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肃顺不死,大清不亡 ;肃顺是谁?他真有那么厉害吗?

 我来答
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游戏玩家

2022-07-17 · 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5万
展开全部

肃顺,满洲镶黄旗人。爱新觉罗氏(宗室)。字雨亭,亦称裕亭。郑亲王端华胞弟。

肃顺是清宗室亲贵中较为出类拔萃者。历任户部尚书、御前大臣等高职。咸丰初年,以才具出众,敢于任事,渐受咸丰帝青睐、信任、重用,与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同为朝廷柱石。

和因循守旧的满清勋戚不同,肃顺思想较为开明。他力主重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汉臣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取得奇效。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肃顺对前文渊阁大学士耆英主持与英、法议和深恶痛绝,上疏奏劾其 欺谩劣迹,建议将耆英正法,咸丰帝遂赐其自尽;后与沙俄公使伊格那提耶夫谈判,严词拒绝了俄使对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土地的领土要求。

咸丰时发行官票、宝钞,主管官员与不法奸商串通一气,因缘为利,肃顺奏请严查惩治宝钞处“五宇字号案” ,严打官商勾结牟利,籍没官吏、商人数十家。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肃顺等王公大臣随咸丰帝逃往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次年被晋封为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

咸丰帝临终前,曾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 肃顺 、首席军机大臣穆荫、驸马、侍卫内大臣景寿、吏部侍郎匡源、翰林院监察杜翰 、军机大臣焦佑瀛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赞襄一切政务,亦称赞襄政务王大臣。没多久,慈禧太后联手恭王奕䜣发动“祺祥政变” ,载垣、端华、 肃顺 被杀,其余几位顾命大臣或革职或遣戎(流放充军)。

咸丰帝驾崩时,任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赞襄一切政务,同时还规定:八大臣草拟的诏书,必须在首尾分别盖“ 御赏 ” 和“ 同道堂 ”两印,否则无效。“ 御赏 ”印绶由东太后慈安掌管,“ 同道堂 ”印由幼帝(同治)、实际是由其生母、西太后慈禧掌管。也就是说,顾命八大臣作出的决定必须由两宫太后认可方能生效,固然可以防止赞襄政务王大臣们谋夺最高权力,但他们与两宫太后的矛盾也就由此产生,无法避免了。尤其是西太后慈禧是个权欲熏心的戾狠女人,辛亥年十月初六,他与恭王奕䜣合谋取了肃顺等三王的项上人头。

顾命八大臣名义上以怡亲王载垣为首,实际上主脑是胆识出众的协办大学士肃顺。肃顺这位宦海老将为何斗不过小寡妇慈禧呢?主要是大意轻敌所致。

同治帝载淳生母慈禧太后策动东宫慈安太后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争权,并秘密与留京与洋人议和的恭亲王奕欣联系。1861年(咸丰11年)9月初,奕䜣与列强取得默契后,以奔丧为名,赶至热河行宫,与两宫密谋,谋定后旋即返京布置。恰巧(?)御史董元醇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肃顺等八顾命大臣以无此祖制,拟旨痛加驳斥;慈禧太后却将折旨扣押不发,遂引发两宫与八大臣之间的尖锐冲突。10月26日,东、西两太后偕幼帝载淳由间道(小路)返京,咸丰灵柩则由肃顺等沿大道护送回京。肃顺低估了慈禧太后的戾狠手段以及对最高权利极度的渴求 。他护送咸丰灵柩在官道上不紧不慢地走着,亦未做任何防范。

11月1日,两宫太后的车驾抵达京师,当日即召见恭王等入大内密商。次日即迫不及待发动政变,派胜保带兵在京郊密云设伏,将载垣 、肃顺、端华等三人抓捕并革职下狱 ;3日,授恭王奕䜣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7日,改年号褀祥为同治,第二天将载垣、端华、肃顺 处决(一说赐死),额附(驸马)景寿等5人或革职或流放。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因慈安善懦,不太热衷权力,由慈禧专权。慈禧太后自此开始掌握清廷最高权力长达40余年。

肃顺是爱新觉罗宗室成员,为人硬气,刚直不阿。他任户部满族尚书时,发现户部官吏贪污成风,“ 顷年度支百出,而官吏朋奸舞弊,亏至数千万两以上 ”,肃顺绝不姑息,层层追究,户部官员以及相关商户被抄家者多达数十人,就连户部汉族尚书翁心存也受到降五级的严厉处分,改以候补官员革职留用。

咸丰十年,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的科场舞弊案。大臣柏葰因涉及科场舞弊案被查办,咸丰考虑到柏葰身居高位,是蒙古亲贵,又未亲自参与其中,想随便给他一个处分算了,肃顺不同意,据理力争,不厌其烦地向咸丰陈说放纵科场作弊的危害,柏葰最终被处死。

晚清时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官场腐朽,充满苟且之风,不论做什么都讲究人情背景,肃顺却是一股清流,非常看重规矩。史载,某年科考他做主考官时,湖北籍考生陈炳勋私带副本入场,其实他本欲以此起草,并非舞弊,肃顺以夹带论处,将其逐出考场,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

肃顺成为满汉官僚的眼中钉,自然与他在官场上的骨鲠硬气有关。


满清入关后,对汉人采取排挤、防范之策,担心汉人位高权重后生出反心,肃顺身为满族权贵,却对汉人谦恭有加,力主重用汉族大臣。《清史》载,他曾对人说:“ 咱们旗人混蛋多,大都胸无点墨,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手里那支笔厉害得很 ”!他对郭嵩焘、匡源、陈孚恩、高心夔等汉族官员尊敬有加,结为密友。教他儿子读书的老师也是汉族儒士。

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占苏州、常州,清廷大震,咸丰帝想把湖北巡抚胡林翼调往江南任两江总督,肃顺得知后大力谏阻,说:“ 胡林翼在湖北措注 (处置) 尽善,未可挪动;不如用曾国藩督两江,则上下游俱得人矣 ” 。咸丰采纳了他的意见,曾国藩临危受命,出任两江总督,他和胡林翼遥相呼应,配合默契,果然给太平天国以沉重打击。

肃顺对享特权却碌碌无为的满蒙亲贵非常轻蔑,曾几次上疏奏请降低八旗的薪俸。

肃顺并非英雄豪杰,也称不上道德楷模,他没有像左宗棠一样驱逐阿古柏、收复新疆,也没像曾国藩、李鸿章一样平定太平天国,更没有像曾、李、张之洞一样通过“洋务运动” 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带进近代化的初级工业国家。据史料记载,肃顺非常排外,堪称激进,甚至见了洋人就想上前抽其耳光。限于 历史 局限,肃顺和绝大多数满族贵胄一样力主排外。

但在内政方面,肃顺算得上是一个登高望远、才具出众的能臣,若非如此,当年咸丰帝在位时也不会如此赏识、倚重他。道光时,肃顺仅是一个礼部侍郎,咸丰7年就被擢升为左都御史、理藩院(外交部)尚书兼都统,次年又迁调礼部尚书,不久又调任户部尚书,成为掌管人口、财政的大清“财神爷” 。

肃顺固然有能耐,为官也算清正,但为人一向骄矜自负,在深谙权谋、阴狠果决、狡黠残忍的慈禧面前竟 不堪一击,迅速落败。这是他个人的遗憾,也是满清的遗憾。但要说“肃顺不死,大清不灭 ” ,也是夸张之词。假如慈禧没有发动辛酉政变,由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赞襄政务,或许能为大清延续一段时间的国祚,但在积弊丛生、内忧外患频仍及、积贫积弱的晚清,肃顺纵有万般之能,也无法凭一己之力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吧?

在一个高度专制的封建王朝的政权下,尸位素餐的贪官、庸官数不胜数,这些人不愿做事,却又无时无刻不想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一些八旗的中下层旗人也习惯于享受特权,白食俸禄,肃顺寄希望于铁腕反腐,幻想通过朝廷制定政策逼迫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懒散惯了的八旗子弟自食其力,自然会遭到这些人的抱团抵制与集体反感,他也因此成为大清官场与八旗内部人人喊打的“公敌” 。

据记载,肃顺行刑时,京师万人空巷,观者如堵,八旗人士交口称快,一些和他有仇的人甚至携带酒器到法场观看。载着肃顺的囚车经过骡马市大街,围观的“吃瓜者” 纷纷唾骂他,有人还趁乱用瓦砾土块抛掷、击打他,因为他披枷带锁,无法闪躲,原本白胖的脸颊被四面飞来的石子砸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慈禧杀肃顺,本为夺权,实现个人专制,居然还能裹挟“民意” 的支持,这确实是让人啼笑皆非之事。

【插图源于网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