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一般是什么民居?
藏民民居主要有碉房、帐房两大类。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藏族人民居住建筑形式;帐房是那曲、阿里等牧区群众主要居住形式。帐房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是牧区群众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相关介绍:
藏族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
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形,中间设一小天井。内部精细隽永,外部风格雄健, 高原的日光格外强烈,民居处于一片银色中,显得格外晶莹耀眼。
藏族民居俗称碉房,大多数为三层或更高的建筑。底层为畜圈及杂用,二层为居室和卧室,三层为佛堂和晒台。四周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内部有楼梯以通上下,易守难攻,类似碉堡。窗口多做成梯形,并抹出黑色的窗套,窗户上沿砌出披檐。
居住在四川阿坝和甘孜的藏族碉房,其木装修部分则增多一些。居住在甘肃南部的藏族则多采用青海庄窠形式,说明地区条件对民居的影响甚至比民族因素的影响更大。
四川茂汶地区居住的羌族亦采用碉房形式,其外墙为片石垒砌,建筑密度极高,并附建有极高的碉堡及过街楼,防御性极强。云南红河州一带的哈尼族民居称为“土掌房”,为土墙、平顶、 外墙无窗的两层楼房,这种体系应说与藏族碉房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