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故事
元宵节的故事
每个传统节日故事,都是一次与历史的相遇。节日因故事而生动,节日因故事而流传。在元宵节这个中国传统的日子中也流传着一系列关于元宵节的故事。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老百姓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猜灯谜、赏花灯,表达自己对元宵佳节的美好祝愿之情。
赏花灯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这一活动由来已久,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当玉皇大帝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生气,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村中有个老人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玉皇大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于是人们就按照老人的说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玉皇大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
史料记载,元宵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汤圆和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民间也流传“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故事,在汉武帝时期,有个名叫“元宵”的宫女,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汉武帝为了避免“正月十六火焚身”,请来东方朔相助。东方朔以: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如此整个京都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而消灾解难了。让元宵和父母在灯节上相聚,一家团圆。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狮子、踩高跷、耍龙灯、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