟突然间看清楚了自己所处的黑暗深渊。
他是一个无人关怀的人,所寄予的梦想也被其偶像——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莫瑞(罗伯特·德尼罗饰)随意践踏,连恋爱都只能在颅中幻想,一切都是假象,但杀戮让他体会到了另外一种人生,一种可能性。
否定今日的一切,成了小丑顿悟后的人生指南,而“否定”,也变成了本片的关键词。
这是一部为了“否定”而拍的否定电影。
它不仅否定了超英电影的剧作套路和类型属性,还否定了好莱坞 娱乐 至上的准则,是一部反好莱坞体制的电影。
进而,它还否定了主流 社会 秉持的道德观和意识形态,它还否定了理解和站队,否定了梦想与追求,它否定的是一切贴上的 社会 标签和意义属性。
它强调的是“否定”,它并不关心人权,自由,民主和其争锋相对的所有政治概念和秩序,所以它并不想提出什么政治纲领,更没有政治诉求,它连善恶都不想区分(电影中两次杀人在现实世界都是极端邪恶的。)
甚至连虚无本身也否定,亚瑟的阶梯之舞恰恰也是向虚无挑战,亚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变身成为“小丑”。
《小丑》从头到尾围绕的是一个人的精神苦难和存在主义的难题。
恰好在于,它在DC和华纳能够提供资源的框架之内,把DC宇宙漫改电影的概念抽离,它依然成立,这就是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和编剧斯科特·西尔弗的聪明之处,用“小丑”这一身份洞悉了庸碌大众面对世事变迁和自身困境之内心的疑惑。
这一漂亮招数,它跳过了福柯的“文明与疯癫”的二元指代,又直面了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和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
所以,把它视为无政府主义或者单纯的暴力运动的宣言,未免太过简单。
这也是它区别《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的地方。
它剥离了马丁·西科塞斯强行塞加其上的 社会 属性,它更接近保罗·施拉德(《出租车司机》编剧)想要阐述的“存在主义式的孤独和人生困境”,所以说,与其说它是在致敬《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不如说它更抽离在 社会 运动和 历史 变迁之外。
所以它必须存在和依附在一个抽象的世界里,没有比哥谭市这一场合更合适了——从抽象出发,它抽象讨论了人的后现代主义困境。
另一个剧情关键点“与蝙蝠侠的血缘关系”,解读丰富的人总视为《黑暗骑士》一个硬币两面的寓意,从而为光明和黑暗的斗争铺下垫脚,但个人并不同意这种浅显的解读。
托马斯·韦恩是否是亚瑟之父为何要模糊处理,我觉得托德·菲利普斯和编剧斯科特·西尔弗的真实用意恰恰是摒弃蝙蝠侠和小丑在血缘上的联想,但又能让漫画原著粉丝有找到彩蛋的乐趣。
其实《小丑》里更强调的是斩断 社会 属性的纽带,因为人类 社会 里最强的纽带恰恰是血缘,从血缘上否定父母,乃至杀害“父母”(间接杀害托马斯·韦恩),否定血缘带来的羁绊就是亚瑟转变成“小丑”的终极象征。
所以,所有持有派系斗争观念,为之辩护或者反对的人都可休矣。《小丑》这部电影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质疑和反抗性,从而各色派系都能找到与之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它不仅对弗朗西斯·福山所称的“民主的终结”发出质疑,也对宗教信仰和媒体及资本的操纵提出了质疑。
你既可以在其中找到极端原教旨主义崛起的原因,也能找到唱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声音。
你既能找到巴格达迪能成为ISIS的头目的原因,也能找到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的深层动因。
它就像一枚照妖镜,高明折射了现实中 社会 普遍性的各种痼疾,但它并不打算揭示 社会 动荡成因,也不提供 社会 困境的解决方法。
因为所有的主义,无非是人的选择,是人选择了主义和道路,而不是主义和道路选择了人,最终的落脚处还是在于个人的愤怒和怀疑。
这在《小丑》的结尾就可以发现,小丑并不在乎街头暴动和游行示威,他完成了自己的诉求,摈弃了自己的一切,从血缘、亲情和爱情,乃至理想,他独自一人躺在街头的熊熊大火之中。
哪怕其他的人视他为挑战秩序的英雄,但他的孤独还是无从排遣,他也不在乎,从嘴角牵动的是一抹标志性的小丑的微笑。
“我笑是因为我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我只是无名之辈。”在亚瑟摒弃了其 社会 属性时,他反倒成了富有象征意义的图腾,仅仅代表着反抗和混乱之神。
小丑的笑是《黑暗骑士》里邪恶与恐惧的化身,但《小丑》的笑其实是一种对自身乃至对 社会 对客体彻底的否定,从讨他人欢喜的“笑”转变成“我笑故我在”。
如果仅论其内涵,《小丑》的“笑”无疑比《黑暗骑士》丰富得多。
而“笑”也是小丑和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共同的武器,屎屁尿喜剧起家的托德·菲利普斯,曾用层出不穷的笑料让自己变成了R级喜剧之王,但他这次的华丽转身,让“笑”附加了层悲怆的深意,让人深深体会到小丑语录中那句——
“我曾以为我的生活是一出悲剧,但我现在意识到,它是一出喜剧”的反意同样成立,最伟大的喜剧都是笑中带泪的。
华金·菲利克斯的表演深得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些最伟大演员的精髓,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达斯汀·霍夫曼,他无疑从这些电影里得到了很多表演的灵感——《教父》、《冲突》、《热天午后》、《列尼传》、《喜剧之王》、《出租车司机》。
但让他区别于那些方法派演员唯一一点就是,对“笑”的阐释。
从最开始的略带哭腔的笑声到歇斯底里的笑,再到无不嘲讽意味的笑,最终归结到嘴角牵起的恐怖的笑,因为具有丰富层次的笑的表演,从而使得华金·菲利克斯同样和方法派拉开了距离,就像本片和 社会 写实派拉开了距离。
因为“笑”,使其表演附加了一层抽象的味道,从而让本片真正成为了“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的自画像,等待世界新一轮变革的到来。
也因为这层表演上的新意,奥斯卡影帝,实至名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