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患社交恐惧症
为什么会患社交恐惧症
为什么会患社交恐惧症。是人就避免不了要与人进行社交,社交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患社交恐惧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下面分享为什么会患社交恐惧症的相关内容。
为什么会患社交恐惧症1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有非常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聚集的程度比较高,如果家属当中,尤其是三代以内血亲当中出现了社交恐惧症,患者出现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好几倍。
2、性格因素及人格方面的因素
主要是性格比较内向、自卑,容易羞怯,与人说话及交往时有可能会出现脸红、紧张、出汗、手抖等问题。一旦自己对于自己的脸红、紧张等有非常不好的评价和判断,就很容易出现社交恐惧的问题。比如认为自己的脸红出汗就是非常灾难的一个后果,别人就会贬低自己,看轻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则很容易出现社交恐惧的问题。
3、疾病的因素
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问题,很容易共病社交恐惧的问题,尤其是焦虑症及强迫症,其核心都是过度焦虑,尤其是出现了强迫症,病人完美主义、要强、斤斤计较、爱钻牛角尖,这时在社交场合当中一旦有不完美的表现,紧张、焦虑、出汗、脸红的表现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时很容易进一步诱发社交恐惧的问题。无论哪种原因都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和干预,尤其是找到自己的'病因,积极进行干预。
为什么会患社交恐惧症2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第一招:空椅子技术
在家中摆放几张空椅子,一张代表“我”,其它的代表你所害怕交往的人如父母亲、同事、某异性等,想象一个你们交往的情景,你一会儿坐在“我”的椅子上扮演自己,一会儿坐在别人的椅子上扮演别人,向“我”说话,体会对方的心理状态。
这种游戏似乎很可笑,但如果你能在家中忘情一试,必可逐渐获益,而且角色模仿得越像,表演越彻底,消除恐惧的效果越好。
第二招:系统脱敏法
先主动与亲人和较亲密的朋友交谈,尽量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慢慢地要求自己抬起头来看对方。
接着强迫自己每天到人多的地方去,看看人脸至少15分钟,最初每天一次,以后增到每天2次,一开始你可能会内心慌乱,周身出汗,不敢抬头,但一定要坚持,反复默想这没什么可怕,利用深呼吸进行松弛,从而克服恐惧情绪,并记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克服。只要你咬牙抬头看人后约5-7分钟,恐怖情绪便会逐渐减轻。
以后便可逐渐增多到人群中去的次数,并延长看人的时间,当你见人恐怖的现象消失后便应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正常地与人交往。
第三招:认知深化法
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着重观察周围人的举止言行和对你的态度,也许你会发现别人各做各的事,并不特别关注你,在意你的行为。你再分别调查两位同事或同学和两位异性朋友对你的评价,你定会发现许多自己都不知道的优点。
第四招:想象放松法
想象最想见的又怕见的人或想回避却回避不了的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体验紧张的情绪,然后进行放松,反复多次后,便可把这种适应扩展到现实中去。
最后一招:自我调适法
克服自卑,没有可能也没必要事事处理得体、求全责备,多掌握一些与他人交往的技巧。有一天你定会发现自己也能抛开恐惧,与人亲密相处,愉快交往!
为什么会患社交恐惧症3
彻底摆脱社交恐惧症的绝招
我们这里有就俗话说“天上下纱帽,你要把头伸出去”。
用白话说就是做任何事,只要我们投入行动,那么就会有收获。就像我们北方人学游泳,刚到水边的时候我们害怕,下到水中之后还哆嗦,结果反复下了几次之后就对水不怕了,呵呵,过不了十来八天我们也学会了游泳。所以针对你不敢看大人、老师的和同学的眼睛的情况做一个计划,先和父母交谈并注视他们的头面部,当你感觉没有恐惧了,然后再和老师交谈,……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和陌生人交谈的水平。
要战胜自己。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所以既不要无限夸大别人的优点,也不要随意扩大自己的缺点。其实你在别人的眼中也是非常不错的,只要我们积极与他人结交,那么你也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员。
适当的时候来点阿Q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生存的知识、技术、技能,如果已经非常成熟或做事非常完美了,那么我们也就不把自己称之为学生了,所以不过分在意自己课讲得好与坏、所讲的内容别人能否听懂;适当的时候来点阿Q精神,比如“嘲笑他人者不如人”、“光屁股笑插杈裤”,这样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参加有许多同学参与的文体活动。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让自己通过与同学的自然接触而缓减自我感觉被他人关注的焦虑和紧张,进而达到顺其自然与他人接触的目的。
应当牢固地树立起这样的信念。
我是造物主的独特创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跟我完全相同的第二个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的存在一定会有价值,我也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变自卑为自信。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会对自己说:我能干好。在工作和生活中,你就会有自尊、愉快、好胜等良好的心态,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绩。
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
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不要害怕让别人失望。
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愿望。所以,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过分地要求,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逐渐走向你而与你相拥。
承认和允许自己的缺点存在。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正因为人类个体存在着不同的缺点,所以才有了人类社会的五光十色。所以,要允许自己有缺点,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要学会坦然地说“我错了”、“这一点我不如你”。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轻松而自如地拥有和享受生活。
原因:从医学上分析,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在心理学上该情况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SAD),是焦虑症的一种。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患者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头晕、出汗,严重者甚至无法控制大小便。社交恐惧症的起因复杂,往往是多因素发展的共同结果。从大脑生化的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社交恐惧症可能是这部分人群的大脑部分皮层、海马体发育不够完善所致。
很多人将社交恐惧症与腼腆内向混为一谈,但两者存在一定区别。内向的人可能在社交方面缺乏优势,但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内向而使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这是和社交恐惧症患者不一样的地方。
/iknow-pic.cdn.bcebos.com/0824ab18972bd40758dd802075899e510eb309d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824ab18972bd40758dd802075899e510eb309d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824ab18972bd40758dd802075899e510eb309d0"/>
扩展资料:
消除社交恐惧症的方式:
1、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这种恐惧是可以消除的,并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了解与人交往的方法;
2、同时,可以尝试进行一些自我调节,如强迫自己做数次深长而有节奏的呼吸;
3、与别人在一起时,开始时手里可以握住一样小东西,这会增加一些安全感;
4、平时可以多微笑,经常大声朗读一些课外书籍、报纸杂志;
5、尝试参加一些熟人范围内的活动,开阔视野并锻炼胆量,之后逐渐参加一些大规模的聚会。
6、其次,要查找出自己产生社交恐惧的事物种类,并试图挖掘心灵深处的根源。可以尝试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以便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8/1030/c14739-30371163.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你知道社交恐惧症吗?">人民网-你知道社交恐惧症吗?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焦虑障碍,具体的病因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有几个因素被认为可能与社交恐惧症的发生有关: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在社交恐惧症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您的家族中有人患有焦虑或社交恐惧症,那么您患上社交恐惧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生物化学因素:社交恐惧症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的不平衡有关。这些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导致情绪调节的困难,从而增加对社交场景的恐惧。
社会环境因素: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社会经验和环境也可能对社交恐惧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例如,过度保护或过度批评的家庭环境,或者在早期经历过尴尬或负面的社交经历,可能增加社交恐惧症的风险。
思维模式和信念: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信念系统也可以影响社交恐惧症的发生。负面的自我评价、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过分担心他人评价等思维模式可能导致对社交场景的恐惧。
尽管社交恐惧症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认为自己可能患有社交恐惧症,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他们可以对您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