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与佛有什么区别?

 我来答
华源网络
2022-10-27 · TA获得超过538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6万
展开全部

菩萨与佛有什么区别?

二楼答的不对,若以愿力分别,那么地藏菩萨的愿力如何!?
三楼答的也不全对,等觉菩萨、补位菩萨,比如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是否也有无明!?
————————
领悟万物无我之后,发现只有自在,然后又老是忘记万法无我,怎么办?
答:只有自在。
———
“得成于忍”——《金刚经》
——
菩萨●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佛●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
佛、菩萨,有何区别?
答:三乘原是一乘,“五眼”原是一体同观。若谓圣贤。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所差别。”——《金刚经》
[十法界●六道众生,四圣道●十法界原是一真法界]
[一切圣贤、一切众生,皆无差别,皆以无为法而有所差别。]
(仅述个人观点:“菩萨”,之愿,无论觉与未觉,是需要真誓力的。无论是否万法无法而自在显,依誓力故,是直接直指佛果的。但是,没有“誓力”,则不是菩萨。所谓发大愿,人人可发,但是,如果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悲心,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又比如关于讲述六字大明咒的那部佛经,那位菩萨愿以自己的皮为纸,以骨为笔,以血为墨,书写六字大明咒,又比如观世音菩萨诸大愿、弥勒菩萨诸大愿、文殊菩萨诸大愿…………“菩萨行,行的本身就是无为法,无我法,‘誓力’不仅仅是‘誓力’,”一点悲悯,即时菩萨道,大悲心亦是菩提心!)
————
这世上修菩萨行的人很多,非是妄求高境界,而是“显”心,毕竟“成佛”,即是做回“真正的自己”。
————
石墨与金刚石并无本质的区别,那么石墨与金刚石哪个是真正的自己呢?
呵呵,这个无所谓,关键是石墨或者金刚石已经领悟了“无我法”,这个时候你才是山,或者水,石墨或者金刚石。
而在“万法无我”之后,还有四个字“得成于忍”。
我每天见太阳普照整个东半球,而整个东半球这么多国度,这么多地方,这么多角落的生灵彼此蝇蝇且且,彼此发怒、争吵、欲望,而对头上这颗大德的太阳视而不见。
你的境界有多高?换个角度,大乘菩萨行即是一个很好的试金石。
——
佛陀是日月,菩萨亦是煌煌灯火,缘觉、声闻亦是六道贪嗔痴之阴霾不能遮。
而六道众生,就是无明。之间的区别了。
——————
对于那些不信佛,只“唯物”的人,我想问一句:这种存在,这个世界,您觉得可能吗?
——
南无宝相如来
南无金刚消伏坏散如来
[请楼主深入佛教经藏,你的一切的疑问的答案,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更有前辈大德译成汉文,如此机遇,殊胜无以言喻]
[有些东西或者是不能说的,或许从来不止藏密,……忏!]

菩萨与佛有什么样的区别

佛圆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等觉菩萨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佛彻断烦恼障和所知障现行、随眠,永断分段生死和不可思议变异生死。
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分烦恼障和所知障细微随眠未断,虽然已断分段生死,尚有微细变异生死。
佛的第八识无垢识能与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这二十二个心所法相应。
等觉菩萨的第八识异熟识只与五遍行心心所相应。
佛的八个识都能与五别境之慧心所相应,而得四种广大无边的智慧。
等觉菩萨只能使第六识与第七识与慧心所相应,其智慧远远劣于成佛所得之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慧。
佛圆证法身、报身、应化身,菩萨不能得如佛一样连种子都清净无染的法身,但是可以得无量意生身。
佛的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统统都是现量了别。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是现量、第六识通现量、比量、非量,第七识为非量、第八识为现量。
佛的八个识统统能缘过去、现在、未来境。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只能缘现在境,第六识缘过去、现在、未来境、第七识唯缘现在本质境及影像,行相非世境转。
佛的第六识具足五心,其余七个识具足四心,没有寻求心。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具足二、三、四或者五心,第六识具足五心,第七识具足决定、等流、染净三心,第八识具足率尔、决定、等流三心。
其中,以佛的八识能与五别境等二十一个心所法相应为最重要。这是佛与菩萨的最大区别之一。
以上略说等觉菩萨和佛之间的差别,广说无边。

道与佛有什么区别?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是无神论的学说,主要经文可以概括为三藏十二部。道教是宗教,是有神论的,主要典籍有道德经,太平经,抱朴子等等。

道与佛有什么区别吗?

佛是你杀了我你就超度了我,而道是你杀不了我我就超度了你

人与佛有什么区别

就像醒来的人
和在梦中的人

话说菩萨和佛有什么区别 四大菩萨为什么没成佛

文殊菩萨在龙汗元劫早已成佛
观音菩萨也以成佛
依照《悲华经》所说,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将继承阿弥陀佛佛位的大菩萨。他在阿弥陀佛因地之时,做转轮圣王之际,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眴,出家后号观世音,他将在弥陀入灭后成佛,号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那时他的国土叫做“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
其他的不知道。

菩萨是个什么意思,和佛有什么区别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maha^ -sattva ,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这个语词的音译为“究摩罗浮多”,意译又称为“童真”
“菩萨”是大乘区别于小乘的最大特色,大乘佛弟子对菩萨的尊崇和敬仰并不亚于佛陀。但无论从证悟境界还是度化众生来看,菩萨与佛还是有相当的距离。佛的神通智慧与自证境界,即便是已接近佛果的十地、等觉菩萨,亦无法测度。
佛陀成就了圆满的正觉,天上天下,世出世间三乘圣者的一切功德加起来也无法与佛相比。正如赞佛偈所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菩萨是上求无上菩提,修习六度万行,以悲心度化众生,在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菩萨以佛为果,佛以菩萨为因。
从觉悟的角度来说,佛已圆满觉悟,获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菩萨的觉悟并没有圆满。从断障的角度看,佛已完全断除了所知障和烦恼障,而菩萨尚未完全断除。根据修行位次的不同,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他们对二障的断除是逐步深入的。
佛成就了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是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没有超过他的。
二、道无上。佛以大悲心自利利他,度脱无量无边众生,世出世间没有超过他的。
三、见无上。佛以正戒、正见、正威仪、正命之法成就正果。佛陀的见地,世出世间没有可以相比的。
四、智无上。佛具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能遍知一切法,辩说融通,了无凝滞。世出世间的智慧没有能和佛相比的。
五、神力无上。佛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之力,世出世间所有的神力都比不上。
六、断障无上。佛能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世出世间没有可以超过的。
七、住无上。佛本住于大寂灭定,其中有三种住,一是住于圣人之位,二是多于天中住,三是多于净土中住。世出世间众生安住之处没有超过佛的。
这七种胜事,菩萨也已部分获得,但远不及佛圆满。佛还证得了十八不共法,此十八种功德唯佛独有,菩萨无法证得,所以称为“不共”。另外,菩萨已断分段生死,但是尚有变易生死,而佛已断此二种生死,安住于无住涅槃中。
佛圆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等觉菩萨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佛彻断烦恼障和所知障现行、随眠,永断分段生死和不可思议变异生死。
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分烦恼障和所知障细微随眠未断,虽然已断分段生死,尚有微细变异生死。
佛的第八识无垢识能与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这二十二个心所法相应。
等觉菩萨的第八识异熟识只与五遍行心心所相应。
佛的八个识都能与五别境之慧心所相应,而得四种广大无边的智慧。
等觉菩萨只能使第六识与第七识与慧心所相应,其智慧远远劣于成佛所得之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慧。
佛圆证法身、报身、应化身,菩萨不能得如佛一样连种子都清净无染的法身,但是可以得无量意生身。
佛的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统统都是现量了别。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是现量、第六识通现量、比量、非量,第七识为非量、第八识为现量。
佛的八个识统统能缘过去、现在、未来境。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只能缘现在境,第六识缘过去、现在、未来境、第七识唯缘现在本质境及影像,行相非世境转。
佛的第六识具足五心,其余七个识具足四心,没有寻求心。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具足二、三、四或者五心,第六识具足五心,第七识具足决定、等流、染净三心,第八识具足率尔、决定、等流三心。
其中,以佛的八识能与五别境等二十一个心所法相应为最重要。这是佛与菩萨的最大区别之一。
以上略说等觉菩萨和佛之间的差别,广说无边。

上帝与菩萨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有根本区别。
有关上帝的宗教认为,上帝是万能的,无所不能。而佛教则有佛菩萨有三不能:一不能免定业不能免定业者。谓佛能空一切相。断一切众生之恶。而不能自免定业也。(定业者。决定之业。即木枪马麦等报是也。)二不能度无缘不能度无缘者。谓佛能化导一切众生。而不能度无缘之人也。三不能尽生界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生界尽也(《景德传灯录》语)。
再上帝是高高在上的,众生无法成为上帝。而佛教则认为佛菩萨是人人可成,人人本具佛性,只是无明障碍,只要依佛法修学去掉无明障碍,则得证佛菩萨。因此佛教讲:众生平等。

老庄的道与佛门的佛有什么区别

佛门的佛,讲智慧与福德具足,且都圆满。
菩萨:智慧与福德都有,但不圆满;
辟支佛:智慧有,少福德,且智慧不圆满;
罗汉:智慧有,少福德,且智慧不圆满;
福德从度众生中来;
------------------
老庄的道,智慧有,少福德,且智慧不圆满;
-----------------
以上仅供参考。

五戒与菩萨戒有什么区别

五戒是小乘戒律,菩萨戒是大乘戒律。五戒是杀盗淫妄酒五条,菩萨戒有好几种,梵网经菩萨戒是十重四十八轻。大乘可以涵盖小乘,小乘却不能包含大乘。所以五戒对于受持菩萨戒的大乘行人来说,是同样要受持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