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包拯这个人吗?

 我来答
智驭未来
高能答主

2022-10-25 · 一个热爱教育和喜欢分享教育的宝妈
智驭未来
采纳数:689 获赞数:38000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历史上真的有包拯这个人。

包拯,999年在庐州合肥出生,他的字叫做希仁。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也是一代清官。包拯少时在城内香花墩读书,他28岁中进士,因孝义居家陪侍父母十年后出仕。

曾先后知天长、端州、瀛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县、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

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他当过的天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老百姓更喜欢直呼包公。

扩展资料:

包拯仕途之初,第一份差事是当时的安徽天长县一把手。有个农民哭着到县衙告状,诉说坏人割了他家牛的牛舌头,请求捉拿凶手,给他申冤。

这就是史书称的牛舌案。包拯详细询问后,认定是一件仇人复仇的案件,想出个金钩钓鱼计,便对告状的农民说:牛舌被割,这头牛必死,你回去杀掉卖肉赚钱吧。只是不要声张,更不能说是本县叫你杀的牛,案其实并不难破。

那位农民一听,吓了一跳说:包大人,牛舌虽无,但牛还未死,杀耕牛是违法的。包拯说:本县给你做主。

果然,犯人见仇人宰杀耕牛,认为有机可乘,立即到县衙告状了。包大人升堂,一拍惊堂木,猛然怒喝道:大胆狂徒,为何先割牛舌,又来告人家私宰耕牛,如此可恶还不从实招供。罪犯一听,以为事已败露,只好招供认罪。

包拯善断狱讼的名声就从这里流传开了,以至于如今的包公戏基本离不开他如何善断奇案、昭雪沉冤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拯

百度网友0cdf628
2022-11-14 · TA获得超过148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11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39.5万
展开全部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佑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可靠的桃花扇
2022-10-27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69%
帮助的人:408万
展开全部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距今已{sys:(year(now)-999)}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4月11日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姓名:包拯;字:希仁;外号:包青天;包家;黄河清;包公;包龙图;包黑炭。籍贯:安徽合肥;特征:额头上有个月形记号,而且脸比较黑。(此特征为小说杜撰,并非真实);生年: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属相:猪;生日:夏历三月二十三日(公元4月11日);星座:白羊座;卒年:嘉佑七年(1062);享年:64岁;谥号:孝肃包青天。

  父亲:包令仪,追赠刑部尚书;母亲:张氏;配偶:张氏(原配,早亡);董氏(续娶);孙氏(媵);子孙:·包繶(长子)、崔氏(长儿媳);·包绶(少子)、文氏(少儿媳);·包文辅(长孙,夭折)、包永年;中举:天圣五年(1027)29岁

  出仕:景佑四年(1037),39岁;初仕:天长县知县;官至:三司使;枢密副使;名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家训:後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真实生辰实难以考证,权且充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