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是个怎样的皇帝?

 我来答
刚阳文化
2022-10-21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4万
展开全部
  世宗仁孝>>  明宪宗的第四个儿子朱杭,成化二十三年封为兴王。弘治四年建邸德安,后来又徙至安陆。七年藩守,有一次舟游龙江,慈鸟数万绕舟不散,到黄州时又是如此,人人惊异,都认为这是福禄祥瑞。兴王嗜好诗书,绝无珍玩,而且不畜女乐。不是公宴,他也不设牲醴。正德十四年,兴王去世,谥为献,称为兴献王。两年以后,明武宗死,因武宗无子,召兴献王子入嗣大统,是为不由正传继位的有名皇帝――明世宗。>>  世宗是在雅好诗书、严守礼法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既有自己刚毅过人的个性,又在谨遵礼制上留下了的深深烙印,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仁孝之风就是他的这种个性与风格的集中表现。>>  世宗本是兴献王的儿子,当了皇帝以后,他的身世决定了他与其他帝王有所不同。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尊称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是称自己的父亲为皇叔父,称孝宗为皇考呢?还是称自己的父亲为皇考?世宗当然倾向于后者。然而,精通礼法却又各怀私心的大臣们则意见分歧,他们在朝廷之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世宗继位之初的第一大历史事件――大礼议。>>  嘉靖初年的礼法之争,前后持续二十年,最激烈的也有三四年。一派以礼臣毛澄为代表,维护历代沿袭的正统礼制,可称为“古制派”。他们援引汉代定陶公、濮正旧例,主张以孝宗为考,以兴献王为“皇叔父”,改称“兴献大王”,王妃称为“皇叔母”。这一派得到首辅杨廷和及公卿台谏六部众僚的全力支持,他们以维持皇朝礼教为纽带,不惜“喋血”以谏。一派以官卑职轻的张璁、桂萼为代表,维护皇权,以礼尊父母为礼仪之极作为立论的基调,主张以皇帝的父亲为皇考,可称为“保皇派”,世宗支持这一派。表面上看,两派都是以维护礼制为旗号,实际上他们各怀私心,各有各的打算。“古制派”以受命辅佐,维护正统自居,确立正统程序的称谓,实际上是对他们至高地位的确认。“保皇派”则是以维护皇权为旗帜,求得皇帝的赏识,以便改变他们官卑职轻的地位。对于世宗来说,也需要保皇派的支持。他知道自己从藩王世子入继大统,要归功于杨廷和等一班阁臣,但首辅杨廷和权势过重,直接威胁皇权,是他不能容忍的。因此,他要来个下马威,杀杀首辅大臣的势焰,确立皇威。>>  世宗不仅在名号上注重礼敬,表白仁孝,而且在祭祀仪节上也很讲究。嘉靖元年三月,世宗尊皇考为兴献帝,遣官到陵寝告祭,仪制隆重,一如皇帝。世宗还亲制乐章,迎神太和之曲为“秉德奉藩,仁孝谦恭。委祉冲入,入绍大宗。故国绵邈,亲此?宫。以妥明灵,万世攸崇。礼事孔严,清神咸通。来格洋洋,风云景从”。初献定用“寿和之曲”,亚献用“豫和之曲”,终献用“宁和之曲”,彻馔用“雍和之曲”,还宫用“安和之曲”。而使这些仪制实施的世宗,当时年仅15岁。>>  世宗的母亲蒋氏,是大兴人蒋的女儿。弘治五年,蒋氏册封为王妃。世宗入继大统,即位第三日即遣派使臣前往安陆奉迎蒋氏。当时的大礼议已经开始,蒋氏一行已经到了京城之外,可是宫中还没有议定迎候蒋氏的礼仪与路径。争论的中心是按照王妃的礼仪迎接还是按皇母的礼仪迎接?经过争论,礼臣们初议:由崇文门入东安门,皇帝迎于东华门。世宗不答应。又议:由正阳门入大明门、承天门、端门,从王门即诸王出入的门入后宫。世宗又不准。世宗年轻气盛,对于礼臣这般的谨守古礼异常气愤,他于是撇开礼臣,颁下敕令:“圣母至,御太后车服,从御道入,朝太庙。”这种迎接,可是皇母的至高规格!世宗的敕令一下,礼官们目瞪口呆,因为古制上规定,后妃无朝谒太庙之礼,更何况蒋氏不过是个王妃!于是群臣交章进奏,一同发难,朝中礼仪之争又闹了个一锅粥。蒋氏到达通州,听说以孝守为皇考,极为气愤,她怒气冲冲地说:“天下至礼,何致使皇帝无父啊!”因此驻留不进。世宗听说以后,涕泣宫中,拿出最后的王牌――以避位宝座来威胁大臣。最后,慈寿太后出面调停,尊世宗母亲为兴献太后,蒋氏这才打道入宫。蒋氏还以太后之仪敬谒奉先殿、奉慈殿,但折中之下,没能进入太庙。>>  嘉靖元年,帝位基本稳固,世宗尊蒋氏为兴国太后。嘉靖三年,又上尊号为章圣皇太后。是年秋天,用张璁等奏请,尊称为圣母章圣皇太后。嘉靖七年,再上尊号为慈仁。嘉靖九年十二月,明廷颁发蒋氏在藩邸的著作―― 《女训》,世宗为《女训》亲自写序,并命与《孝慈高皇后传》《仁圣文皇后内训》一同颁行。嘉靖十五年,世宗奉太后,拜竭天寿山陵,命各大臣进行殿贺。是年,又加上尊号为康静贞寿。>>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蒋氏去世,世宗谕礼部、工部收葬献皇帝于大峪山,以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为奉迎行礼使,兵部尚书张瓒为礼仪护行使,指挥赵俊为吉凶仪仗官,并令翊国公勋知圣母山陵事。届时,世宗亲临大峪山察视,令礼官奉太后南诣合葬。闰七月,兴献帝与蒋后合葬显陵。>>  蒋后去世后,世宗哀痛欲绝。他天天思念,日不甘食,夜不成寐。嘉靖十八年八月己卯,又是一个思念亲人、勾人情怀的中秋节。节日之夜,深邃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紫禁城中,清风徐徐,万籁俱寂,只有遍地的月辉,如银流泻。世宗静静地坐在宫中,举目寂寥的天空,凝望着那高悬天际的明月,思绪万千。一时间,母亲的音容笑貌伴随着清风奔涌前来。心灵的孤寂与亲人的沉痛,使世宗辅纸挥毫,含泪写下了一首鲜为人知的《中秋思母歌》:“仓怆然,悲把饼咽下,心痛苦。心何痛苦兮,无奈何。无奈何兮,今日不见母。母兮母兮、不见顾子兮。永罪忤握月管兮,不成歌。歌不成兮。”(《世宗宝训》)歌词悲切,曲调哀怨,思母之情真挚感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