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地理位置历史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
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
截至2016年,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历史: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
又命子姬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
后者为政治中心,前者为宗教、文化中心,合称“宗周”,为西安建城之始。
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汉城)建立西汉王朝。
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隋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今西安城址营建新都大兴城。
隋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
因此,隋文帝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于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选择新址,建造新城大兴城。
唐朝定都长安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
贞观八年(634年),在原外郭城东北龙首原上营建大明宫。
之后又不断修建城墙、城楼、兴庆宫等建筑。
宫城完全与今西安市重合,皇宫与今西安市明城墙重合。
唐代帝王陵,如昭陵、乾陵等则大部分在今咸阳市境内。
五代时,后梁改京兆府为雍州,设大安府,后唐改大安府为京兆府。
宋代置陕西路,后置永兴军路。
赵匡胤统一中国后,曾经有意迁都长安,最后由于部下反对,只得放弃。
金代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
元初,长安城的范围依然沿用五代初期唐长安城被毁后节度使韩建所重建的“新城”,并使用京兆府的名称。
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为安西王,镇守其地,建安西王府。
至元十六年(1279年)遂该京兆府为安西路。
后来由于发生安西王叛乱,安西国被撤。
扩展资料:
西安是水资源缺乏的西部城市,西安地下水储量估算,总计约19.91亿立方米。
2001年12月,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每年向西安供水4亿立方米,形成日供水能力120万吨,加上地下水资源,市区日供水能力可达172万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西安的自然植被未遭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直接侵袭,尚保留若干第三纪古老的孑遗植物,如银杏、水青树、连香、马甲子等。
秦岭山地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垂直分布有高山灌丛草甸、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等自然植被类型。
自然植被中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截至2016年,计有野生植物138科、681属、2224种,为中国种子植物的重要“基因库”之一。
2022-07-2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