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长期不吃早饭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不吃早餐,小心得胆结石。
不吃早餐,对胃不好。
不吃早餐,小心低血糖。
不吃早餐,等于慢性自杀。
不吃早餐,胖得快。
曾几何时,早餐已经担负起如此重要的责任,似乎不吃早餐就是罪恶深重,不可饶恕。
那不吃早饭的人,到底会怎样呢?
胖成猪头三了吗?还是身体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早餐如此崇高的位置是从何时奠定的?
随着科学家的研究和深入,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的绝对和唯一。
让我们从头捋一捋。
人类从远古时代开始,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每天从大自然中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吃什么,什么时候找到什么时候吃,没有所谓的三餐概念。
慢慢进入农耕时代,人类可以自己生产粮食,可食用的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吃饭时间也渐渐规律起来。
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着,在商朝,人们是一日两餐,大概上午八点一餐,称为“大食”,下午四点一餐,称为“小食”。
从西周开始,古人把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十二个时间段,上午餐大约在7点到9点之间,称为“饔(yong)”,下午餐大约在三点到五点之间,成为“飧(sun)”。
有一个成语叫“饔飧不继”,意思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困苦的意思。
这种两餐制,一直到了唐朝才有了改变。
唐朝的时候, 社会 经济水平比以往都高,人们日间活动越来越多,一天两餐有点满足不了好动的唐朝人。
于是便在两餐之间加了中午点心时间,这是最早的午餐。不过在当时,这主要存在于士族和富裕人家的家中,普通百姓还是以一日两餐为主。
到了宋朝,商业空前发达,一日三餐基本已经普及,有余钱的人家甚至一日四餐,连夜宵都有了,要知道宋朝的夜市可是非常热闹。
一直到现代 社会 ,由于学习和工作的规律化,三餐也慢慢跟着规律起来。但是早餐这么被人重视,却是资本运作的结果。
1897年,一个叫GRAP NUTS的麦片品牌创立,他们为了更好的卖出产品,打出了许多宣传早餐有益 健康 的广告。
比如宣传早餐吃麦片,有利于减肥;
再比如早餐吃麦片,有利于大脑 健康 ,可以防病治病。
这些打着 健康 概念卖商品的广告,一直到现在,依然层出不穷。随着广告的播放,早餐的重要性也慢慢深入人心。
那么,回到我们的问题,不吃早餐会怎样?
短期来说,不会怎样,只会饿。
但长期来说,反映的是个人饮食不规律的问题,这个跟 健康 就大有关系了。
饮食不规律引发的 健康 隐患,多见以下几种,但不仅仅限于这几种。
饮食不规律 影响血糖稳定 。
饮食不规律,血糖也会跟着一会高一会低,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血糖的这种不稳定状态,会引起胰岛素的警惕,长期下去,糖尿病离你不远。
饮食不规律会 影响胆囊 健康 ,比如上面提到的胆囊结石。
饮食规律有助于降低胆汁里的胆固醇饱和度,并通过促进胆囊排空来减少胆囊瘀滞,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换句话说,预防胆囊疾病的关键在于不要让自己空腹太久。从这点来说,每一餐都一样重要。
饮食不规律会导致 肠道菌群混乱 。
肠道中存在着 健康 的益生菌和少量的有害菌,这两者和人体经过长期磨合,形成了特定的生物钟和生存环境,达成了和平共处、互不侵犯条约,保持肠道和谐。
忽然有一段时间,饮食不规律起来,一顿饥一顿饱,有时候不吃东西,有时候暴饮暴食。
就好比忽发俄乌战争引发的世界变动,肠道环境变得复杂起来,肠道菌群开始混乱,结果便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是拉肚子等不适。
饮食不规律 容易让人发胖 。
长时间的空腹会让人特别渴望食物,尤其渴望那些高糖高油的食物,一顿满足后,就会发现卡洛里大大超标。
真是吃时一时爽,上称泪满面。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我们天天加班,有时候起来都中午了,那这一餐到底算早餐还是午餐?
有的人四点起床,有的人十点才起床,有的人甚至过了中午才吃第一餐。
我们来定义一下早餐的时间,到底几点吃早餐算早餐?
从以往的研究上看,早餐的定义为一天中的第一餐,或是醒来后2小时内摄入的、大概占日常热量所需20%-30%的那一餐。
也就是说,四点起床的朋友,五点吃的那一餐叫早餐,十二点起床的朋友,一点吃也叫早餐。
但是来自营养领域的专家们说,醒来后只喝一杯咖啡或只吃一片面包,不算早餐,热量完全不达标。
这又涉及到吃什么,更营养更全面的问题。
对此,营养学家建议,一顿合格的早餐应该包含有 主食、蛋白质和蔬菜 。
主食选择建议考虑杂粮包,全麦面包,红薯,荞麦面等。
蛋白质基本上一个鸡蛋加一杯牛奶就能满足。
早餐如果来不及准备蔬菜,可以啃个黄瓜或者是苹果来替代。
现在咱们打工人996已是常态,频繁加班的我们,更要好好地规划自己的三餐时间。
生活已经够辛苦,不要再给自己的身体增加负担。
活着不是目的,好好活着才是。
# 健康 真探社# # 搞笑 # #减肥# #吃在四海八方# #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